默 | 徐旻旸個人作品展
2025年2月15日 — 31日
策 展 人:李鵬鵬
展覽開幕:2025.2.15(周六)15:30
展覽地點:共治空間
藝術總監:強天鍇
主 辦:共治空間
協 辦:寨子空間
支持機構:拆界藝術、潛行社、112舊生活館
媒體支持:中國美術家網、搜狐、百度、今日頭UC頭條、網易新聞
前言
跟徐旻旸認識是因為藝術項目,對旻旸的第一感覺是挺內斂但又很有一種力量感的詩意,我一直好奇,力量感詩意碰觸,到底是一種怎么奇妙的配方?
2022年10月,我和藝術家焦鵬飛在拆界藝術發起了一場教育劇場街頭巡演計劃,旻旸是我們整個巡演計劃的攝影師和記錄者,當時他就在美院油畫系讀研,那會我們都在做一些藝術上的實驗和討論,旻旸也在想,繪畫如何能以一種社會行動的方式參與到整個項目之中,繪畫作為行動方式?還是個人表達的視覺呈現?還是通過一種圖像式的、構成關系的隱喻轉換?對此,旻旸并未給出極為明確的回應。后來我們一起去農村做項目、一起去跟孩子接觸、一起做行為表演、一起拍奇奇怪怪敘事方式的影像,總之,我看到的旻旸,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并且,好像依然沒有給出一個結果。
第一次見到旻旸的畫,是在他羅家寨的出租屋里,畫和書堆在一面墻前,他沒用書架,于是書堆得老高。一張自畫像在這一堆文圖中光著膀子,好不生動,我當時猛然間錯愕了一下,腦袋一震,感覺認識的旻旸,在這一瞬間完整了,那些似乎縈繞著他的問題,又被我無數次得想要得到一個準確答案的問題,似乎瞬間消融了。對呀,藝術的實驗,或者具體點說,個人對于自我的梳理,對于周遭環境的梳理,對于社會結構和關系的梳理,以及對于要表達準確主題的文化游戲的訴求,不正是在這些攪在一起的、相互勾連著、擰著、融合著的筆觸之間的關系中嗎!一個人,不正是從來都不是一個簡單到可以說得清楚、論述得完整的存在嗎?
旻旸后來根據項目中的一些人和事,以及自己在這些項目中的自我感受揉在這一張張畫面里。在我看來,他用他的營造方法,營造他滿意的畫面和氛圍,他并不是通過畫面來講述一件事,而是通過擺弄每一筆,來認識和梳理那個被觸動了的自己。而我執于關心的那個問題:繪畫到底如何參與到社會行動中去。或許,藝術家自由得展現自己得想法,這本身就是一種個體的行動。
—李鵬鵬
部分作品
《每個人都是黑洞》 27cmx40cm 布面油畫 2022年
《未知世界》 31cmx40cm 木板油畫 2022年
《飛升》 30cmx30cm 木板油畫 2022年
《烏審的回眸》23cmx38cm 菲林藍曬 2024年
《串場河》120cmx90cm 布面油畫 2023年
《雪天的樹林》 30cmx40cm 木板油畫 2023年
《安溪的森林》 64cmx85cm 布面油畫 2023年
展覽現場
關于藝術家
徐旻旸,西安美術學院油畫系碩士研究生在讀,攝影師、藝術家,拆界藝術小組成員。師從項仕中教授。
曾參與《悲絲》觀念劇場、關中農村項目《云朵為什么不來我家玩》、教育巡演劇場《黑洞》、《芭比的手術》、舊生活行動——第二回展《尋羊》。希望以影像為媒介,通過對日常生活的反思和實踐,建立人的主體性,探索在城市化發展進程中人的變化與處境,尋求出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