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心理學(xué)家海靈格在《洞見孩子的靈魂》一書中寫道:
“做一個好父母意味著,有時必須讓孩子失望,拒絕孩子的要求;允許孩子去有負面的經(jīng)歷,去失敗,從而學(xué)習。”
這句話,道出了聰明的父母處理與兒女的關(guān)系的智慧和真諦。兒女在受挫與困境中,第一時間總是想到站在自己身后的父母,想得到父母的庇護。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聰明的父母,都懂得適當放手,不幫兒女這四個忙。
01 不幫兒女擔責任,堅守原則和底線
《瘋狂動物城》中有這樣一句話:“生活總會有點不順意,我們都會犯錯。天性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開始改變。”
人生在世,難免會遭遇諸多挫折,也難免會行差犯錯。
這些犯過的錯誤經(jīng)歷,終將會變成每個人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一些兒女犯錯,總是將父母當作永遠的救火隊,覺得躲在父母的避風港,萬事皆可無憂。
一個常常犯錯的人,并未嘗到苦果,又如何指望他改正呢?
真正有遠見、聰明的父母,不會全然替兒女承擔責任,他們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
他們早就明白,若一味地庇護兒女,必然會成為束縛孩子未來的枷鎖。
與其自己耗費心力為兒女善后,不如積極引導(dǎo)兒女面對并承擔自己的錯誤,讓兒女學(xué)會在跌跌撞撞中找到自己的路。
聰明的父母在兒女犯錯時,會耐心引導(dǎo),指出錯誤,并鼓勵承擔后果,吸取教訓(xùn)。
這樣雖然看似狠心無情而又嚴苛,實則是對兒女最深沉的愛與期待,讓兒女在未來的道路上更加堅韌和獨立。
02 不幫兒女做選擇,懂得適度與尊重
每個人都擁有異于他人的思想、經(jīng)歷和成長背景,這些決定了個人的獨立自主意識。
然而,有些父母往往忽略了孩子的想法和追求,總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替孩子做選擇,剝奪孩子的自主選擇權(quán)。
一個萬事都被別人決定的人,并未探索到自己的興趣和潛能,又如何指望他自信而獨立地前行呢?
真正有遠見、聰明的父母,會尊重孩子的意愿和選擇,給予孩子足夠的空間去探索、去選擇。
他們懂得,當父母給予兒女適度的自由,兒女必然會在這樣的過程中積累獨特的經(jīng)驗。
在兒女的關(guān)鍵“路口”,聰明的父母會尊重并鼓勵他們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和目標,而不是將自己的期望強加在他們身上。
這樣的教育方式,看似放任不管,實則給予了孩子足夠的空間,讓他們在未來的道路上更加堅定和勇敢。
03 不幫兒女理家事,保持邊界和分寸
《人民日報》說:“好的家庭關(guān)系,都懂得邊界感。彼此關(guān)愛,互不干涉;彼此獨立,保持尊重。”
當兒女組建小家庭的那一刻,父母就應(yīng)該與子女保持一定的邊界和分寸感。這既是對彼此的尊重,也是家庭和諧的關(guān)鍵。
然而,不論是婚姻生活,還是子女教育,有些父母總是習慣于過度介入兒女的這些家事,這不僅讓兒女感受不到關(guān)愛,甚至還會破壞家庭和諧。
一個無法獨立應(yīng)對自己家事的人,還沒體會到承擔起家庭責任的重要性,又如何指望他有擔當、有能力地前行呢?
真正有遠見、聰明的父母,會在適當?shù)臅r候放手,讓兒女自己處理家事,承擔起屬于自己的那一份家庭責任。
他們懂得,過度干涉兒女的隱私和空間,只會產(chǎn)生更多的家庭矛盾,甚至讓兒女像溫室里的花朵,難以面對生活中的挑戰(zhàn)。
在兒女處理家庭事務(wù)的過程中,聰明的父母會保持邊界和分寸,而不是過度參與并宣泄自己的情緒。
這樣的處理方式,看似冷漠無情,實則讓兒女學(xué)會經(jīng)營家庭并建立小家庭的運作規(guī)則的方式,讓孩子最終成為一個有擔當、有責任感的人。
04 不幫兒女劃未來,予信任與期望
俞敏洪曾說:“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就像一棵獨立的樹。當全世界每棵樹都長成一模一樣的時候,這個世界的光輝也就沒有了。”
這個世界終將會因個體的差異而豐富多彩。當每一個孩子,都在自己擅長的領(lǐng)域熠熠發(fā)光的時候,社會也因此充滿無限的可能和希望。
然而,有些父母總是認為自己比孩子閱歷多、經(jīng)驗足,過度規(guī)劃兒女的未來,總想替孩子規(guī)劃出一條他們認為完美無瑕之路。
這其實就像一把無形的枷鎖,不僅會束縛孩子的未來,更會讓孩子喪失找尋真正適合自己道路的自由。
一個無法確定自己未來方向的人,并未嘗試到探索和創(chuàng)造的樂趣,又如何指望他有規(guī)劃、有智慧地前行呢?
真正有遠見、聰明的父母,會讓孩子自己去規(guī)劃未來道路,勇敢地追尋夢想。
他們知道,父母無法為兒女真正規(guī)劃好能應(yīng)對一切未知和變數(shù)的道路,只會變成單純的控制和干涉,影響孩子真正地成為自己。
在兒女處在迷茫時,聰明的父母會給予兒女足夠的信任與期望,而不是事事干涉、處處掌控。
這樣的教育方式,看似任其發(fā)展,實則是給予孩子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成長為自信、獨立、有擔當?shù)臉幼印?/p>
紀伯倫說:“所有的愛都是為了重逢,只有與孩子的愛,最終是為了分離。父母子女終歸是一場漸行漸遠的分離,趁現(xiàn)在你還是他的全世界,好好珍惜。”
父母能給予子女的,是深深的、滿滿的愛,但終究左右不了兒女靈魂的歸處。畢竟,父母與兒女終將要面臨一次離別。
愿所有的父母,都能清晰兒女真正所需,懂得不幫兒女這四個忙,助力兒女前行,成為他們心中永恒的燈塔。
作者簡介:柒月,用文字透視靈魂,用文字傳遞溫暖。
平臺簡介:
顧一宸,青年作家,專注于情感治愈和勵志分享,寫暖床故事,潑酸辣雞湯。
著有《如果覺得委屈就成為你想要的光》《我與你的驚喜是剛剛好的相遇》《管他努力有沒有回報,拼過才是人生》《寫作變現(xiàn):新媒體爆款高效進階》等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