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外交青年智庫
Glory Diplomacy
讓中國外交青年智慧被全球看見
為中國青年智庫代言
01
今日語錄
(2025年2月23日)
唯有真理的光照,才能學會謙卑,走出自我的偏狹,從而自由而不放縱,獨立而不狂狷,盡責而不懈怠。
——〔中〕羅翔《圓圈正義:作為自由前提的信念》
02
大外交青年智庫實習面試心得總結
作者/林希
大外交青年智庫(GDYT)學術研究助理實習生
現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國際關系與公共政策碩士在讀研究生
2025年2月21日
大外交青年智庫(GDYT)
當我開始參與大外交青年智庫(GDYT)面試時,就知道這將是一次意義非凡的經歷。事實也證明,這次時間長達三個小時的面試,不僅是對我個人能力和專業知識的考驗,更是一場思想的交流盛宴,讓我受益匪淺。
面試開始時,自我介紹環節為我們面試者搭建起初步了解彼此的橋梁。我懷著緊張又期待的心情,向面試官老師們和另外兩位面試同學分享了我的學術背景以及過往參與的相關實踐活動。在傾聽他人的自我介紹時,我感受到了大家對國關領域的熱愛與專注,另外兩位同學的獨特經歷和見解都讓我意識到這場面試也是一次思維風暴和思想碰撞,也讓我對接下來的討論充滿了期待。
自我介紹結束后,我們主要圍繞“國關青年與AI應用”、“理想主義與現實發展”以及“最欣賞之人具備的品質”這三個主題展開了深入討論。其中,在第二環節的“國關青年與AI應用”和后續提問環節中關于AI的討論最為熱烈,也給我留下了最為深刻的印象。
現如今ChatGPT、New Bing、豆包、Kimi等AI軟件的快速發展,今年年初DeepSeek的強勢崛起更是為AI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所生成的內容不再是簡單的信息堆砌,而是具備了一定的思考過程,能夠聯網并根據輸入的問題進行深度分析和推理,生成更具邏輯性和價值的答案。總的來看,AI的發展為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豐富的學習資源觸手可得,借助智能學習工具,知識獲取變得高效便捷。但機遇的到來同時總也伴隨著挑戰,AI的發展也會為我們帶來潛在的威脅。過度依賴AI,還會削弱我們的思考能力與創造力。長此以往,我們可能會在AI營造的舒適區中逐漸失去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淪為AI的附庸。就像在寫作過程中,如果完全依賴AI生成的內容,而不加入自己的思考和觀點,文章將失去靈魂和深度,長久而言我們可能也會逐漸失去寫作的靈感和能力。
而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AI面前,作為處于AI發展浪潮中的我們,不應該恐懼這些新鮮事物,而要懷揣一顆包容且開放的心去接納它們,化為己用,讓AI轉化為助力我們自身發展的強大動力。AI確實能為我們提供海量的信息資源和便捷的研究工具,極大地提高了效率,但它龐大的信息庫中充斥著大量的信息,其中不乏虛假、片面甚至誤導性的內容。在分析國際政治事件時,如果我們僅僅依據AI檢索到的片面報道進行判斷,這些未經嚴格審核的信息源可能會使我們陷入認知誤區,得出錯誤的結論。例如,在針對地區沖突的報道中,不同的媒體可能會從不同的立場出發,給出完全相反的描述和解讀。如果我們不加以甄別,盲目相信AI所推薦的信息,就可能被誤導,無法準確把握事件的全貌。
因此,面對AI提供的信息和資料,我們需要以批判的觀點來看待,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判斷力去甄別與篩選。AI于我們而言是工具,我們需要更好地使用工具,而不是為它所用,淪落成為AI的“奴隸”。我們還要積極提升自身能力,培養批判性思維、判斷水平和創新精神,學會駕馭AI而非被它操控。在專業學習中,我們需要鞏固國關領域的核心概念和理論,主動利用AI的優勢,比如借助AI進行國際關系數據可視化分析,讓復雜的國際關系更加直觀地呈現出來。同時,要勇于突破自我,敢于涉足未知領域,運用AI技術開展創新性的研究,為推動國關領域的發展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在“理想主義和現實發展”的話題中,一位面試同學引經據典,另一位面試同學結合自身生活進行暢聊,都讓我看到從不同視角下出發的理想VS現實。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我們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要放棄理想。相反,我們應該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現實,不斷調整自己的策略和方法,在現實的磨礪中逐漸實現自己的理想。
此外,在談到“堅持不懈”這個話題時,院長也結合大外交青年智庫的創建和過程來講。歷經八年,大外交青年智庫從無到有不斷摸索、發展和創新。盡管期間遭遇困難和挫折,院長和智庫學者們都沒有放棄,正是憑借著這份矢志不渝的堅持,現在它不僅為眾多青年學者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臺,也為推動外交知識的普及與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
后來院長在提問環節對我提出了一個問題:“你覺得你與最欣賞之人有哪些相似的和仍需要向她學習的地方”時,我確實才發現,我和我所最欣賞的人——《飄》的主角斯嘉麗之間是的確存在共同點的。我也有著對生活的熱愛,能保持樂觀的充滿希望的心態面對生活,積極參與各種活動,試圖在有限的時光里探索無限的可能,這一點和她樂觀熱烈的生活態度不謀而合。然而,我也十分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和她之間存在的差距,也正是這些我所希望卻仍未擁有的品質使我始終欣賞和崇拜她。斯嘉麗在遇到困難時骨子里都有著一股不服輸的勁兒,面對家園被毀、親人離世等一系列挫折,她從來沒有放棄,而是努力尋找解決辦法,在戰爭的廢墟中努力重建家園。她的堅韌超乎想象,無論戰爭帶來多大的創傷,生活給予多少磨難,她都能迅速調整,重新振作,而我有時可能會在困難面前陷入短暫的自我懷疑。她的獨立果敢更是令我欽佩,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她能獨自撐起一片天,自己做決定并堅決執行。相比之下,我在做決策時偶爾會猶豫不決,缺乏那種勇往直前的魄力。正是這些特質深深地吸引著我,成為我不斷奮進的動力。我希望在未來的日子里,像她一樣,在生活的磨礪中變得更加堅韌、獨立、勇敢且樂觀,成為那個我一直向往成為的人。
面試結束后,當我靜下心來復盤整個面試過程,我愈發清晰地認識到自身存在許多不足,比如說話有時候會邏輯性不足,以及面試時緊張導致使我變得異常沉默并讓我看起來性格內向,這與我真實外向、熱情的性格大相徑庭。我知道內向并無過錯,只是在面試這種展現自我的場合,我沒能將真實的自己呈現出來,可能會錯失了一些表達觀點和展現能力的機會等。在與兩位面試人的交流中,我也會發現自身的面試準備不夠充足,而且講話時有時過于書面化、理論化,很少聯系生活實際來佐證觀點。在未來,我也將繼續努力補足這些短板,通過閱讀邏輯思維相關書籍、練習結構化表達等方式,提升語言邏輯性。同時我也會多參加模擬面試和社交活動,克服緊張情緒,表現出真實的自己。在面試準備階段,更深入研究應聘崗位,儲備豐富案例,做到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
直至現在我還是覺得我非常榮幸能通過層層篩選加入大外交青年智庫這個大家庭,這不僅是對我過往努力的認可,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激勵著我在未來的道路上不斷奮進。在專業知識提升方面,我計劃定期回顧國際關系理論、外交學等核心課程的專業書籍,鞏固和進一步擴充細化知識體系。同時,我也會積極參與智庫內部組織的學術研討活動,與志同道合的學者們就復雜的理論問題展開深入探討,在思維碰撞中加深對理論的理解。
除了理論和知識的學習,學以致用也是非常重要。我會努力將國關理論運用到實際的研究項目中,無論是參與國際形勢分析報告的撰寫,還是對熱點外交事件的深度解讀,我都力求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通過實踐檢驗理論的正確性,不斷提升自己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時事熱點的追蹤也是國際關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會每天抽出固定時間瀏覽國內外權威新聞媒體,及時掌握國際上的最新動態,對熱點問題進行持續追蹤。從地緣政治沖突到全球經濟合作,從社會文化交流到科技創新競爭,廣泛涉獵政治、經濟、社會等多領域知識,拓寬自己的視野,培養敏銳的洞察力,以便在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時,能夠迅速做出準確的分析和判斷。
最后,非常感謝這次時長三個小時的面試,我真的受益良多。這不僅僅是一次求職考核,更是一場思想的碰撞。在面試過程中,與院長和其他面試同學的交流,我學到了知識,收獲了成長,讓我接觸到了不同的觀點和思維方式,也讓我更加期待能在大外交青年智庫開啟一段充實而有意義的實習之旅。
希望接下來在這里實習的日子里,我能不斷進步,將面試中的收獲轉化為實際行動,積極參與智庫的各項工作,為智庫的發展盡自己的一份力,在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平臺上實現自我價值的提升。
03
廣而告之
04
東盟觀察
駐緬甸大使馬珈出席瀾湄“甘莫基、耶甘基村太陽能微電網供電供水工程”結項儀式
2025年1月14日,駐緬甸大使馬珈出席瀾湄合作專項基金支持的緬甸德林達依省太陽能微電網供電供水工程結項儀式。該項目惠及兩村540戶2700人,實現24小時供電并解決飲水問題。馬珈表示中國將繼續助力緬甸發展。緬方代表感謝中方支持,稱項目是三方合作的典范,促進了當地手工業、教育衛生事業發展。雙方均表示將維護好設備,增強項目效果,慶祝中緬建交75周年。
05
06
《國家為什么會失敗》
作者:〔美國〕德隆·阿西莫格魯/〔美國〕詹姆斯·A·羅賓遜
譯者:李增剛
出版社: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07
蓋觀定論
08
(2025年2月23日)
大外交青年智庫(簡稱“大外交智庫”)(Glory Diplomacy Youth Think-tank,Glory Diplomacy或GDYT)是一家創辦于2017年的以外交安全為主的綜合性戰略研究機構、社會/青年智庫,總部在中國深圳,是深圳首家非官方外交安全智庫、中國首家青年智庫,創始人是王蓋蓋。GDYT一直堅持“只有修煉好內功,才能放心去實戰”的發展理念,從2017年創始初期穩扎穩打,于2018年成立青年原創評論組(于2022年改組為《智本青析》編輯部)并創辦《智本青析》電子刊至今;2019年在海南開設分支機構即海南大外交學會,同年成立青年發展研究中心,該中心在2019年創辦“大外交青年發展與實踐啟航項目”研修班至今,在2021年創辦“世界青年菁英坊《早點知道》講座項目”至今;2020年成立應試就業研究中心并創辦《真題解析》付費專欄;同年7月,成立外交外事涉外安全決策咨詢公司,集中研究國家安全與國際安全、海外利益分析與保護、青年外交與青年發展、區域國別與國際組織、跨國公司與全球治理等事務;2021年成立外文編譯評議組并創辦《大譯編參》電子刊至今(該編輯部于2022年創辦《每日信報》微電子日刊),同年成立區域國別研究中心(該中心于2022年創辦《新國別簡報》欄目);2022年成立世界外交數據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該中心于2022年創辦《鴻士論天下》欄目)、國家安全研究中心、黨的理論創新研究中心,并合并所有專訪項目(青坊談、最有影響力人物訪談、21世紀中國外交天團、學人專訪等)整合為《與名人對話》欄目,組建“青年智庫特種部隊”全職高精尖部門和全球范圍內的“大中華菁英圈”,開啟“Smallibrary·小書屋”全球青年閱讀挑戰計劃(該計劃于2022年創辦《智庫書屋》欄目),運營新知太學(網絡)書院(該書院于2022年創辦《線上共讀》欄目);2023年,成立全球創業研究中心、全球灣區研究中心、跨國公司研究中心、海外利益研究中心、數字經濟研究中心、海洋治理研究中心、基式外交研究中心,在香港開設分支機構“香港大外交學會(GDYT HK)”,創辦“華灣國際創業發展新菁英匯”國際人才交流平臺等。GDYT從2021年以來,多次舉辦全國(含全球)青年國際問題學術研討、政策分析與思想交流等活動,如“國際問題研究型青年智庫發展模式探索論壇”、“新型國際問題青年智庫建設與發展論壇”、“國際關系青年辯論賽”、“國際關系青年辯論賽最佳辯手論壇”、“世界青年菁英坊《早點知道》系列講座”、“國際問題/區域國別學術研討會(GDYT·ISAS)”系列活動、“《與名人對話》系列采訪活動”、“《鴻士論天下》系列講座活動”、“新時代中國國際戰略高端論壇與菁英論壇”、“華灣國際創業發展新菁英匯”系列活動、“GDYT與國際知名學者對話”等等。自創辦以來,GDYT一直致力于“讓壹億中國大外交青年智慧與方案被全球看見”,聚集全球各地有志青年為實現個人、企業、社會、國家和世界和平發展而奮斗,至2021年底,已發展成集專家顧問、研究員(含高級)、特約研究員(含高級)、助理研究員、編譯評議員、時政評論員、實習生、志愿者等全方位國際人才體系(200人)的樣本標桿青年智庫,聚焦中國與全球大外交領域青年的原創方案、發展計劃和外交延伸等助力與服務,在“對照全球外交發展、對接世界高端智庫、對比新型平臺建設”的三原則指導下,為中國的外交與安全發展貢獻青年力量和方案,為政府、企業、智庫、高校、非政府組織以及個人都有提供過咨詢服務,被海內外青年譽為現代智囊的“青年精英大腦集散地”,是全球新型外交青年智庫的開創者和代言人!
大外交青年智庫
Glory Diplomacy
讓中國外交青年智慧被全球看見
為中國青年智庫代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