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壯士”的英雄事跡從小被我們熟知,但少有人知道五壯士跳崖之后的情況如何?尤其是兩位幸存者,葛振林和宋學義是如何生還的傳奇故事……
事情還要回到1941年9月25日,狼牙山棋盤陀主峰的懸崖下,戰士宋學義終于悠悠醒了過來。他以為自己死了,周圍漆黑一片,死一般寂靜。他閉著眼睛待了一會。想挪動一下身體卻動不了。腰鉆心地痛。原來是自己的腰摔斷了,要不是身旁的小樹接了他一下,他可能早就摔死了。他想起來,就在班長馬寶玉喊“跳”的時候,班長把手里的槍扔下懸崖率先跳了下去。其他人也跟著把槍“啪啪”扔下懸崖。寧可扔了也不能讓小鬼子得到。他們五個人和小鬼子打了一天,打死了100多個鬼子。沒吃沒喝,子彈打光了,就用石頭往下扔。最后連石頭也沒有了。
敵人對晉察冀邊區采取了瘋狂的掃蕩。為掩護晉察冀軍分區黨政機關和4萬群眾轉移,宋學義所在的七連負責斷后,他們把3500多鬼子牢牢吸引住,激戰數小時后,開始按計劃撤退。他們六班在最后,吸引住鬼子,最后再找機會撤離。但敵人狠狠咬住了他們,他們無法擺脫,只好一咬牙,把敵人引上了絕路——棋盤陀。棋盤陀只有一條羊腸小道,我們五個邊打邊退,一直把敵人引上山崖。隨后彈盡糧絕,他們毅然決然選擇了跳崖。他緊隨著班副葛振林跳了下來,好像有樹枝掛到了眼睛,然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宋學義躺在地上約莫有一小時,從山頂傳來鬼子和漢奸的咒罵聲,還有小石塊從山頂滾落下來。很有可能鬼子會下來搜查,這里顯然不安全,但想走又談何容易。
此時傳來一陣“窸窣”的聲音,把宋學義嚇了一跳,好像有人。他屏住呼吸不敢動彈,仔細一瞅,好像是自己人。他仗著膽子問:“誰?”那邊傳來一陣驚喜聲:“是小宋吧,我老葛,葛振林。”
“啊,班副,真的是你呀?班長呢,還有胡福才和胡德林呢?”
“沒看到啊,可能都……”葛振林一陣哽咽,“你也是掛到了樹上吧?傷得重嗎?還能不能走?”
“腰摔斷了,走不了……”
“爬吧,一定要離開這里,這里不安全?!?/p>
兩個人,爬了一會,停住了,好像有人從那邊小路過來。是敵人還是?他們不敢動,那人也不動,過了一會兒,那人輕輕地說:“是八路軍戰士嗎,我是易縣抗日救國會的主任,我叫余藥夫?!彼麄兲碌臅r候,余藥夫就藏在對面山崖的石縫里看得一清二楚,他是特意趕過來救他們的。
余藥夫說,跟他一起來的還有一位老道,是棋盤陀道觀的李道長,咱們不如一起先去道觀躲一躲吧。
余藥夫和李道長攙扶著葛振林和宋學義,走了半宿終于到了道觀。道長生火做飯,間隙對他們說,白天他在巖縫中看到了他們與鬼子激戰,最后毅然決然跳崖的壯舉,他心里十分敬佩,卻眼睜睜看著他們跳崖卻幫不上忙……老道說著,搖搖頭不住地嘆息。葛振林和宋學義看著他們跳崖的山峰,心中洶涌澎湃。老道說,你們放心,其他三位英雄的尸骨我一定找到,妥善埋葬,你們放心!
在這之后,葛振林和宋學義輾轉找到部隊,受到軍分區司令員聶榮臻同志的嘉獎,頒發銀質獎章一枚。1947年,宋學義因為身體原因,回到河南沁陽農村老家當了一名村支書,帶領鄉親發家致富。1971年去世。2005年,葛振林在衡陽去世,享年88歲。他們終于能夠和其他三位兄弟一起團聚了。
“狼牙山五壯士”的英雄事跡被寫進小學課本,永遠讓人們學習和懷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