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6年,64歲的左宗棠抬棺材收復了新疆!很難想象,倘若左宗棠當年沒有收復新疆,今天的中國將會面臨怎樣棘手的問題?
1876年,64歲的左宗棠不顧自身年邁,親率大軍西征,收復新疆。
為表必死決心,他讓士兵抬著棺材前行,以示與侵略者決一死戰、收復失地的堅定意志。
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和兇悍的敵人,左宗棠精心部署戰略,采用“先北后南,緩進急戰”的策略。
清軍將士深受鼓舞,一路勢如破竹,讓新疆大部分地區重回祖國懷抱。
可以說,這一事件,是改寫中國命運的重要一筆。
我們不妨大膽設想,倘若左宗棠當年沒有收復新疆,今天的中國將會面臨怎樣棘手的問題。
新疆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是中國重要的能源基地。
若未收復新疆,中國的能源安全將面臨巨大挑戰。
我國從西部獲取能源資源的通道被切斷,不得不更加依賴海上能源運輸線路,而海上運輸線極易受到外部勢力的制約和威脅,這無疑會給我國的能源供應帶來極大的不穩定因素。
就像敘利亞,因長期的戰亂和領土被部分勢力侵占,其石油等重要資源被外部勢力掠奪或控制,國內能源供應陷入困境,嚴重阻礙了國家的重建與發展,經濟陷入長期低迷。
失去新疆,中國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就會失去關鍵的一環,難以在歐亞大陸的經濟交流與合作中發揮重要作用,國家的對外開放格局將受到嚴重影響,經濟發展也會失去重要的動力。
在國防安全方面,新疆的戰略地位無可替代。
它擁有廣闊的戰略縱深,是我國重要的軍事防御前沿。
回顧歷史上的波蘭,因其地理位置重要,又缺乏足夠的戰略縱深和有效的防御屏障,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成為列強爭奪的戰場,多次被瓜分,國家主權和人民生命財產遭受了巨大損失。
而倘若新疆被外國勢力侵占,我們的處境絕不會比波蘭好太多。
到那時,我國的西北大門將洞開,敵人可以長驅直入,內地將直接暴露在敵人的威脅之下。
沒有了新疆的緩沖,我國的軍事防御壓力將呈幾何倍數增長,不得不投入大量的軍事資源來防范來自西北方向的威脅,這將嚴重影響我國的國防安全布局和軍事戰略的實施。
同時,失去新疆,中國文化將失去重要的組成部分,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將大打折扣,民族凝聚力也會受到嚴重削弱。
各民族在長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了深厚的情感紐帶和團結互助的優良傳統。
新疆地區的各民族與內地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頻繁,共同推動了中國社會的發展。
若新疆不復存在,這種民族間的緊密聯系將被斬斷,民族矛盾必然會被外部勢力利用,引發社會動蕩,破壞國家的和諧穩定。
所以說,左宗棠收復新疆,為中國的領土完整、經濟發展、國防安全和文化傳承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圖:1875年蘭州左宗棠出征前照片)
參考資料:
文檔網《左宗棠收復新疆的歷史意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