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草莓是轉基因的?”“個頭大的草莓都是打了激素?”……
網上關于草莓的謠言滿天飛,搞得大家都不敢放心吃草莓了。今天,圈叔就來扒一扒這些謠言背后的真相,看看草莓到底是不是“背鍋俠”!
大草莓=激素草莓?別急著下結論!
很多人一看到個頭大的草莓,心里就開始嘀咕:“這肯定是打了膨大劑吧?”其實,草莓的大小跟品種、種植技術關系更大,而不是全靠“激素”撐場面。農業專家說了,目前草莓種植中根本不允許使用膨大劑,比如氯吡脲,所以大草莓并不等于“激素草莓”。
現在的草莓品種可是經過專家們精心培育的,比如紅顏草莓、豐香草莓,不僅個頭大,味道還特別甜,產量也高。所以,別再冤枉大草莓了,它們只是“天生麗質”而已!
畸形草莓=激素草莓?錯!
還有人說:“畸形草莓肯定是激素搞的鬼!”其實,畸形草莓跟激素沒啥關系,它們只是“長得有點隨意”而已。
草莓畸形的原因有很多,比如:
溫度不合適:開花授粉時,溫度太低<10℃或太高>40℃都會影響授粉,導致草莓“長歪”。
施肥不當:開花期氮肥太多或者缺硼,也可能讓草莓變成“雙頭怪”或者“雞冠果”。
昆蟲不給力:草莓靠昆蟲傳粉,如果施藥不當把昆蟲“誤傷”了,或者花朵不夠甜吸引不了昆蟲,草莓也會長歪。
而且,畸形草莓不僅沒毒,有些還更甜呢!所以,看到畸形草莓別嫌棄,它們只是“顏值不夠,味道來湊”!
白色草莓=轉基因?別鬧了!
白色草莓最近挺火的,但也有人擔心:“這不會是轉基因的吧?”其實,白色草莓跟轉基因一點關系都沒有,它們是通過傳統育種技術培育出來的。
白色草莓的果糖含量更高,吃起來更甜,但營養價值和普通草莓差不多。所以,別再被“轉基因”嚇到了,白色草莓只是草莓界的“白富美”而已!
草莓是農殘最高的水果?別被誤導了!
有人說:“草莓農藥殘留特別多,吃多了會中毒!”其實,草莓的農殘問題被夸大了。
草莓在種植過程中確實會用一些農藥,但主要是在育苗期,開花后很少用藥。因為大棚里有蜜蜂幫忙授粉,如果亂用藥,蜜蜂可就遭殃了。而且,國家對農藥的使用有嚴格的標準,有農藥殘留≠超標≠有害。只要按照正規渠道購買,草莓是可以放心吃的!
那么挑草莓,有啥秘訣么?想吃好草莓,挑的時候記住這三點:看、聞、嘗!
看:選全身通紅、顏色均勻的草莓,屁股發白的可能沒熟透。果蒂翹起來、顏色鮮綠的草莓是自然成熟的,發黃的可能是“早產兒”。果籽金黃色的草莓更自然成熟。
聞:好的草莓有濃郁的果香,如果沒香味或者有異味,可能是儲存不當。
嘗:自然熟的草莓甜而不酸,口感多汁、肉質堅實。如果吃起來綿軟或者干澀,可能是過熟或者放太久了。
草莓雖好,可別貪吃哦!
草莓雖然美味,但也不能吃太多。草莓表面的小籽是纖維類物質,不能被腸道消化,吃多了可能會刺激腸胃,導致腹瀉。尤其是腸胃功能弱的人,更要適量食用。
總結:草莓的謠言真不少,但真相其實很簡單:
大草莓≠激素草莓,畸形草莓≠激素草莓,白色草莓≠轉基因草莓。
草莓的農殘問題被夸大了,正規渠道購買的草莓可以放心吃。
挑草莓要“看、聞、嘗”,吃草莓要適量,別貪多。
所以,別再被謠言嚇到了,放心享受草莓的美味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