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濟南日報報道的一則利用保健品實施的網絡傳銷案。某生物科技公司法人李某及其妻子王某等人,通過運營一家線上商城,將普通食品包裝成“神藥”,吸引消費者購買并成為會員,進而通過發展下線、收取提成的方式進行傳銷活動。該平臺要求消費者通過邀請碼注冊并消費至少60元才能成為正式會員,會員根據發展人數和銷售業績分為不同級別,獲得級差獎、見點獎等提成。截至2023年6月,該平臺已發展會員21層,涉及3萬余人,涉案金額超3700萬元,非法獲利超700萬元。最終,法院判決李某、王某等7人因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獲刑并處罰金,其中李某被判有期徒刑7年、處罰金50萬元。
保健品傳銷的危害遠超虛假宣傳
保健品虛假宣傳與傳銷相比,其危害可謂“小巫見大巫”。虛假宣傳主要通過夸大產品功效來欺騙消費者,而傳銷則通過“拉人頭”和層級計酬的方式,迅速擴大規模,形成龐大的非法網絡。以本案為例,該平臺在短短時間內發展會員21層,涉及3萬余人,涉案金額高達3700萬元。這種快速擴張的模式不僅使更多人陷入騙局,還導致資金大量集中到少數組織者手中,嚴重破壞社會經濟秩序。
傳銷的社會負面影響更是無法估量。首先,它侵害了消費者的財產權益。許多參與者為了獲得所謂的“高額回報”,不惜投入大量資金,甚至借貸參與,最終血本無歸。其次,傳銷破壞了社會的信任基礎。親朋好友之間因傳銷反目成仇的案例屢見不鮮,嚴重影響了社會和諧。最后,傳銷還助長了不勞而獲的風氣,扭曲了人們的價值觀,對社會道德建設造成深遠負面影響。
貪婪的驅動
傳銷之所以屢禁不止,根源在于其對人性貪婪的精準利用。只要不是病危時刻,“錢”的誘惑力永遠都是最強的。傳銷組織者深諳此道,他們通過高額回報的承諾,激發人們對財富的渴望,誘使人們加入并不斷發展下線。本案中,李某等人通過設置“級差獎”“見點獎”等提成機制,讓參與者看到“快速致富”的希望,從而心甘情愿地為其賣命。
傳銷的本質是“拆東墻補西墻”,用后來者的資金支付前者的收益。一旦沒有新的參與者加入,整個體系便會崩塌,絕大多數參與者將面臨巨額損失。盡管如此,仍有許多人被貪婪蒙蔽雙眼,前赴后繼地加入傳銷組織。這種對金錢的盲目追求,不僅讓個人陷入困境,也讓傳銷這一社會毒瘤難以根除。
防范、遠離傳銷陷阱
傳銷之所以具有極強的欺騙性,是因為其運作模式往往披著合法的外衣。然而,只要認清其本質特征,我們就能有效避免落入陷阱。傳銷的三大特征包括:“拉人頭”“入門費”和“團隊計酬”。
拉人頭:傳銷組織以發展下線為核心,參與者需要通過不斷邀請他人加入來獲取收益。本案中,李某等人通過邀請碼注冊和層級提成機制,鼓勵會員發展下線,形成龐大的傳銷網絡。
入門費:加入傳銷組織通常需要繳納一定的費用,如“加盟費”“保證金”等。本案中,消費者需消費至少60元才能成為正式會員,這實質上就是一種變相的入門費。
團隊計酬:傳銷組織的收益分配以發展人員數量為依據,而非實際銷售業績。本案中的“級差獎”“見點獎”等提成機制,正是典型的團隊計酬方式。
要防范傳銷,首先要提高警惕,認清其本質。不要被高額回報的承諾所迷惑,記住“天上不會掉餡餅”。其次,要增強法律意識,了解傳銷的違法性和危害性。最后,如果發現身邊有人參與傳銷,應及時勸阻并向有關部門舉報,共同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