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4年,你過得還好嗎?年末時分,我們誠摯地向所有正在或曾經與精神疾病斗爭的朋友們發出邀請:請拿起你的筆(或敲擊鍵盤),與我們分享“今年,你好嗎?”的故事。現征稿已截止。
同時我們的日常投稿通道依舊開啟,如果有非主題征稿的內容,也歡迎投稿到日常疾病故事內。
日常疾病故事投稿通道
我想選擇的路
去年那場悲哀的大雪似乎吹到了今年的年末,松花江再一次鋪滿了厚厚的冰層,游蕩著刺骨的寒風。小心翼翼地挪動腳步,感受江風的凌遲,黑暗中明明滅滅的燈火,指引著行人向前走去。
不知不覺,2024年已然迎來尾聲。這一年,似乎并不順利,但也沒有糟糕至極,至少我還活著,至少還害怕疼痛。
今年返校前,哪怕很忙我也一如既地回高中看望老師。因為只有見到思念的人,我才有足夠的勇氣走過漫長的路途,抵達沒有太多期望的目的地。
為了不重演高中時期的痛苦,我很努力地讓自己愛上一座新的城市,但大學的經歷讓我本能地想要逃避這里,落入了一個依舊格格不入的下場。
但目前就讀的大學和專業都是我自己選擇的結果。網上總說不要去美化沒有選擇的另一條路,因為以當時的心智和能力哪怕重來一遍也還是會那么選。我知道后悔沒有用,我會承擔選擇的結果。
可是今年我總是控制不住地后悔、愧疚、哭泣。于我而言,教師職業和心理學是我生命中的光和希望。而這份光亮和希望是我本可以嘗試觸碰的,只是當時的我不夠勇敢,不敢接受落榜復讀的可能,也不敢承擔關乎生命的責任。
“我本可以”大概是這個世界上最令人遺憾的事情吧。
本專業不是師范專業,不喜歡小孩子,內向,不愛說話,卻又想擠進教育領域,就像是癡人說夢。雖然我很清楚自己不適合成為一名教師,但是今年教資面試毫無懸念地落榜還是給了我不小的打擊。出成績后每天我都在哭泣,控制不住地難過,很想就此死去,反正我也不會成為我想成為的人。
過往情緒的堆積
當然,那些崩潰的反應其實是日積月累的怨恨、不滿、羞愧等情緒突然決堤了而已。
在大學寢室的生活,一年又一年地磋磨。上鋪的室友幾乎每晚八九點都要在寢室打一兩個小時的電話,熄燈后以及周末午休時間看搞笑視頻,早上鬧鐘鈴聲沖擊力入侵感也很強。我又神經衰弱,對噪音比較敏感,有時候還會被她喊出來的夢話嚇醒,心悸。以及她每次使用完畢后都很臟亂的衛生間,長時間囤積在我的窗簾上方的垃圾......一樁樁一件件都在刺激我的強迫癥和潔癖。
今年六月初的一個中午,學妹在寢室看搞笑視頻,我連喝了幾瓶二鍋頭還是無法入睡,情緒非常煩躁。加之每到六月,我就會回想起高考這個于我而言無法磨滅的傷痛。
于是繼上一次在寢室過量服藥自殺未遂后,我又嘗試了割腕。因為知道在清醒狀態下自己無法下手,所以我試著喝酒,果然比以往深了一點,但也只是一點點。
她們的愛和努力
大學的專業課課程中,有一門課程的任課老師長得有些像我高中時的心理老師。她在第一節課就告訴我們要快樂,在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下讓自己快樂,之后的課程里也常常提及類似觀點,所以她的課是我唯一愿意用心學習的課程。
然而六月七號那天,我甚至都不想去上她的課,很想一直沉睡直至死亡。趁著還沒上課,我獨自走到教學樓五樓窗臺,看著望不到遠方的地方,計劃著、思索著,我本該死在高考,死在高考結束的那一刻。
上課鈴響前,我回到了教室,和往常不同的是,那節課我極少跟老師有眼神交流。她好像也看出了什么,所以時不時提到我,甚至提問我,但我沒有接住她的話,也不想說什么。看著窗外風雨飄搖的樹,我感覺自己像某一支干枯的樹枝搖搖欲墜。
下課的時候,她沒有著急離開,我也沒打算好接下來做什么。同學陸續離開教室后,她跟我說請我吃飯。我有點驚訝地問她為什么。她說因為教室就剩我倆。那個中午她跟我說了許多話,我只知道我不能死在跟她吃飯之后,所以我的計劃擱置了。
我一直斷斷續續找過學校的心理老師,但是可能是顧忌保密例外,每一次我都做不到毫無顧慮地傾訴。再加上心理老師事務繁多,很難約上。多次求助未果,就有些心灰意冷。
記得一次自殺未遂前,我向幫助過我的老師們發了類似訣別書的信息。結果可想而知,她們都聯系了我的輔導員。輔導員當天傍晚又一次去寢室找我了解情況,要幫我解決問題。我并沒有很領情,我刪了她微信,因為覺得以后不會再有聯系。
后來學院領導要求家長來學校,我以為又是想讓我休學,感到深深的無力和羞愧。我拒絕跟家長見面,拒絕去醫院,拒絕休學。
但是我沒有想到的是,輔導員獨自來找我,也沒有直接進教室喊我出去,而是在門口等著我。她跟我說了當前的情況,學院的想法和意見,以及她的想法,然后要聽我的想法。
當時我們談了一個多小時,有那么一瞬間我覺得事情無法挽回,我也無力辯解,一度想放棄自己的生命。但令我驚訝或者說我對輔導員的態度改觀的是,她替我向學院擔保會盡全力保證我的安全,幫我申請校外住宿家長陪讀。
我心想:“你憑什么保證我的安全?我都不敢說我保證好好活著,你是不是傻?”可是,正是因為她那么傻的舉動,我感受到了真誠。我同意了校外住宿,也同意了去醫院復查。
當天傍晚她帶著我去找房子,周末提前去精神病防治院查看就診要求和流程,等我考完試陪我去醫院,我感受到了她的愛和努力,也愿意盡可能去配合。
只不過就診的建議是不用服藥,因為就診史以及四月份到六月份的情況已經過去,當時的我除了有一些焦慮之外沒有其他問題。
最終我選擇活著,并追求熱愛
暑假的時候,我安心地在出租屋里學習心理學考研課程。某一天當我反反復復總算聽懂了方差分析的內容之后給自己做了午飯,看到熱氣騰騰的肉撈出水面的時候,突然感慨“我好想愛這個世界呀”,頓時淚流滿面。
那一刻我好像真的找到了我的熱愛。我愛我能照顧好自己、能夠學習想學習的知識、能夠相對控制環境的狀態。
選擇考心理學研究生之后,我狀態的松弛讓我出乎意料,因為我想試著享受學習,享受心理學這門充滿希望和力量的學科。但又隱隱擔心這樣的狀態過于松散,我需要更努力地去掙一個光明的前途和燦爛的未來。
越是臨考我越不想學習,而是各種娛樂、閱讀。六七天的時間看完了《我的骨頭沒有忘記》,是一本關于原生家庭的CPTSD(復雜性創傷后應激障礙),關于代際創傷、關于心理療愈與自我拯救的書。里面有很多典型的中式教育場景,作者所呈現的童年時期的遭遇看得我時而窒息時而憤怒,看得我很難過又很想繼續往下看。
我想起之前心理醫生對我說的話,她說:“你是人啊,你怎么就不可以煩?......我也沒有想把你治成什么樣,帶著癥狀去生活就好。”忽然覺得最后的釋然或許就是承認接納也就無所謂原諒和放下。
或許是還未放下對教師職業的憧憬,下半年我又鬼使神差地報考了教資面試,跟考研不同,準備過程中我很焦慮,因為有了上一次的失敗經歷,我還是抗拒練習,選擇擺爛,最終不爭氣地棄考了。
我再一次想要放棄生命。但我不會嘗試把之前開的藥拿來自殺,因為開藥經過了輔導員的知情同意,我不可以讓我的死連累她。
在我嘗試著能不能把自己凍死在零下一二十度的室外的時候,我突然發現我怕疼痛了,因為我怕疼,所以我死不了,我不接受一點點看著生命流逝,一點點飽受折磨,最終我選擇活著。
前幾天聽到其他研友選擇心理學的初心,突然又注意到我親愛的心理學,無論我做到了多少,無論我辜負了多少,只要我還愛著心理學就好。
三天后考研初試,雖然并沒有準備得很好,可我還是想寫這篇文章,梳理我這一年的經歷。我知道我沒法一戰上岸,但是我要很漂亮地輸一場!
有人說:“考研是對高考的一場盛大的彌補。”或許是吧,這一次,目標明確,為心中的熱愛而戰,這一戰,走上考場走完全程就算勝利!希望我一直熱愛心理學!
今日作者
慕眠
一枚英專生。成年禮:中重度強迫伴抑郁焦慮。喜歡閱讀和小貓咪,思考哲學和心理學。較宅,內向,不善言辭。希望未來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老師,或者有能力的心理咨詢師,成為他人的一束光。
加入我們吧
(加入公眾號)
審校/鑫姐、羊羊、杠鈴
責編/杠鈴
美編/羊羊
圖片/作者提供、pexels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