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與文化》2025年第1期
[現代文學與文化]
歌劇《白毛女》的署名爭議與集體創作探析 李瑞山 吳瓊
知識統戰與沈從文抒情話語的重構?李永東 向宇新
夏志清“張愛玲論”修訂考評
——兼談《中國現代小說史》方法論之失 李錫龍 高琦
[重大項目成果] 主持人:王志耕
本組文章是由南開大學文學院王志耕教授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俄國文學批評通史編撰”的階段性成果。三篇文章分別選取了俄國19世紀中期、20世紀中期、21世紀初期三位“非主流”文學批評家作為研究對象,對其在俄國文學批評史上的獨特意義進行重新評價。
王志耕的文章對皮薩列夫的批評理論從“實用主義”角度進行了一種祛蔽式的解讀,顯示出中國學者對俄國文學批評的歷史問題的當下立場。
汪介之的文章則另辟蹊徑,考察了著名作家帕斯捷爾納克的文藝理論與批評的活動和成就,一方面闡述了作為詩人、小說家的帕斯捷爾納克如何基于自身的創作實踐而建立起獨特的藝術觀,一方面揭示了他作為蘇聯時期的一個知識分子在文學批評活動中的“自由的主體性”。
李欣、鄭永旺的文章探討了俄國肖像批評在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的代表性批評家弗·邦達連科的理論實質,一方面說明了其在俄羅斯文學中心主義傳統中的繼承性,一方面揭示了在當代大眾文化語境下邦達連科肖像批評的獨特形態。這一組文章的研究對象選擇及思路呈現,初步顯示出本課題研究的“重寫”品格與中國視角。
皮薩列夫實用主義文學批評再議 王志耕
帕斯捷爾納克的文藝理論與批評成就述評 汪介之
論弗·邦達連科的肖像批評 李 欣 鄭永旺
[宗教與文學]
論十六國北朝時期中土佛教的對外交流 胡大雷
同詞異譯的文化隱史
——以漢譯佛典中“江”“河”的譯例為中心 湛如 馬熙
紫柏真可文字禪的理論與實踐及其對后世文學的影響 屈麗蕊 高飛
宗教中國化視域下“南柯夢”主題敘事流變研究 王珺
[文化視角]
羌族釋比戲辨析 李祥林
敦煌變文講唱形式與駢體 莫道才 錢輝
胡適《水滸傳》研究中狩野直喜與青木正兒的影響因素芻議 宋剛 周昕菀
唐代琴詩中的魏晉風度 鄧婷
[學術爭鳴]
《警世》詩作者考 楊琳
“五花馬”新辨 王虎 張慶
主辦:南開大學文學院
主編:陳洪
執行主編:喬以鋼
通訊地址:天津市南開區衛津路94號南開大學文學院《文學與文化》編輯部
郵編:300071
電子郵箱:
wxwh@nankai.edu.cn
電話:
022-23495213
國際標準刊號:
ISSN 1674-912X
國內統一刊號:
CN 12-1415/I
發行聯系方式:
022-23500782;編輯部可代辦郵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