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成都高新區召開全區工作會議,全面總結2024年工作,系統部署2025年工作。
記者從會上獲悉,2024年,成都高新區經濟社會發展動能更加強勁、活力更加澎湃,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490.3億元、增長6.0%;規上工業總產值6021.1億元,增長8.2%;規上服務業營收3116.8億元、增長10.6%;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5472.3億元,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進出口規模在全國綜合保稅區中繼續排名首位。
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的蓄勢之年,成都高新區將錨定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產業園區奮斗目標,堅持“以改革創新為驅動、以開放合作為引領、以科技產業為支撐、以嚴實作風為保障”四個實踐路徑,實施打造“中國式現代化一流樣板、對外交往一流窗口、新質生產力一流示范、營商環境一流標桿”的攻堅行動,抓好六項重點工作,敢字為先、干字當頭,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快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產業園區,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成都新篇章貢獻高新力量。
全力拼經濟搞建設
GDP邁上 3400億元新臺階
2024年,成都高新區全力拼經濟搞建設、抓策源促轉化、解民憂辦實事,推動經濟運行穩中有進、進中提質,地區生產總值邁上3400億元新臺階。
作為成都產業發展主陣地,成都高新區圍繞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數字經濟三大優勢產業,大力開展“立園滿園”行動,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2024年三大優勢產業規模達6934.0億元、增長10.4%;引進市級重大產業化項目39個。
電子信息產業持續壯大,集成電路領域產業規模水平居中西部第一,柔性顯示、Micro LED等細分領域全球領先,總投資630億元的京東方第8.6代AMOLED生產線項目提前封頂,引進四川省迄今外商投資體量最大的單體項目,總投資達40億美元。生物醫藥產業穩中提質,在全國生物醫藥園區綜合競爭力排名晉升至第3位,引進世界500強GE醫療中國先進制造中心和近10年來四川省首個獲批1.1類中藥創新藥項目。數字經濟提速增效,引進總投資180億元的人工智能芯片GPU全國總部及超級智算中心項目,“成都高新造”《哪吒2》成為中國首個超百億票房電影,成功登頂全球動畫票房榜首。
此外,加快布局低空經濟、人工智能、智能網聯等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總投資100億元的沃飛長空全球總部基地落地開工;聚集500余家人工智能生態企業,培育行業大模型46個;全球首顆AI大模型科學衛星成功發射,四川省首臺商業化人形機器人“天行者一號”發布亮相。
產業競爭力穩步提升的同時,成都高新區在推進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上同時發力,科技創新體系加快完善。2024年,新增國家級創新平臺2個,累計達68個;建成戰略平臺7家,取得81項原創性成果;北大成都研究院全面投運、清華芯華創新中心高效運行,天府實驗室高質量發展,國家級創新中心高水平建設;在全國首創“中試+”生態,建成中試平臺72個,服務中試項目2800余個(次);“岷山行動”計劃形成2項全球首創技術。
值得關注的是,成都高新區圍繞“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構建起涵蓋“資助—種子—天使—創投—產投—并購”的全生命周期資本支持服務體系,組建形成中西部產業園區規模最大的產業基金集群,總規模達3223億元;天使母基金入圍清科、融中等權威榜單TOP 10。
企業是市場經濟的細胞,是創新創業的主體。2024年以來,成都高新區扎實開展“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工作,推動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升級。全年新登記企業4.5萬戶、增長15.9%;新增上市企業2家、累計達55家。
數據顯示,目前,成都高新區匯聚各類人才超80萬人,其中國家級和省級、市級人才超2000人;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居四川省第一;聚集高新技術企業4869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42家,獨角獸和潛在獨角獸企業累計達47家,居中西部第一。
明確四個實踐路徑 實施“四個一流”攻堅行動
錨定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產業園區目標奮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新區是科技的集聚地,也是創新的孵化器”“高新區就是又要高又要新,高是高水平,新是新技術”。
“我們將堅持敢字為先、干字當頭,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快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產業園區。”成都高新區主要負責人表示,圍繞奮斗目標,成都高新區明確“以改革創新為驅動、以開放合作為引領、以科技產業為支撐、以嚴實作風為保障”四個實踐路徑,確立打造“中國式現代化一流樣板、對外交往一流窗口、新質生產力一流示范、營商環境一流標桿”的攻堅行動,切實以“四個一流”助力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改革創新是融入成都高新區血脈的基因,成都高新區將進一步統籌好“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更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通過發展完善以園區為主陣地、以建圈強鏈為主路徑的產業組織方式,探索提升“中試+”“基金+”雙支撐的成果轉化實效,推進以商招商、科技招商、鏈式招商、敲門招商等多種舉措,打造區域產業發展、科技創新、開放合作、城市治理和管理體制新范式。
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是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和內在要求。作為省市對外開放活躍度最高的地區,成都高新區將持續增強雙向配置的資源運籌功能、多元包容的要素融通功能、接軌全球的國際服務功能和區域協作的引領輻射功能,堅持引進來、走出去雙向互動,高標準建設新川、中日、中韓國別合作園區,集聚用好更多國際國內優勢資源,以高水平開放賦能高質量發展。
“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成都高新區始終秉持初心使命,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人工智能、低空經濟、超高清視頻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初具規模,人形機器人、衛星互聯網等未來賽道全面布局。成都高新區將深入把握好“研與產”“立與破”“量與質”“引與培”“供與需”的關系,推動更多科技成果加速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持續鞏固優勢產業、培強戰新產業、搶灘未來產業,不斷向產業鏈高端和價值鏈核心邁進,打造鎮園之寶、未來之星。
“抓作風建設就是抓發展、抓營商環境就是抓未來。”成都高新區主要負責人表示,將以干部作風的持續改進、行政效能的持續提升,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向好,營造最優的政務服務生態、政策供給生態、親清社會生態、人才發展生態,讓企業投資“更便利”,讓企業成長“更有底”,讓企業感受“更實在”,讓企業人才支撐“更多元”。
今年抓好六項重點工作
充分發揮“壓艙石”“主引擎”作用
今年既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又是“十五五”蓄勢之年。此次工作會上,成都高新區明確了今年工作“作戰圖”。
“今年全區的中心工作就是貫徹落實好黨中央決策部署以及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完成好‘十四五’目標任務、謀劃好‘十五五’發展規劃三件大事。”成都高新區主要負責人表示,今年將抓好六項重點工作,包括強化戰略承接能力,在服務重大發展戰略上打頭陣;強化穩大盤能力,在拼經濟搞建設上挑重擔;強化高質量發展能力,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當主力;強化資源運籌能力,在改革開放上強示范;強化科學營城能力,在城市發展治理上立標桿;強化前瞻謀劃能力,在高水平編制“十五五”規劃上走在前。
當前,“成都高新造”《哪吒2》從國內火到海外,屢創票房新紀錄。影片爆火的背后折射出成都高新區良好的科技產業生態。今年,成都高新區將進一步深入開展“立園滿園”工作,以產業園區為主戰場,通過補齊產業科技關鍵短板、加快成果轉化通道建設、培育鎮園之寶和未來之星,加快構建以科技創新引領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今年是成都高新區獲批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第10年、掛牌自貿試驗區第8年。獲批以來,成都高新區充分運用政策先行先試優勢,創造了“自貿通”等一批在全國推廣的改革經驗。今年,成都高新區將進一步推動成都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政策試點、全省第二批集成授權改革試點“兩個試點”報審獲批,常態化開展“進解優促”行動,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縱深推進開放合作,真正把“改革動能”“開放勢能”轉化為“發展效能”。
為進一步推進城市發展治理,成都高新區還將以公園城市理念推動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建設交子商圈城市更新示范區,在芳草街、玉林等9大片區推行“針灸式更新”,推進智慧治理。聚焦“優質供給”,推動教育提質、醫療升級、文化賦能,加快構建“全齡段、國際化”教育體系,建設“15分鐘優質醫療圈”,塑造“科技與人文交融”的城市氣質。
成都高新區主要負責人表示,將鮮明“干部敢為、基層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的價值導向,踐行“干好關鍵事、干在最前沿、干出加速度”的價值追求,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在加快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產業園區新征程上展現新擔當、新作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