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養老金調整的消息不脛而走,退休人員紛紛歡迎著正在到來的春天。可是聽說2025年工齡越低、養老金越低的人,養老金反而會多漲,這是怎么回事?合理嗎?
有的人認為低有低的道理,養老金低,那就意味著不是繳費時間短,就是繳費檔次低。一個交的這么少的人,還想多領養老金、多漲養老金,那可對其他人太不公平。
可有的人也認為上漲養老金時至今日,高的人越多,低的人越低,兩極分化嚴重,有的人養老金能夠養活一家三代人,一年二十萬,還有的人養老金養活自己都困難,一年一萬都難。日子過得捉襟見肘,并不幸福,應該多漲。
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起來看看是怎么規定的:
01,漲是必然的
廣東、山東、江蘇、上海、北京等眾多省份,在2025政府工作報告中確認今年會上調養老金。這不僅為退休人員提供了上漲的信息,也讓參保人員看到了未來領取養老金的希望和好處。
人社部在1月21日召開的2024年四季度新聞發布會上確認,2025年會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更多向中低收入群體傾斜。
中低收入群體意味著領取著養老金水平在全國平均水平以下的人員,按照往年的漲幅,我們預估目前的養老金平均水平在3600元左右,也就是說養老金低的人確實是在今年可以多漲。
02,三項調整并行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工齡40年的人漲得就比工齡15年的人少,這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公平的。
養老金時至今日已經走過了20多個年頭,這意味著養老金上漲調整方案也成為一套完善的,可行的,合理的,要公正的方案。
它既沒有一味地傾向于低收入群體,直接增加一個固定的錢數,也沒有直接傾向于高收入群體,簡單計算乘以一個漲幅,而是采用三項調整相結合,考慮到了不同的人群,讓大家有所上漲。
40年工齡的人群存在于哪些地方呢?一方面是國企央企的老工人老干部,另一方面是其他體制內的員工。
這些人都是遵循了當年20歲接班或者包分配進入了相應的穩定的單位,都是幸運的一批人,然后一直踏踏實實干到退休。
這40個年工齡來來之不易,養老金至少在四五千,更有高者拿到9000多元。
這個高工齡是高學歷群體不敢想的,畢竟現在本科畢業都24歲左右,研究生27歲左右,博士生更是在30歲以后,40年工齡即便是延遲退休也很難實現。
三項調整是定額調整做加法掛鉤,調整與工齡與養老金水平掛鉤傾斜調整,更是偏向于特殊人群,這三項相結合更加的公平合理。
03,40年工齡比15年工齡肯定漲得多
即便是對中低收入群體有所傾斜,但是40年工齡仍舊比15年工齡漲得多,定額調整。
不管是什么工齡都是一樣的,可掛鉤調整是與工齡與養老金水平掛鉤,這意味著40年工齡比15年工齡長的多。
傾斜調整大家做加法,也是標準是統一的,因此不管是怎么調整,怎么傾斜,40年工齡比15年工齡肯定漲得多。大家怎么看?歡迎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