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節剛過,互聯網江湖平地一聲驚雷——京東高調宣布進軍外賣行業,祭出“0傭金”和“為騎手繳社保”兩大殺手锏,硬生生在美團、餓了么盤踞多年的地盤上插下一桿大旗。消息一出,全網炸鍋。有人拍手叫好:“終于有人敢動美團的蛋糕了!”也有人冷笑:“外賣這淌渾水,劉強東蹚得動嗎?”
更耐人尋味的是,就在京東外賣官宣當日,美團火速跟進宣布“為騎手繳社保”,餓了么也連夜升級保障方案。這場看似突如其來的商戰背后,藏著劉強東蟄伏多年的野心,更折射出中國互聯網巨頭在存量時代的生死博弈。
一、蘇北窮小子的“掀桌哲學”
若要理解劉強東為何敢在外賣紅海“虎口奪食”,得先看懂他骨子里的“掀桌基因”。
1974年,劉強東出生在江蘇宿遷來龍鎮光明村。童年記憶里,一年只能吃兩頓豬肉,紅薯玉米是主食,連洗碗水都要反復喝幾遍撈油花。外婆那句“做人要說話算話”,成了他一生的信條。
1992年,他背著76個鄉親湊的茶葉蛋和500塊錢北上求學,在人大社會學系半工半讀:抄信封、編程、開餐館……第一次創業賠光積蓄后,他在中關村3.2平米的柜臺東山再起,靠著“不賣假貨、明碼標價”的口碑,硬是從“騙子扎堆”的電子城殺出血路。
這種“敢在規則外撕口子”的狠勁,貫穿了京東的崛起史——2004年關停盈利的線下店All in電商,2007年頂著投資人反對自建物流,2023年掀起“全網比價”的采銷革命。如今,當外賣市場被詬病“傭金高、騎手保障差”時,劉強東再次選擇正面硬剛:你不是收20%傭金嗎?我直接免了!你不是用外包騎手省成本嗎?我全員繳社保!
宿遷老家的鄉親們對此毫不意外。每年春節,那個發萬元紅包、送年貨的“大強子”,始終是光明村口口相傳的傳奇。但這次,他把“老鄉情懷”玩成了商業陽謀——給騎手繳社保的消息剛出,京東騎手招聘站瞬間擠爆,網友戲稱:“這哪是招工?分明是挖美團墻角!”
二、京東的“外賣陽謀”
表面看,京東外賣像是心血來潮。實則這場戰役,劉強東已布局十年。
早在2015年,京東到家便試水即時零售;2022年達達全面并入京東物流體系;2024年“京東秒送”整合到App首頁,悄然上線咖啡、快餐專區。如今打出“0傭金+品質堂食”組合拳,實則是把京東3C戰場那套“正品低價”打法平移到了外賣領域——只招有實體店的連鎖品牌,達達騎手統一配送,5元立減券直接砍向美團腹地。
更深層的算計藏在物流賬本里。京東全國1500個倉庫、62萬員工構成的供應鏈,過去主要服務低頻高價的電商訂單。而外賣日均1億單的高頻需求,恰好能填平物流網絡的空閑產能。用劉強東內部講話說:“送手機和送盒飯用的是同一張網,但盒飯能讓這張網每天多轉三圈。”
不過,外賣江湖向來是“尸山血海”。百度曾砸百億黯然退場,抖音靠流量奇襲也未能破局。京東的底氣來自三點:
- 物流復用降成本:達達620萬騎手與京東倉儲無縫銜接,比美團省去30%調度損耗;
- 支付生態反哺:京東金融能借外賣高頻交易沉淀數據,挑戰支付寶、微信的支付霸權;
- 政策東風加持:國家近年力推“新就業形態保障”,社保牌既賺口碑又卡位監管先機。
果然,京東出牌三天后,人社部便點贊“平臺企業主動承擔雇主責任”。網友恍然大悟:劉強東這哪是送外賣?分明是給監管交投名狀!
三、美團的“鐵王座”危矣?
面對突襲,美團迅速祭出三招:
- 二季度起為騎手繳社保;
- 試點取消超時罰款;
- 秘密研發“無人配送車”降成本。
看似見招拆招,實則暴露軟肋。2024年財報顯示,美團外賣日均單量5000萬,但每單利潤不到0.5元。若全面繳社保,每年新增成本超200億,相當于砍掉四成凈利潤。有分析師直言:“王興現在像在刀尖上跳舞——跟吧,傷利潤;不跟,失民心。
更危險的信號來自資本端。京東外賣官宣當天,美團股價暴跌7%,創三個月最大跌幅。而京東港股逆勢漲4%,資本市場用腳投票表明態度:劉強東這次切中的,正是美團“高傭金-低保障”模式的阿喀琉斯之踵
不過,外賣終究是門“規模游戲”。京東目前僅覆蓋39個城市,單量不足美團1/10。有商家吐槽:“免傭金雖香,但用戶還是認美團黃色小哥。”這場戰役注定漫長——正如當年京東物流連虧12年才換來護城河,劉強東對外賣的耐心,可能比所有人預估的更久。
四、座談會“消失”的劉強東
耐人尋味的是,在2025年初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上,馬云、任正非、雷軍等大佬齊聚,卻少了京東掌門人劉強東。外界猜測紛紜,實則答案藏在會議主題里——“硬科技與高端制造”。
縱觀京東布局,從自研倉儲機器人到投資AI大模型,技術牌始終沒停。但比起華為的芯片、比亞迪的電動車,京東的科技標簽確實不夠“硬”。這恰是劉強東的焦慮:當拼多多靠低價異軍突起,抖音用直播重構貨架,京東必須找到新故事。
外賣戰場看似與科技無關,實則暗藏玄機。京東內部人士透露,此次“0傭金”并非永久政策,真實意圖是借高頻外賣流量孵化本地生活生態——下一步接入家政、維修等到家服務,最終打造“京東版超級App”。用劉強東的話說:“今天送外賣,明天送萬物,物流網鋪到哪,京東的邊界就到哪。
這種“農村包圍城市”的打法,像極了當年拼多多奇襲淘寶。更何況,國家正大力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京東遍布縣鎮的1.5萬家線下店、1000個產地倉,隨時能化身外賣前置倉。一旦打通“即時零售+社區團購+外賣”的三角閉環,美團的到店業務恐怕要直面京東鐵騎。
五、中國互聯網的“終極之戰”
回望中國互聯網史,每個巨頭的崛起都伴隨“掀桌時刻”——淘寶用免費擊潰eBay,微信借語音短信顛覆運營商,滴滴靠補貼終結出租車霸權。今天,京東外賣的“0傭金+全保障”,同樣在叩擊舊秩序的天花板。
這場混戰沒有無辜者。當網友為“繳社保”歡呼時,經濟學家卻在算賬:若全行業跟進,外賣單價或上漲15%,最終買單的還是消費者。劉強東的陽謀在于,用京東的資本耐力拖垮對手——財報顯示,京東現金流足以支撐三年價格戰,而美團賬面僅夠燒18個月。
更深層的變革在勞資關系層面。中國2億靈活就業者中,1200萬外賣騎手長期面臨“無社保、無合同、無保障”的窘境。京東此番破局,恰踩中國家整治平臺經濟的步點。有觀察家指出:“劉強東賭的不是外賣,而是國家重塑分配規則的決心。
尾聲:江湖再無舒適區
宿遷高鐵站前,京東大廈與項羽雕像遙遙相對。楚霸王“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的執念,在劉強東身上化作“得勢不忘本”的商道。從給快遞員繳社保,到為騎手謀福利,這位蘇北漢子始終在證明:資本可以有溫度,競爭可以有底線。
京東外賣的成敗尚難預料,但它撕開了一個裂口——當互聯網進入存量絞殺時代,唯有把“用戶價值”而非“GMV崇拜”奉為圭臬,方能穿越周期。正如網友神評:“劉強東掀的不是桌,而是打工人的天花板。”
這場混戰終將落幕,但留下的命題永恒:我們的互聯網,究竟該為誰而戰?答案,或許就在每個騎手收到的第一筆社保金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