抨擊新老用戶、變向拉踩品牌,誤導刻意營造產品不被認可的現象...關鍵時期與用戶如何建立良性溝通機制的同時,所有企業都要敢于將一些真實信息及時披露給用戶和市場。
文|小叮當
編輯|李佳琪
圖片來源|網絡
最近幾天,有關蓮花跑車拓寬產品價格帶,中文名「夏花」出現諧音梗的信息,在用戶之間與行業內外不斷發酵。伴隨蓮花中國總裁毛京波次日發表公開信,明確表示聽取用戶意見,并對「中文名」緊急叫停后,討論持續升溫,甚至出現對企業高管與潛在用戶的“人身攻擊”。在接連2天的信息擴散里,這次產品策略的調整,甚至演變出了一些列誤導消費者的話題:類似「百萬豪車,半價售」、「嘲諷老車主、誅殺新車主」謠言隨之成了流量口中的食物。
在紛繁的輿論漩渦之中,我們與蓮花中國內部團隊及幾位車主用戶代表溝通后,試圖講述此次價格調整背后的真實情況,也粉碎一些刻意制造的虛假消息和謠言,讓外界對此次蓮花的價格調整有更清晰的了解。
1、百萬蓮花腰斬賣的信息存在誤導:關注此次價格調整細節的用戶可以發現,此前ELETRE S+在疊加流媒體及個性套件的主銷配置大約在84萬左右,調整后的「600」車型與此前S+為同一車型。而在官方在折算質保、閃充等服務成本,及座椅、輪轂等功能配置,單車綜合優惠的整體約降幅15%左右,并非如外界所言「百萬跑車,半價售。」
對比蔚來ES8、理想L9、特斯拉的ModelS、MmodelX后,也可以發現,在國內40萬級以上的新能源產品,2-3年的價格調整比例基本在15%-25%不等,相比整體市場2-3年6折來看,蓮花此次整體價格調控水平尚處在行業水平線以上。
2、調控并非惡意傾銷,上市3年首次整體調控:在錯誤散播此次蓮花價格調控即「價格腰斬」后,緊接著輿論開始關聯整體豪車市場,猜測蓮花此舉意在「入局價格戰,惡意傾銷」。事實上,自2022年蓮花ELETRE正式發布以來,中間除增加L+作為入門版車型,將產品起售價拓寬至72.8萬,期間官方并未對產品整體價格有過整體調整。
從特斯拉、蔚來,再到蓮花,或許任何在「高價」購買過高端新能源的車主,面對價格調整的「心情」都是可以被理解的。但眼下無論自主、合資還是豪華品牌,自去年開始普標出現價格調控已經作為普遍現象,外界不該忽視這次調價背后的思考,也不能以偏概全的將調整都歸結于主動參加「價格戰」。
自去年下半年,國內包括豪華、合資及自主品牌結合新技術、新產品相繼發起對終端價格的整體下調,類似以動作不是某一家企業的個例行為。以特斯拉為例,過去1年官方圍繞在售產品就有6次在售產品的價格調整,其中2023年10月,單月價格調整次數超過4次。
蓮花此次產品策略調整與大多數車企有本質區別。解放權益,下放價格與多數企業不同,蓮花此次圍繞核心產品調整,意味著蓮花后續產品絕不會出現不會偷工減料、降低品質。以往惡意降價、參與價格戰企業往往是以生命周期末端產品低價入局,這些產品往往不代表一個企業的品牌形象和技術形象。相比之下,蓮花拓寬起售價的主要目的,意在調控價格后控制企業的發展節奏,尤其是在實現階段性規模與體量基礎上,蓮花必須確保所有高端產品,要衡量整體投入產出比后,圍繞上下游做出的調整。
3、價格與效率、規模之間的正向關系:在普通人眼中,價格與規模之間只是企業層面為了追求一個所謂簡單的數字關于,但對于蓮花將國內增幅速度要在年內超過全球作為前提,意味著效率比單純尋求規模更重要。
之所以在開年就圍繞商業策略上做調整,本質還是企業推動整體商業的進一步提升,今年蓮花的全球交付目標提高20%,尤其是在短期內在缺乏新產品為背景,「拓寬價格帶」蓮花上上下下的運營效率和商業效率隨之改善。也只有企業無限接近商業的正循環,才能確保其戰略、產品得到市場更好認可;也意味著轉型新能源賽道后的蓮花跑車接下來能夠以良性的商業方式循環發展;更意味著接下來蓮花的產品穩定性和技術體系的成熟度還將會越來越高、越來越成熟。
事實上,作為跑車品牌,蓮花相比大多數企業在面對資金重、技術優、成本大、產出慢這一系列的問題的情況都要更凸出。2024年,蓮花累計交付新車12065輛,同比增長70%。要知道其品牌在僅有1款轎車、1款SUV作為新能源產品支撐下,在新能源市場實現用1款車型解決1個問題的情況,而不是再靠新產品重新開發適配的情況,這也調整后蓮花很有可能在2025年基于效率與規模同步提升的基礎上,有望朝盈虧平衡點再邁進關鍵一步。
過去1年,路特斯幾乎都在圍繞自己的商業體系和服務體系做迭代和優化。拓寬價格,代表了在進一步分攤成本后,官方能夠圍繞成熟的技術和服務覆蓋現有車型,以更加市場化的運作方式部署產品戰略,預示開年后的蓮花必須要和時間賽跑。站在這一點,任誰也不該忽視蓮花始終求變的“心”。
4、高端品牌復現水軍伎倆:伴隨調控及取消中文名信息擴散,很多真實車主也關注到所在車友群、用車帖中,出現大量新賬號,伴隨而來的是諷刺老車主、辱罵品牌方及鼓勵潛在用戶退訂的內容逐漸增多。交流中,一位蓮花ELETRE車主代表表示「畢竟也是高端品牌用戶,大家素質普遍還是有的,反應問題歸反應問題,大家刻意不會攻擊誰,真實車主反應的問題主要是對已經購買車型接下來的殘值問題,網絡上過激言語,不代表我們的意見和觀點。」
此前多家企業、品牌曾遭到新品上市或危機事件出現后,退訂、辱罵、攻擊新老車主的信息在網絡上大面積散播,刻意營造品牌、產品在終端不被認可的現象,這種為了混淆市場,有意做空友商的方式在此前屢見不鮮。每每新勢力品牌出現策略調整后屢見不鮮的問題,首次出現到高端品牌身上。在蓮花2款產品價格調整后,除了對保時捷Macan新能源形成降維打擊外,蓮花也與問界M9、蔚來ET7、ET9等一眾新勢力旗艦新能源產品構成直接競爭關系。變向證實了此次調控價格后的蓮花給部分品牌帶來競爭壓力。
之所以對潛在用戶及企業高管出現辱罵現象,慫恿退訂訂單的消息,這些內容的主要目的在于釋放蓮花產品不值得購買的信息,變向引導其他消費者退訂。這一情況的擴散和蔓延也為所有汽車品牌提了一個醒,在向體系化發展的過程中,對關鍵時期更要做好傳播的排查,并在必要時采取措施,讓所謂「半價豪車,勸退用戶」借機挑撥輿論情緒的叵測居心都昭然若是。
當然企業更需要任何時期、階段都要重視真實用戶的聲音,尤其是圍繞既有用戶和潛在用戶就產品功能和價格策略的迭代過程中形成必要的系統溝通機制。如果能將體系化的運作和溝通,拿出更多的精力和成本與客戶之間形成咨詢和服務的補助,或許能讓不負責任和沒有源頭的信息不至于誤導消費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