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中部地區的經濟發展中,向來競爭比較激烈。
2024年中部地區GDP十強名單出爐后,有人穩坐釣魚臺,有人逆襲上位,也有人差點被擠出榜單。具體排名如何,來了解下吧!
武漢一哥地位難撼動,穩居榜首
2024年武漢以2.11萬億元的GDP繼續領跑,但4.47%的增速在十強中只能算中等水平。
作為中部唯一的“兩萬億俱樂部”成員,武漢的體量優勢明顯,但對比長沙、合肥等后起之秀的增速,武漢會有壓力嗎?
畢竟,當老二長沙的增速比武漢高出一個百分點時,誰能保證未來不會上演“長江后浪推前浪”?
長沙穩居第二
長沙以1.52萬億穩居第二,經濟增速達到5.17%。
長沙這座被網友戲稱“房價洼地”的網紅城市,一邊用低房價吸引年輕人落戶,一邊靠工程機械、文化娛樂等產業悶聲賺錢。
相比武漢,長沙更擅長“小而精”——三一重工、芒果TV等企業,硬是把長沙的經濟增速來到5%以上。
洛陽排名第八
洛陽以5818.6億元的成績排名第八,成為十強中的非省會城市之一。
這座千年古都近年徹底撕下“旅游城市”標簽,靠航空航天、智能裝備制造等產業強勢轉型。
5.2%的增速背后,是洛陽老工業基地的“二次創業”——誰說古都只能活在歷史書里?
岳陽入圍前十
岳陽以5127.66億元驚進入第十名,成為榜單上的“守門員”。
作為湖南的北大門,岳陽的化工、糧食加工產業看似傳統,卻在長江經濟帶戰略下煥發新的活力。
不過,4.42%的增速在十強中略顯疲軟,隔壁的蕪湖正以8%的增速虎視眈眈,明年還能不能留在榜上,得看岳陽能否找到新增長點。
從榜單可以看到,十強城市的競爭激烈。宜昌以7.55%的增速成為中部“增長王”,憑借新能源、生物醫藥等產業異軍突起;而太原作為十強中唯一的負增長城市(-1.38%),傳統煤炭產業轉型陣痛明顯。
總體來說,武漢、長沙等頭部城市開始注重創新驅動,洛陽、宜昌等中游城市則通過產業升級實現彎道超車。
相比之下,依賴傳統產業的太原要努力了,比的不是誰“大”,而是誰“快”、誰“新”。
這場GDP排名既是城市實力的較量,更是轉型決心的試金石。對此你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