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開始做外賣,而后官宣京東將逐步為京東外賣全職騎手繳納五險一金,為兼職騎手提供意外險和健康醫(yī)療險。
同一天,美團也宣布將為全職及穩(wěn)定兼職騎手繳納社保。
按道理來講,這應(yīng)該也算是工作福利。不過,都是外賣平臺做出的調(diào)整,是否有征集過外賣員的想法,那不好說。
還是覺得,企業(yè)做出一個決策,大多都會有個動機。為了盈利也好,為了和競對爭奪市場也好,亦或是被動做出調(diào)整……總得有理由推動吧。
而外賣行業(yè),流動性也不小。
有人會把送外賣當做過渡,也有人會把此當做兼職。外賣爭奪戰(zhàn)怎么打呢?或許才剛剛開始。
1.網(wǎng)友們對“繳納社?!钡目捶?/h5>
先說繳納社保的問題,也是憑沖浪習慣,在小紅書刷到了一條帖子:老實說,騎手們,你們想要社保嗎?
然后,帖子火了,評論上千條,如下。
各種聲音都有,支持的,反對的,從各個角度切入評論。
怎么改,都是沒法討好所有人的。最終繳不繳納,想不想要,還是要看落到個人身上的利弊。
先前看到延遲退休時,我站在個人角度來看,是覺得可以的。
因為,如果是想擁有更多體驗,那延遲退休后,時間上絕對夠了。但我想到的前提是,沒到滿意狀態(tài)時,得將欲望降到最低。
畢竟,各種折騰與嘗試,都是需要代價的。不限于金錢、健康等。
有人問:20多歲,感到一事無成怎么辦?
回答不好。我也感覺自己一事無成。
但我不會這么悲觀,有時還感覺自我良好。最重要的還是,自己什么情況,心里還是要有個底。
還有沒有退路?有的話,那還有點試錯空間;沒的話,其實也不會活不下去——只要欲望夠低,找份解決溫飽的問題并不難。
有時,自己才是自己的“人生導師”,只要回想一下從出生到當下發(fā)生的事就好。
像買社保這件事,除了靈活就業(yè),自己決定不了,那就隨它去。但能決定的,還是我們可以怎么做。
我有一個自我判斷(安慰)的方法。
就是,我不會和當下的人類比實際狀態(tài),我反而會和以前的人作對比,這樣雖說也在比較,但又不完全是,還很像是根據(jù)別人的經(jīng)驗來判斷。
譬如,如果我感到迷茫,那我會把時間倒退到十年前,看那時我身邊20多歲的人是怎樣的狀態(tài),而當時的我又是怎樣的狀態(tài)。
這樣一比,心里就容易有個答案。但是正向的,還是負向的,就因人而異了。
就是隨便想想,突然覺得也沒什么大不了。
2.價格戰(zhàn),別誤傷消費者就行
如果外賣平臺打起價格戰(zhàn)來,我是消費者,別誤傷到消費者就行。
那些福利、提價的費用,不要讓消費者買單,就沒什么好說的。
現(xiàn)在確實也沒什么好說的。
在市場競爭的大多還是那些企業(yè),安穩(wěn)太久了戰(zhàn)斗力就容易下降,只要是讓市場繁榮起來,其實怎么調(diào)整都可以。
科技的浪潮一波又一波,每一波都是在檢驗虛與實。
虛的慢慢優(yōu)化、邊緣化,實的進一步翻滾進入下一波浪潮。把此當做一場游戲,也覺得叢林法則比人情社會更易讓人接受、更加長久。
因為,根本不用等到很久很久的未來,傳統(tǒng)的“熟人社會”都在被逐漸解構(gòu)。望見當下的中小學生,能用很犀利的語言評價大人們的言行:
他們會說哪些男的、女的不咋地;也會說哪些學校其實也就那樣……聽他們講一句話,很好笑,又覺得好像是有那么一點道理。
我是更加確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
不管當下的年輕人是怎樣,反正自己又沒吃別人家的飯,盡量別對外界有很大的心理負擔。
負擔太重了,凡事就喜歡想得過于周全,反而沒法專注做一件事。
真找不到滿意的工作,可以搖奶茶、當個美食學徒,或者做點無需帶腦運行的工作,都是體驗。
很喜歡一句話:
“人生就是用來體驗的,不是用來演繹完美的?!?/p>
沒有濾鏡,就是最好的濾鏡。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