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青(沃德研究院研究員)
去年以來,隨著我經濟實力的增強和電商平臺的發展,淘寶、拼多多等電商平臺加速進軍韓國市場,在奉行保護主義的韓國市場上已經迅速站穩腳跟,無論是在訂單總額還是用戶數量上,均呈后來居上態勢,韓國研究機構直言“影響力不可小覷”。
一、中國兩大電商平臺訂單總額同比增長近1倍
2月中旬,韓國市場調查機構“Wiseapp·Retail”(下稱Wiseapp)發布報告稱,2024年,韓國消費者在中國跨境電商平臺的訂單總額同比大增85%,達到4.2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11億元)。其中,韓國人去年在淘寶旗下的“全球速賣通”,以及拼多多海外版“Temu”,分別支付3.69萬億韓元和6002億韓元。以去年12月為準,韓國人在上述兩家平臺的人均訂單額分別為8.86萬韓元和7.28萬韓元。
有意思的是,我兩大電商平臺,在韓國吸引的顧客群體略有差異。“Wiseapp·Retail”指出,在“全球速賣通”交易訂單中,男性消費者占比73.1%,明顯高于女性(26.9%),而“Temu”女性消費者占比(50.9%),與男性(49.1%)基本持平。
二、中國電商平臺在韓用戶數量持續上升
2025年1月,全球速賣通和Temu在韓國的活躍用戶數量,分別達到912.4萬和823.4萬余,與2024年12月時的899萬和813萬相比,用戶規模再上一個新臺階,在韓國分別位列第二、第三位,僅次于韓國本土電商平臺酷澎。
除了上述兩家知名電商平臺外,我其他電商平臺也紛紛進軍韓國市場。據了角發,生活好物集合店MINISO于2024年12月,時隔3年重新進軍韓國市場,茶百道和喜茶也已在首爾開店,霸王茶姬宣布,將于近期打入韓國市場。
我另外一大社交平臺,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抖音海外版TikTok,在韓用戶呈急速增長態勢,地位趨于穩固。韓國數據服務提供商“IGAWorks Mobile Index”2月有19日稱,字節跳動旗下的TikTok和精簡版TikTok Lite單月活躍用戶數量分別達489.8萬和479.1萬,兩者總數趕超臉書的活躍用戶數量(861.8萬),且用戶以年輕人為中心呈迅速普及趨勢,“影響力不可小覷”。
三、中國電商平臺勇于維權自身權益
曾幾何時,韓國電商平臺、經貿機構,甚至政府部門,對我電商平臺持排斥態度,祭出各種限制條件,企圖奉行狹隘的民族主義和經濟政策,打壓我電商出海。
面對韓國各方面的打壓,我電商平臺在商言商,舉起法律大旗,堅定維護自身權益,甚至面對以“維護用戶信息安全”為旗號的韓國政府,也表現出了強硬態度。
據韓國媒體2月中旬報道,跨境電商平臺Temu近日更新隱私政策,明確表示將擴大用戶個人信息收集和使用范圍,宣布“為有效提供服務,我們將委托國內外第三方企業處理(韓國用戶的)個人信息”,直言“如果拒絕將個人信息轉移至國外將無法使用服務”。
據了解,Temu更新前的政策要求用戶必須同意的信息只有“跨境匯款”相關信息。更新后的政策,將相關信息擴大至個人通關號碼、交易金額、地址、電話號碼、短信、終端信息、身份證件信息等。也就是說,要想繼續emu服務,用戶需要同意委托處理大部分的個人信息。
Temu敢強硬發布新政策,自然是認真研究了在韓國的發展前景,做好了風險評估。換句話說,我們完全可以相信,盡管政策很強硬,但絲毫不會影響Temu在韓國的發展,不會影響該平臺繼續受到韓國民眾的喜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