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我不顧兒女反對,花了30萬回農村建房養老,住了半年,就讓我后悔不已,果斷選擇賣房回城生活。
我今年64歲,初中畢業后,我讀了中專,那時候我是村里文化程度最高的。
畢業后,我也如愿被分配到機關單位。工作沒多久,我就娶了媳婦,并生了一兒一女,還在城里買了房子。
過去這三四十年,我在城里的生活雖然衣食無憂,物質條件越來越好,可每到夜深人靜的時候,我總會想起老家的點點滴滴。
那寬敞的院子,鄰居們熱情的招呼,還有冬日里熱乎的炕頭,都讓我無比懷念。我時常跟老伴念叨,等退休了,一定要回農村去,那里才是我們的根。
終于,盼到了退休的那一天,我滿心歡喜地把回農村養老的想法告訴了家人。可沒想到,這個提議剛一說出口,就遭到了兒女們的強烈反對。
兒子皺著眉頭,一臉擔憂地說:“爸,你們都這把年紀了,農村的醫療條件哪能跟城里比啊?萬一有個頭疼腦熱,我們不在身邊,怎么放心得下?”
女兒也在一旁附和:“是啊,爸,現在農村和您記憶中的樣子肯定不一樣了,您就別折騰了。”
就連一向支持我的老伴,這次也面露難色,拉著我的手說:“老頭子,在城里住了這么多年,我真怕去了農村適應不了,再說了,孩子們也是為我們好。”
但我心意已決,這些年在城里生活,那份對農村的眷戀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愈發濃烈。
我反駁道:“我和你媽身子骨還硬朗著呢,現在農村也在發展,村里的小賣部啥都有,沒你們想得那么不方便。
再說了,我就想回去過過清閑日子,種種菜,和老鄰居們嘮嘮嗑。”見我態度堅決,兒女們也不好再強行阻攔,只能無奈同意。”
回到老家,眼前的景象讓我心里一陣發酸。
曾經充滿歡聲笑語的三間瓦房,如今破敗不堪,自從父母去世后,就一直空著,無人照料。
房子的墻壁已經斑駁,屋頂也有幾處漏了洞,院子里雜草叢生,一片荒蕪。很明顯,這房子已經沒法住人了。
兒女們提議買套現成的,可在村里打聽了一圈,根本沒人賣房。沒辦法,我決定在自家宅基地上重新蓋房。
建房的過程遠比我想象的要艱難,找工人、買材料,每一件事都得親力親為。每天天還沒亮,我就出門,奔波在各個建材市場,和供應商討價還價。為了找到靠譜的工人,我四處打聽,托了不少關系。
一開始,我計劃蓋三間房,想著我和老伴住足夠了。
可兒子回來后,看著宅基地,說:“爸,難得蓋一次房,咱就蓋寬敞點,以后我們帶著孩子回來也能住得舒服。”我一想,兒子說得也在理,于是又加了一間。
從開春破土動工,一直忙到秋天,漫長的幾個月里,我每天都在工地上忙碌。夏天,烈日炎炎,汗水濕透了我的衣衫;冬天,寒風刺骨,手腳都長滿了凍瘡。
這一年下來,我瘦了十四五斤,皮膚也被曬得黝黑發亮,可看著逐漸成型的房子,心中滿是期待。終于,花了將近30萬,四間寬敞明亮的新房蓋好了。
房子蓋好后,為了散味,從秋天一直放到第二年開春,我和老伴才正式搬進去。
剛回到農村的那段日子,我感覺自己仿佛回到了童年,每天都充滿了新鮮感。
春天,院子里的青菜冒出嫩綠的新芽,我和老伴每天清晨都會去澆水、拔草,看著它們茁壯成長,心里別提多滿足。
晚上,坐在熱乎乎的炕上,暖烘烘的,一天的疲憊都消散了。孩子們有空也會開車回來,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熱熱鬧鬧,我以為這就是我夢寐以求的晚年生活。
可這種美好的日子并沒有持續太久,回村沒多久,各種問題就接踵而至。
先是村里陸續有人來借錢,一開始,我想著鄉里鄉親的,能幫一把是一把,兩三百、兩三千,我都爽快地借了。
可誰能想到,人心難測。有兩次,我手頭實在緊,沒辦法借給他們,這一下可就得罪了人。
有一次,我路過村口,聽到幾個村民在背后小聲議論:“你看他,在城里賺了點錢,回來就瞧不起咱們鄉下人了,借點錢都這么摳搜。”
我心里一陣委屈,曾經淳樸善良的鄉親們,如今怎么變得如此世故?
除了人際關系的變化,生活上的不便也讓我漸漸有些吃不消。
本以為農村吃菜方便又安全,可實際上,也就夏天菜園子里有點菜,其他季節還是得去買。
村里的小賣部東西不全,很多生活用品都買不到,去鎮上又有五公里路,走路得將近一個小時。
無奈之下,我只好買了輛電動三輪車,可每次騎著車在坑洼的路上顛簸,心里都不是滋味。
農村的冬天更是難熬。為了取暖,家家戶戶都燒暖氣、燒爐子,可我和老伴以前在城里沒干過這活兒,每次點爐子都弄得滿屋子是煙,嗆得人直咳嗽。
老伴整天提心吊膽,就怕煤氣中毒,晚上睡覺都不踏實。
農村的廁所都在外面,大冬天的晚上,起夜簡直是受罪,每次從溫暖的被窩里爬起來,都要鼓足勇氣。
這些困難,咬咬牙也就忍了,可真正讓我動搖的,是老伴那次生病。
那天夜里十二點多,睡夢中的我突然被老伴痛苦的呻吟聲驚醒。我趕緊打開燈,只見老伴臉色蒼白,捂著肚子直冒冷汗。
我心急如焚,手忙腳亂地找出胃藥讓她吃,可過了好一會兒,一點效果都沒有。看著老伴疼得在床上直打滾,我知道不能再拖了,必須趕緊送她去醫院。
我顧不上穿外套,就沖出家門,在村里四處敲門,想找輛車送老伴去醫院。
可敲了好幾家,有車的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不在家。無奈之下,我只能用電動三輪車馱著老伴往鎮上醫院趕。
一路上,寒風像刀子一樣刮在臉上,我心急如焚,不停地催促著自己:“快點,再快點!”二十多分鐘后,終于到了鎮上醫院。
可到了醫院,只有一個值班大夫,他看了看老伴的情況,皺著眉頭說:“這情況有點嚴重,我們這兒條件有限,你們趕緊去市里醫院。”
我一聽,腦袋嗡的一下,感覺天都要塌了。
我趕緊打急救電話,又給兒女們打電話,聲音都帶著顫抖。在焦急的等待中,每一秒都無比漫長。四十多分鐘后,救護車終于來了,兒子兒媳也開車趕到。我們一起陪著老伴去了市醫院。
經過檢查,老伴是胃出血,情況危急,直接被推進了手術室。我在手術室外來回踱步,心里充滿了自責和懊悔。
醫生嚴肅地說:“再晚來一會兒,性命可就危險了。”那一刻,我滿心都是對老伴的愧疚,如果住在城里,能及時送到大醫院,老伴也不用遭這么大的罪。
老伴在醫院住了半個月才出院,看著她虛弱的樣子,我心里五味雜陳。
兒女們雖然沒再多說什么,但我知道,他們心里埋怨我。經過這次的事,再想想回村后的種種,我徹底明白了,農村早已不是我記憶中的模樣。
我決定把房子賣了,回城里去。城里雖然少了些田園的寧靜,但離兒女近,有個照應,尤其是我們年紀大了,生病就醫方便。
這一番折騰,讓我明白,有些回憶,適合放在心里,生活,還是要面對現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