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醫學人物周刊】原創,如需轉載請添加文末微信。
全文3585字,閱讀時長約12分鐘。
地處魯中山區與魯北平原結合地帶的桓臺縣,因其境內的“齊桓公戲馬臺”得名,這里出土的中國迄今最早的甲骨文,述說著這座歷史古城4000余年的悠悠文化。坐落于此的桓臺縣中醫院始建于1990年底,這家相對年輕的醫院,在發展初期即認識到皮膚科的發展潛力。尤其在80后科主任柏建加入后,皮膚科更是實現了后來居上的彎道超車,成為桓臺縣中醫院學科發展的一個典型代表。
作者 | 人物君
困局
從小對醫學感興趣的柏建學在大學中系統的學習了中醫,大四臨床實習的時候,當柏建學接觸到皮膚科時,一下子激發了他的興趣。他發現即使同一種皮膚病在不同患者身上也有著不一樣的表現,且有些皮膚問題是某種內在疾病的外在表象,深入了解后可能會發現更多潛在的問題。這一復雜的探索過程,讓一向喜歡刨根問底的柏建學覺得特別有意思,也是從那時起,他決定將皮膚科作為自己未來的專業選擇。正是在這樣的興趣驅動下,柏建學在本科畢業后,又繼續考取了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的研究生。
讀研期間的柏建學,看到學校附屬醫院(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運用多種中醫方法來治療皮膚疾病,特別是中藥的洗、敷、熏蒸等有著其獨特的優勢,也進一步堅定了柏建學日后在中醫治療皮膚病領域鉆研的信心。帶著這樣的信念,柏建學決定研究生畢業后去到一家中醫醫院從事皮膚科診療的工作。那時候正好看到家鄉淄博地區的桓臺縣中醫院在招人,柏建學便報考了,并被成功錄取。
▲桓臺縣中醫院皮膚科主任柏建學
可是到了醫院后,現實與理想的巨大反差,卻給年輕的柏建學破了一盆冷水。當時的桓臺縣中醫院皮膚科門診量非常少,柏建學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等病人,一般每天也就能遇上兩三位患者,有的時候能有四五位。看到別的科室的同事們都忙得不可開交,自己卻無所事事,這讓柏建學感到很苦悶,甚至有了退縮的念頭。可轉過頭來一想,自己學醫這么多年,多艱難的時刻都熬了過來,此刻若是放棄就太可惜了。并且這個那時僅有他和科主任兩人的小科室,柏建學有什么想法都可以直接跟科主任說,領導對于自己的工作也很支持,可以放手去干,這對于很多年輕醫生而言是不可多得的機會,在這樣的鍛煉下,年輕的柏建學成長迅速,很快就能獨當一面。
可就在柏建學剛到科室兩個月,自己漸入狀態之時,原科主任退休了,柏建學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光桿司令”,整個科室發展的重擔一下子落在這個剛出茅廬的年輕人身上。眼看著科室快要支撐不下去,柏建學必須盡快給科室找到一條發展的出路,挽狂瀾于既倒。這一出路必須既要有發展潛力,又能符合科室當時的實際情況,“腳踏實地,眼見遠方”。
出路
那時候的柏建學日夜苦思冥想,一個個方案被想出又被否定,最后他想到在讀研究生時,學校附屬醫院的醫學美容開展的挺好的,這或許是桓臺縣中醫院皮膚科未來發展的一條創新路徑。
帶著這樣的想法,柏建學找到了當時的醫院院長,沒想到院領導很快就同意了他的想法。為了支持醫學美容項目的發展,醫院還特別給皮膚科配置了二氧化碳點陣激光、光子嫩膚儀、脫毛儀等設備。雖多是一些最基礎的設備,僅能開展一些相對簡單的醫美項目,但總算有了個起步。之后,柏建君又給皮膚科申請了名護士,并派她去省城進修學習激光美容操作等專業知識約3個月的時間,待她學成回來后,科室就又有了兩個人,柏建學終于不用孤軍奮戰了。
正是在柏建學的推動下,桓臺縣中醫院成為當地所有醫院中最先開展醫學美容的。無論是二氧化碳點陣激光祛痣還是光子脫毛等醫美項目,都受到了當時很多人的歡迎,尤其是年輕愛美的女性。在此之前,桓臺縣城還多是以藥水脫毛,不僅效果不好,還容易導致毛發越脫越多。桓臺縣中醫院皮膚科正是通過光子脫毛等大眾普遍歡迎的技術,打響了自己在醫美領域的品牌,很多人因此慕名而來。
而隨著業務量的不斷壯大,桓臺縣中醫院皮膚科又將醫美的診療延伸至青少年多見的粉刺、痤瘡的治療。在這方面,柏建學充分發揮了中醫的優勢,注重人體的內在調理,配以飲食管理和日常護理。與此同時,科室自制的中藥面膜,對于粉刺、痤瘡的治療也有著很好的療效,在當地人的口口相傳中成為廣為人知的產品,成為桓臺縣中醫院皮膚科的一大特色。
桓臺縣中醫院的醫美業務正是在這樣的點滴積累中日益壯大,覆蓋的治療門類也是越來越多,成為科室的一大重要業務板塊。
擴展
醫療美容板塊幫助當時危局中的桓臺縣中醫院皮膚科渡過了難關,逐步步入發展正軌,也為科室之后在更多業務層面的延伸打下了很好的物質基礎。
接著,在柏建學的帶領下,桓臺縣中醫院于2011年成立了專門的皮膚科病房,主要用于集中收治一些如嚴重濕疹、天皰瘡等的疑難皮膚病患者。這些疾病在門診的治療效果往往不理想,需要住院接受系統性的治療,以期達到更好的效果。這樣的皮膚病專科病房在整個淄博地區都算是成立比較早的,病房床位也是從最早時的僅有5張并且是與其他科室合用的情況,到現在擁有獨立護理單元的25張床位。
隨著生物制劑在臨床上的開始應用,桓臺縣中醫院皮膚科緊跟時代步伐,成為全縣第一個應用生物制劑治療銀屑病、牛皮癬、特應性皮炎等頑固性皮膚病的科室,積累了大量這樣的患者。柏建學不斷的外出學習交流,逐漸將各種生物制劑和小分子藥物運用純熟,科室影響力越來越大。在此基礎上,在全市創新性的使用了中醫中藥結合生物制劑的治療方案,贏得了廣大患者的認可,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桓臺縣中醫皮膚科院也從最早時只能看一些不太復雜的皮膚病,到逐步向多病種領域發展。在臨床實踐中,柏建學逐漸發現在過敏性皮膚病的治療方面,患者的需求很大。但很多患者只知道自己是皮膚過敏,卻不知道自己的呼吸系統可能也存在過敏問題,還以為自己的鼻炎是感冒引起的,方向錯了,治療上自然就難見成效。
而為了更好地開展對于過敏性疾病的綜合治療,柏建學決定去上級醫院系統學習下變態反應專業。在醫院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柏建學于2021年前往淄博市中心醫院進修,跟隨全國知名變態反應專家郅莉莉教授進行了為期半年的變態反應學習。學成歸來后,柏建學于2022年初在皮膚科建立了專門的變態反應中心,有了這一中心,前來就診的患者進一步增多了。科室的業務面也得以全面拓寬,不再局限于皮膚類疾病,還延伸至諸如過敏性哮喘/鼻炎/結膜炎等系統性過敏性疾病的治療。這些過敏性疾病往往與皮膚疾病存在一定程度的關聯,很多患者在皮膚過敏的同時,還會伴隨有呼吸道過敏,導致多種病癥同時或先后發作。
以前,過敏患者常常會因為一個病癥輾轉多個科室,比如去皮膚科治療皮膚問題、去耳鼻喉科看鼻炎,再去呼吸科治哮喘。費時費力,問題還不能得到根本解決。而在桓臺縣中醫院皮膚科變態反應中心成立后,這類疾病得到了系統診治,治療效果上好了很多。在縣城這樣一個熟人社會,療效帶來的口碑傳播使得桓臺縣皮膚科的業務量大為增加。
管理
桓臺縣中醫院皮膚科除了在疾病的診療領域緊跟前沿、不斷創新,更是非常重視對于患者宣教工作。因為皮膚科的慢性疾病,很多時候依賴于醫生和患者共同對于疾病的長期科學化管理。以皮膚科主要的病種之一特應性皮炎為例,這類患者平時的保濕工作非常重要,因此需要不斷強化他們的皮膚保濕意識。在柏建學每次的講課或病例分享中,他總會把保濕列在特應性皮炎治療的首位,無論是采用何種藥物治療,保濕始終是第一位的。特別是要叮囑家長,做好特應性皮炎患兒的皮膚保濕工作。
“我們不厭其煩地去講,要選擇好的保濕霜,每天至少做一次保濕,有條件的話就兩次,只有這樣,患者的皮膚屏障才可能得到更好地修復。”
通過這樣的患者教育活動,幫助大家對于疾病的防護有一個更深的了解,從而能將病情更好地管理好。
與此同時,柏建學特別強調對于疾病的長期規范化管理,即現在大家非常推崇的慢病達標門診理念。而在十多年前,這樣的觀念在國內還尚未普及,那時候很多患者在治療一段時間后,病情略有好轉便停止了治療,或因為其他因素導致病情的反復甚至于加重,類似于這樣的情況在皮膚病領域很常見。而慢病達標門診的核心理念是明確每個階段的治療目標,以此來幫助患者掌握好治療節奏,什么時候該減藥、停藥,又該在何時調整治療方案,這些都需要根據不同患者的情況,有計劃地進行。
這樣的標準化管理,使得患者相比之前治療后放任不管的情況要好上很多,最重要的是這種達標治療能顯著減少病情的復發情況,這是達標治療的關鍵。
這是由于如今桓臺縣中醫院在皮膚疾病治療方面的優秀療效以及對于疾病長期化科學管理,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桓臺本地及周邊縣市的患者慕名而來。目前,科室的年門診量已經達到1.3萬人次左右,與早期相比是一個天翻地覆的變化,他們的治療讓許多曾長期飽受皮膚病折磨的患者能回歸正常的生活、工作、學習,找回久違的幸福感。這同樣也是柏建學在這些年的付出與努力后,收獲的最大成就與幸福感。
責編 | 王 嘉
校對 | 楊 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