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火車站,是這座美麗海濱城市的一個標志,它見證了城市百年間的時光流轉,記錄下了太多的悲歡離合,來來往往。這里是許多人出發的第一站,也是許多人抵達島城的第一站,每天迎來送往著天南地北的旅客與市民游子,承載了無數人難忘而又美好的回憶。
通過一組不同時期的老照片,讓我們一起回望一下,那處在原址見證了一個多世紀的青島火車站,看看主建筑的鐘表樓和候車廳的歲月變遷。
1900年,建造時的青島火車站。
1898年3月6日,德國當局逼迫清政府簽訂了《 膠澳租借條約 》,條約規定清政府將膠澳地區租借給德國,期限為99年,并允許德國在該地區享有修建鐵路和開采礦產的特權。
1899年9月23日,膠濟鐵路在青島舉行正式開工典禮,同時著手青島火車站的建設。膠濟鐵路分6個工段,分別施工并通車運營,從東往西向山東腹地延展。
上世紀初,建成之始的青島火車站,周圍建筑還不多,火車站鐘樓與膠澳警察署不僅是當時的主要建筑,百余年后依舊是這座城市的優秀歷史留存。
1901年,建成之初的青島火車站。
青島火車站初建于1900年1月,竣工于1901年秋,是膠濟鐵路的起點,山東省境內建立最早的火車站。由德國人路易斯·錫樂巴和阿爾弗雷德·格德爾茨設計,原山東鐵道公司承建。
原規劃火車站擬建在靠近貨運碼頭的棧橋附近,但由于一些軌道建設上的技術問題無法解決,才最終確定火車站建在了現在這個位置。如果當年的方案能夠實行,那真的是下了火車就能看到大海,也不用近些年這么折騰了。
1904年的青島火車站
青島火車站的主體建筑由鐘樓和候車大廳兩部分組成,具有德國文藝復興建筑風格。候車大廳的主入口為三座拱門,南側相連的是一座高約30米的尖頂鐘樓,一百多年里,守望著城市,見證著變遷,這座鐘樓同樣也是青島的一座象征性建筑。
近三十多年來,青島火車站雖幾經改造,變化極大,但還保持著基本容貌的老鐘表樓,每當看到它,依舊是這座城市許多市民的一種希望與寄托。
鐘樓風貌
上世紀一十年代,德占時期的青島火車站,鐘表樓與候車廳,老照片中,這種青島人非常熟悉的原始風貌,一直保留了九十年。
約1911年的青島火車站內景
火車站站前公園
1914年,日本戰勝德國第一次侵占青島后,強占了膠濟鐵路。在青島火車站前廣場修建了“千葉公園”。1922年,中國政府收回青島主權后,改稱青島市第五公園。這處曾為許多市民游客提供休憩場所的老公園,直至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青島火車站廣場大規模改造時被拆除。
二十年代初的青島火車站
1925年的青島火車站
1923年1月1日,中國政府從日本手中收回膠濟鐵路,也收回了青島火車站,至1月29日全路接管完畢,膠濟鐵路事務從1923年2月1日起歸中方管理。
二十年代的火車站
二十年代日軍航拍的青島火車站及周邊
三十年代,青島火車站站臺及膠濟鐵路車廂。
三十年代末的青島火車站
1938年1月10日,日本侵略者第二次侵占青島,膠濟鐵路與青島火車站再次被日本人所強占。
三十年代末的青島火車站
四十年代初的青島火車站
四十年代初的青島火車站
1951年的青島火車站
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歷經風雨滄桑的膠濟鐵路,從此回到人民的懷抱,青島火車站候車室上方掛上了新中國鐵路路徽。
六十年代的青島火車站
1972年8月13日,青島火車站前歡迎西哈努克的人們。(逄淑才提供)
七十年代的青島火車站,右邊四根圓柱的地方是檢票口。
七十年代末的青島火車站
八十年代的青島火車站前廣場(王群攝影)
八十年代初的青島火車站
八十年代的青島火車站
新中國成立后,青島火車站雖幾經改建和變遷。不變的是,這座國內離海最近的火車站,縈繞在城市人民心中的不同記憶。
1983年的青島火車站
八十年代的青島火車站
八十年代的青島火車站
八十年代的青島火車站
存于無數人記憶中的青島火車站鐘表樓子,第一代鐘表已跑了八十多年。
九十年代初的青島火車站,那時出了火車站,還沒有后來的高樓大廈。
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青島火車站開始了大的變遷。1991年,因增設膠濟鐵路復線工程,青島火車站隨之擴建,將德建時期的老站基本拆除,在原址改造重建。在原火車站北側新修建了大型二層候車大樓,另在原站址南重新依原來風格建造了南樓,新鐘樓比初始建筑增高了三米,以求與新建候車大樓的比例協調,這次擴建于1993年竣工。
1993年首次擴建后的青島站,原先的檢票口變成了玻璃幕墻的候車室。“青島站”三個字,移到了新候車室的上方。老候車廳成了售票廳,頂部的煙囪也消失了。
2006年,青島火車站及前廣場(吳正中攝影)
青島火車站鐘樓的第一代鐘表是德國本土制作,到1992年7月火車站廣場改造時,已運轉了近百年。它后來被青島手表廠制造的鐘表所代替,老鐘表進入了博物館收藏。第三次更換的鐘表來自煙臺鐘表研究所,搞不明白新時代的高科技難道還不如百年前的產品。吳正中老師照片中的是第二代鐘表,那時的火車站廣場上還能看到個體攤販擺攤的景象。
2007年1月7日,作為青島火車站改造工程的一部分,24層高的青島鐵道大廈被爆破拆除。這是青島火車站改造中最大的拆除工程,也是全國爆破樓層最高的工程。曾被稱為是“當年青島的標志性建筑之一”的這座建筑,僅存在了不到十六年的時間,
2007年,青島火車站的又一次改造(王挺攝影)
為適應青島市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和迎接2008年奧帆賽,2007年,青島火車站再一次遭遇大改造,除了鐘樓外,青島火車站再一次從我們的視野中消失,成為記憶中的又一段過往。
2025年,如今的青島火車站及站前廣場。
2008年8月1日,改造一新的青島新火車站正式投入使用。新客站由地上三層和地下兩層共五層樓組成,站房沿站場東、西、南呈“U”形布局,同時形成“品”字形廣場。
2025年,如今的青島火車站。
作為青島市歷史城區保護更新重要項目之一的青島灣廣場改造工程,將拆除青島火車站南側的部分高層建筑,“出了青島火車站就能看到海”。2021年2月份開始,青島國風大酒店、青島海潤大廈、華聯商廈等建筑陸續被拆除。
青島火車站鐘表樓115年之前后對比(前者1910年,后者2025年)
回望歷史,那些記憶中的畫面,老鐘表樓子、火車站公園,讓無數島城市民感慨萬千。當年喧囂的站前廣場,春節及假期擁擠不堪的車站,各種票販子、旅社拉客的,幾家嶗山旅游搶客的,一切都成為了歷史。
青島城市檔案論壇公眾號、青島城市記憶頭條號編輯整理發布,轉載請注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