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小有成就的喜劇演員澤連斯基總統,說服美國花3500億美元,去打一場基本贏不了的戰爭”,特朗普一天之內,兩次向澤連斯基發出警告,威脅他“最好盡快行動,否則烏克蘭將不復存在。”
2025年2月18日,美俄四個半小時的“俄烏停火談判”,在沙特首都利雅得結束了。
作為“主角”的烏克蘭,非但“上不了桌”,還被特朗普逼著簽署停火協議。
所謂的談判,本質上就是美國代表烏克蘭,接受了俄方提出的所有條件,美國又轉頭向烏克蘭索要能源。
談判結束了,土地歸俄羅斯,能源歸美國,債務歸歐洲,瘡痍和眼淚,屬于烏克蘭。
面對美俄兩大國,澤連斯基選擇正面硬剛:“烏克蘭是一個主權國家,絕不接受任何沒有我們參與的協議。”
澤連斯基怒批特朗普要求烏克蘭提供價值5000億美元的稀土資源,他反擊道:“我絕不會出賣自己的國家。”
那么,美俄到底談了什么?烏克蘭會向美國妥協嗎?在澤連斯基的領導下,它的未來將何去何從?美國撤出歐洲,要全力對抗中國?
萬夫所指!特朗普在美國到底多不受歡迎?
“要總統,不要國王!”“埃隆·馬斯克必須離開!”“懦夫向特朗普鞠躬稱臣,愛國者必須站起來!”
每年二月的第三個星期一,是美國傳統的“總統日”。
在這一天,全美都會放假,用來重溫歷史,緬懷備受尊敬的偉大總統和陣亡將士。
然而,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總統日”卻并不好過。華盛頓、奧蘭多、西雅圖、鳳凰城等主要城市的居民,高舉“反對特朗普”的口號,涌入街頭,走到市府門前,抗議特朗普的“新朝雅政”,并要求馬斯克退出政壇。
尤其是紐約,數萬(一說30萬)民眾從聯合廣場出發,怒吼著走向華盛頓廣場公園,表達對特朗普、馬斯克的提議。
其中,有不少人都曾是共和黨的支持者。
但這對特朗普似乎并無影響,2月19日他還在自己的社交賬號上發了條“國王萬歲”,并配了張《時代》雜志風格的肖像。
民間的反對聲,一浪高過一浪一浪。城市的領導者,也對特朗普鄙夷萬分。
紐約州長凱西·霍楚爾、伊利諾伊州州長普利茨克,紛紛回應稱:“我們是獨立于華盛頓的存在,我們沒有國王,也不會對他投降。”
地方不服管教,而國會的質疑聲也是此起彼伏。
參議院少數黨領袖舒默,公開批評特朗普威脅澤連斯基的舉動:“特朗普的行為,會對美國安全產生影響。看到他公然背叛我們的朋友,真是令人惡心。”
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資深成員沙欣,表示對特朗普代表與俄方舉行的單邊會談,感到難以置信和沮喪。
另外,密歇根、北卡、弗吉尼亞等各州的參議員,也對特朗普發表了公開批評。
有人預言,要么特朗普遭彈劾下臺,要么美國各州分裂。
議員們質疑特朗普,主要是因為他在沒有邀請烏克蘭和歐洲盟友的情況下,就跟俄羅斯舉行了“俄烏停火談判”。
說是談判,可基本上全盤接受了俄方提出的條件。
談判結束后,特朗普還逼迫澤林斯基必須簽署相關協議。
特朗普版的“凡爾賽條約”,美國要對烏克蘭進行“殖民”!
“2月18日的美俄‘烏克蘭停火談判’,意義重大。”
白宮高級智囊團“保衛民主基金會”的軍事與權力中心資深主任鮑曼聲稱:“特朗普的核心戰略思想是:美國的資源不是無限的,而我們面臨的頭號威脅是中國。因此,必須收縮在歐洲的行動,把重心放在印太。”
很多人都好奇,這場“意義重大”的美俄單邊談判,具體內容到底是什么。
俄羅斯代表拉夫羅夫的形容是:“這次對話非常有益。我們不只是傾聽,而且還聽到了彼此的聲音。”
美國代表魯比奧說:“如果俄烏沖突,能以可接受的方式結束,那么我們就有機會在地緣、經濟上與俄羅斯結成伙伴,希望這對世界有利,同時也能長期改善我們的關系。”
根據公開的內容來看,主要分為四個大點:
第一,美俄恢復外交關系正常化,互派外交使節;
第二,成立高級別談判團隊,聚焦結束俄烏沖突的“技術性方案”;
第三,討論沖突結束后地緣協調及經濟合作方向;
第四,推進談判進程,承諾保持定期接觸,確保談判成果持續落實。
至于俄羅斯撤軍的具體條件,美俄都沒公開。
但根據英國媒體《每日電訊報》的披露,停火之前,澤連斯基必須同意用5000億美元的稀土資源,來回報美國當初的支持。
除了稀土外,特朗普還想要烏克蘭的石油、天然氣、港口等等。
明明是俄烏沖突,烏克蘭最大的敵人,卻成了美國。
這份試圖迫使烏克蘭付出巨大代價的協議,不僅不涉及任何與安全保障相關的內容,甚至在法律上受美國紐約地方管轄。
細看各項條款,美國還要求擁有對烏克蘭未來50%礦產儲備的權利、作為債權人享有收益留置權等。
條件之嚴苛,連最先披露此事的《每日電訊報》也不無震驚地表示,美方開價價碼高到令人難以置信,“堪比德國一戰戰敗后簽下的,幾乎等同于“對烏克蘭進行凡爾賽和約”永久性經濟殖民”。
美國還作出要求:停戰后,烏克蘭不但不能恢復2014年前的領土,還永遠不能加入北約。
要知道,俄烏沖突開始后,北約一直承諾考慮烏克蘭在戰后加入。
不論是停火條件,還是特朗普對烏草案,都對烏克蘭沒有任何益處。
特朗普作風強硬,行事霸道,眼見澤連斯基遲遲沒有反應,直接“貼臉開大”。
特朗普在公開場合和社交媒體,又一次用“喜劇演員”稱呼澤連斯基,并說他是“極其無能的領導者、談判者”,在3年前“發動了一場根本不可能贏的戰爭”。
“澤連斯基唯一擅長的事,就是把拜登玩弄于股掌之中”特朗普警告:“澤連斯基最好盡快行動,否則他的國家將不復存在。”
特朗普口中的“行動”,就是澤連斯基接受美俄談判所簽署的協議,答應特朗普所提出的條件。
特朗普還暗示澤連斯基,盡快下臺。
馬斯克也緊跟著諷刺了澤連斯基一頓。
光速打臉!澤連斯基要給美國5000億!
客觀而言,美國對烏克蘭提出的條件,只有無盡的壓榨,而沒有絲毫安全保障。
可對于烏克蘭這樣主動放棄了核武器的小國,美俄就是它的“天”。
澤連斯基沒有屈從,他表示“我命由我不由天”。
“我永遠也不可能接受美俄就烏克蘭問題,作出的任何決定,永遠不會,我的人民也絕對不會。”
澤連斯基回懟特朗普道:“您可能認為通過協議就能解決一切問題。但這是不可能的。在烏克蘭,沒有人信任您。我們需要明確的安全保障。”
澤連斯基稱,烏克蘭軍隊擁有足夠的力量。
他表示,烏克蘭軍隊是“歐洲最具韌性的軍隊,它保證了我們能夠以尊嚴和平等的姿態與伙伴對話。”這適用于盟友和非盟友。他還表示,大多數烏克蘭人不會支持做出讓步。
“沖突爆發以來,美國一共給了我們1000億,現在特朗普卻讓我們還5000億”針對特朗普提出的“烏克蘭用能源換支持”,澤連斯基表示這個交換條件“毫無嚴肅性”。
澤連斯基還說,俄烏沖突,烏方一共花了3200億美元,其中1200億是自己的資金,2000億來自美國和歐盟。
“我不能出賣國家”,澤連斯基回嗆特朗普:“我們非常尊重的美國人民領袖特朗普總統……生活在這個虛假信息的空間里。”
根據多家媒體的街頭采訪顯示,澤連斯基在烏克蘭支持率還是可以的,相反,烏克蘭民眾對特朗普充滿了敵意。
不過,澤連斯基的發言,引起了美方的不滿。
美國副總統萬斯,直接警告澤連斯基:“不要在公開場合說特朗普總統壞話,否則,只會適得其反。”
如今,美烏已經接近撕破臉,烏克蘭再想加入北約,是絕無可能的。
既然加入不了北約,就把烏克蘭變成北約。
澤連斯基表示:“如果烏克蘭無法加入北約,就需要更多的軍事援助和資金支持,以維持軍隊運作。”
英國迅速做出回應,首相斯塔默表示,英國除了兌現此前承諾的,到2030年前,每年至少向烏方提供30億英鎊的援助外,必要時,將向烏克蘭派遣部隊。
“英國準備好派遣我們的部隊,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斯塔默說:“我并不是輕率地說這些,我深切地感受到可能將英國軍人置于危險之中的責任。”
不過,美國畢竟是超級大國,也是北約的領導者。
澤連斯基回嗆特朗普之后,光速變臉,稱“需要美國提供防空武器支持”,希望“與美國展開建設性合作”。
2月20日,美國財政部長宣布,澤連斯基已經向他保證,將移交5000億的采礦權。
澤連斯基最終還是妥協了。
硬氣是需要實力的,遺憾的是,烏克蘭沒有。
俄烏若想實現真正的和平,只有少數幾個國家參與,是完全不夠的。
中國作為主流大國,有責任為了地區和平而努力。
2月15日,王毅外長在慕尼黑大會上表明了中方立場:“各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應得到尊重,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應得到遵守,各方合理安全關切應得到重視,一切致力于和平的努力都應得到支持。”
“中方視烏克蘭為朋友和伙伴,始終從長遠角度看待并推進中烏關系,愿同烏方一道,排除不利因素,推進雙邊關系,開展務實合作。”
王毅外長還當著各國記者的面強調:“可能有些國家不知道,我們(中烏)早就建立了雙邊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烏克蘭瑟比加表示:“這次會議非常重要,烏中一直保持聯系溝通,兩國人民彼此友好,希望加強中國與烏克蘭的伙伴關系。”
在此之前,中國新任駐烏大使馬升琨,已經向澤連斯基表明:“中國支持烏克蘭領土完整。”
有了中國這樣負責任大國的參與,相信烏克蘭問題,一定能順利解決。
參考文獻:
英國首相稱必要時向烏克蘭派遣部隊 新華社
王毅會見烏克蘭外長 北京日報
王毅闡述中方在烏克蘭危機上的立場 外交部 外交動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