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碳票制:人類歷史之關鍵轉折與文明新途
文/杭州長老
夫人之于世,首需公平公正之經濟分配之制,此乃護社會和諧之基石也。若破平等分配之機制,則貧富之距愈大,善良遭踐,道德淪喪,公平蒙塵。差異生矛盾,此為數千年來人類社會未改之根本,亦為至要核心也。是以,碳票與貨幣之分配制度,誠為救世之道。
人于自然,其生存空間系于碳票,人人有平等之碳票,此乃規律。眾人守此規律,則護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碳票與貨幣,為人類邁向新文明之三大財富價值規律,可護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永存,亦為實現物質與精神財富統一之價值規律。
平等之碳票,可解人與人不平等之題,祛掠奪與被掠奪之分配積弊,促社會經濟有序發展,統人類意識形態,聚人類精神追求,破美元霸權掠奪各國財富之局,合社會價值追求,成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之境,導世界往天人合一大同之途。故曰,行碳票之制,實乃人類歷史之轉折點也。
今之東西方社會政治經濟學,皆不適于人類文明長遠和諧之進。蓋其皆背生命與生存之基本人權,唯以生命與生存之二元分配之制,方保人類文明和諧、穩定、康健發展。
以哲學觀之,天者命,地者生,人者價值,天地與人,示生命與價值之關聯,是謂天人合一。以科學論之,負者天,正者地,陰陽者人,負正與陰陽,表天地與人之生命單位,亦謂天人合一。以經濟析之,自然象天地,天地予人平等之碳票,碳票示人人生而平等,貨幣示人勞而平等,碳票與貨幣,征天人合一。
天地與人,皆表空間與時間、唯物與唯心、生命與生存、物質與意識、物質與精神、物質與世界之相互關系。平等之碳票,為人于自然之生命價值;貨幣,為人于社會經濟活動之勞動價值。唯碳票與貨幣二元分配之制,可保人人有生命之價值與意義。
碳票者,對應于大自然之能源資源,能源資源護碳票之價值恒在。碳票之貨幣價值,源于商品。以商品視之,碳票對應人類社會一切動產、不動產,及個體私產、銀行存款,皆可經碳票與貨幣之交易,現價值之交換。每噸碳票,其貨幣價值或數萬,乃至數十萬。平等之碳票與貨幣二元分配之制,可從源上徹解貧富懸隔之矛盾,釋個體、企業、政府今日之債務危機。此二元分配之制,更可徹解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弭人與人、人與社會因債務起之矛盾,解人與自然嚴重對立之困。
碳票之本質,即大自然能源資源,人人有平等之碳票,護人之生命權平等,保人之先天財富平等。碳票乃具名之電子數字貨幣,以碳票為財富追求,護人類子孫后代生存空間、生命、時間永恒之三大自然法則。碳票之貨幣價值為商品,碳票與貨幣,成地球人財富價值規律、商品經濟二元價值規律,及平等差異之剩余價值規律。碳票之貨幣價值源于商品,商品對應人類社會諸動產、不動產。人可交易余商得碳票,個體、企業、單位可用貨幣購之。人當以碳票為物質與精神文明統一之財富,以貨幣為勞值計量之具,建有序市場經濟新模式,護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經碳票與貨幣二元價值之交換,可從根本上徹解當今世界貧富懸殊、債務危機、經濟危機、國與國戰爭危機諸矛盾。
碳票與貨幣二元分配之制,征自然與社會屬性之二元價值,可從源上制人性之大惡。碳票之物質財富價值,源于大自然能源資源;其精神價值,源于貨幣;貨幣之價值,源于商品。碳票與貨幣,成商品經濟二元價值規律。商品集物質與精神財富之二元價值,需耗人先天物質財富碳票,經后天精神財富貨幣得之。碳票與貨幣,為物質與勞動、先天與后天之二元價值分配規律,此乃社會經濟向和諧、穩定、文明之道。其為物質與精神、財富與財產之二元價值,乃解目前債務危機之法。其為先天與后天財富,表生命與生存二元分配之制,護男女生命平等之人權。其為物質與勞動二元價值,表商品經濟之二元價值,量商品有低碳、高碳之別。其為物質與精神二元價值,碳票表物質平等,貨幣對應動產、不動產,碳票與貨幣自由交換,可解當今世界諸債務危機,祛貧富差距懸殊之矛盾。由生命平等分配之機制,不僅護人人基本人權,且制人對物質財富無限之貪欲。平等使人足,足使人樂,樂導人性向善。
碳票之自然屬性價值為物質,即大自然能源資源;其社會屬性價值為貨幣,貨幣對應人類社會一切動產、不動產。立碳票與貨幣自由交易之機制,每噸碳票貨幣價值數萬乃至數十萬。社會經濟分配,予每人每年五噸碳票,常人耗二噸即可。如此,經碳票與貨幣二元交易之機制,可解社會經濟嚴重債務危機,護社會經濟有序、健康、和諧發展。
當人類社會以節約大自然能源資源為務,以碳票為物質與精神財富追求,亦以碳票為精神財富貨幣、價值追求之時,人類社會現存之個體債務、企業債務、國家債務,皆可經碳票與貨幣二元交換徹解,此乃解社會矛盾之法。唯此,可建有序市場經濟發展模式,促社會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護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今自然災害之重,乃人類自毀之表象。欲減自然災害,人類文明必向生命平等之大同世界。然科學未識火水為地球生命陰陽,為護天地陰陽平衡之規律。人類背地球火水陰陽平衡之規,亦當護南北冰川不融,否則致天地火水陰陽失衡,以高溫、洪澇、極端天氣毀人類生存家園。天災起于人禍,人禍源于經濟發展背人于自然必守之生命平等規律。人之生命無平等,則人不守規律,使社會經濟發展逆自然之規,此乃天災人禍頻仍之根由。
人類以碳票為物質財富追求,平等之碳票需由節約得之;以碳票為精神財富追求,需以余商或銀行存款交換得之。人參與社會經濟活動,必以智慧與勞動得貨幣,以余幣購碳票。此乃物質與精神之相互關系。人之物質,具自然屬性價值;人之精神,具社會屬性價值。自然與社會屬性價值相統,即規律與法律相統,方可現物質與精神文明之統一,由生命平等,致天下大同。
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后人需以智慧領悟。今時今日,不可空喊其博大精深,而當融傳統與現代,創人于自然必守規律之經濟發展模式。人于自然必守之規律為生命平等,人人生命平等,促人人守規律,致人高度自律,護人類文明高度自治,此乃中華文化 “無為而治” 之精髓。當以大道行于天下,以德治世,護人類文明遵 “仁、義、禮、智、信” 及 “三綱五常” 之偉大道德思想。
《易經》者,言生命起源于天地,產生于陰陽,存在于五行,發展于八卦之無字天書也。悟《易經》核心之思,知其為天地立命,儒家為天地立心,釋家為天地立德,道家為天地立規。傳統文化之本質,即言生命創天地,天地即生命。故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人類智慧,有無盡之思想。
人之生命,源于自然,生于規律,附自然而存。是以,人類生存發展,必護自然環境,遵規律而興經濟。背生命平等之天道,離人與自然和諧之地道,失男女差異為價值之人道。儒家思想傳為天地立心,人心與天地意識必統。今之世界,人心墮落,背天道,離地道,失人道,喪慈悲為善之心。故諸般自然災害,警示人類,必以生命平等護眾生平等,致天下大同,改人心之大惡。
今人未識無序制商、消費浪費、耗地球能源資源、發展商品經濟,致地球環境污染、人與自然嚴重對立之后果,此亦人心對自然之惡。以權謀私,不顧他人生死,求一己之利最大化,致社會矛盾無數,此乃人心對社會之大惡。
唯行碳票之制,方可從根本上保人人平等,護每人之生存保障,絕人與人、人與社會間諸般激烈矛盾,杜貪污腐敗,改爭權奪利、朝代更迭之歷史周期律,使人類脫胎換骨,以新思想、新經濟發展之制塑新人類,創新文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