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5月17日夜,山陜甘會館突然傳出“砰、砰”數聲激烈的槍響,一名肩掛“黃色五角星”的日本軍官,應聲倒在了血泊之中。
這名遭遇刺殺的日本軍官,名叫吉川貞佐,是日軍華北五省特務機關的機關長,也是裕仁天皇的親外甥。
鮮為人知的是,這場針對日本皇室的刺殺行動,竟是由延安與軍統合作完成。
究竟是什么原因,竟能讓延安和軍統冰釋前嫌,聯手暗殺這位日本情報要員?
在這場日本皇室暗殺案的背后,又有著怎樣一段曲折離奇的故事?
大敵當前,國共聯合謀劃暗殺行動
1940年5月,軍統河南站站長岳燭遠忽然接到戴笠的命令,要他同延安方面合作,立即鏟除吉川貞佐。
收到上級命令的岳燭遠感到非常意外,他既沒想到素來同延安不合的軍統,竟能在此時放下恩怨,更沒料到,軍統有朝一日,竟會對吉川貞佐這個魔頭下手!
究竟是什么原因,讓國、共雙方對吉川貞佐此人如此恨之入骨?
1937年七七事變之后,吉川貞佐就被調往華北,擔任五省特務機關的機關長,是日軍在中國北方的頭號特務頭子。
而且吉川貞佐還有另外一個特殊的身份,那就是裕仁天皇的親外甥。
但吉川貞佐本人絕非是倚仗家族勢力的紈绔子弟,在日本的情報系統中,他有著堪稱毒辣的情報判斷力。
僅1939年下半年,吉川貞佐的情報系統就抓捕中共人員466人、國民黨人員105人,就連岳燭遠手下的10個人,也死于吉川之手。
面對這樣一位難纏的對手,軍統卻始終沒有對付他的辦法:其一是因為吉川日本皇親國戚的身份,他周圍戒備森嚴,旁人很難接近。
其二是吉川貞佐為人生性殘暴。在1939年逮捕國共雙方500余人后,他令部下殘忍虐殺100名黨員,并且在刑場上當眾用受害者的鮮血做成“人血饅頭”。
軍統擔心的是,倘若貿然出擊,到時候刺殺吉川不成,還可能遭到他嚴厲的報復。
無奈之下,軍統只好向延安求援,希望國共兩黨能夠盡早鏟除這個心腹大患。
對于吉川貞佐這個殺人不眨眼的狂魔,延安也早有了消滅他的想法。
因此岳燭遠在接到戴笠的命令后不久,延安的地下情報機構便向軍統發來了“祖母有恙,速送百目回家”的行動暗號。
“百目”乃是日本傳說中的惡鬼,延安方面對吉川的恨之入骨,由此可見一斑。
那么,國共兩黨究竟又是如何靠近這個殺人不眨眼的魔王,順利完成此次刺殺任務的?
假意投靠日軍,換來近身刺殺機遇
軍統河南站站長岳燭遠收到命令后,便將刺殺吉川的任務交給了自己的心腹——牛子龍。
牛子龍是軍統河南站的行動組組長,在此前的鋤奸作戰中屢立奇功,岳燭遠對他的表現十分滿意,所以希望他能夠和延安秘密接頭,完成刺殺任務。
但岳燭遠并不知情的是,他十分器重的組長,實際上是我黨打入軍統內部的一枚棋子。
因此國共兩黨針對吉川的刺殺行動,其實主要還是由延安來完成。
接到任務后的牛子龍,立即找到了我黨地下黨員吳鳳翔一同商量對策。
二人在1940年春潛入河南開封后,發現開封城內果然戒備森嚴,想要直接見到吉川本人,簡直難如登天。
無法直接接觸到吉川的吳鳳翔,開始嘗試從吉川身邊的人尋求突破口。
牛子龍很快發現,吉川最信任的漢奸,當時日本的特務隊長權沈齋或許就是最佳的切入口。
牛子龍、吳鳳翔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邀請權沈齋,在“糖衣炮彈”的猛攻之下,貪婪的權沈齋很快便放松了警惕,以為自己又結交到了“酒肉朋友”。
眼看這個大漢奸放松警惕,吳鳳翔趁熱打鐵,稱自己之前在開封城郊外拉攏了一支土匪,想要歸順“皇軍”,但苦于毫無門路。
權沈齋聽聞后,馬上知曉了吳鳳翔的意圖,隨即便將吳鳳翔介紹給了吉川貞佐。
但吉川貞佐又怎么可能輕易相信?隨即他便要求吳鳳翔用國共兩黨的情報作為“投名狀”。
對于吉川的獅子大開口,我黨也早有準備,在給吉川透露了幾條情報后,吳鳳翔很快便博取了吉川的信任。
1940年5月15日,吉川要求吳鳳翔把自己帶的隊伍調到開封城西,準備接受皇軍的“收編”。
為了表示對吳鳳翔的信任,吉川還給了吳鳳翔一張特別通行證,讓他在5月16日到山陜甘會館同自己見面。此時,刺殺吉川的時機已非常成熟。
但令人意外的是,吳鳳翔將刺殺吉川的時間,最終卻推到了5月17日,這又是什么原因?
特工果斷刺殺,事后全身而退
就算是吉川給了吳鳳翔一張特別的通行證,但吉川實際上對吳仍是不放心,這張通行證只能準許吳一人使用。
起初,牛子龍還給吳鳳翔準備了三名軍統特工,計劃讓他們四人一起刺殺吉川,但由于吉川高度的警惕心,這一計劃只好作罷。
5月16日,吳鳳翔“單刀赴會”面見吉川后,吉川才徹底放下了警惕。
直到吳鳳翔向吉川介紹自己的土匪還有一個“二當家”王寶義,也想和他見一面,吉川才決定給吳鳳翔另外一張通行證。
5月17日晚18時,吳鳳翔、王寶義兩人乘車如約抵達山陜甘會館,兩人不等門口的日本衛兵反應過來,就立即開槍射擊,解決掉了毫無防備的安保隊長陳凱等人。
在屋內聽到槍響的吉川感到大事不妙,準備想要在院子內翻墻溜走,卻被吳鳳翔、王寶義兩人抓個正著。
兩人朝吉川的背部打出了駁殼槍內所有的子彈,讓這位手沾鮮血的惡魔徹底成了篩子。
在日軍的憲兵隊聽聞槍聲急匆匆趕來時,牛子龍早就安排好5人接應隊開始開槍阻擊,使完成刺殺的二人能全身而退。
吉川斃命的消息很快便登上了《河南民報》,國內均將參與此次刺殺行動的牛子龍等人視為大無畏的民族英雄。
因吉川之死而膽寒的日本,從此再也不敢設立新的北五省特務機關長。
在國共雙方的精誠合作下,1940年華北的情報作戰攻守之勢徹底逆轉!
參考資料: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2024-08-27:忠心赤膽深入虎穴 聯手殺敵威震四方——探訪山陜甘會館
抗日戰爭紀念網:2018-07-06:斃命日寇:吉川貞佐(陸軍少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