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熊,今天由我繼續給大家分享干貨。今天我給大家帶來的干貨內容應該是比較有價值的,也是我實戰了2000多個自媒體號的專業經驗!我在文章末尾給大家分享了幾個非常重要的干貨!
可能有的伙伴會納悶,你能實戰2000+的自媒體賬號嗎?我先解釋一下,首先找我診斷賬號的人,就有幾千人,自己和代運營公司合作實操過1000+的號,實戰經驗是非常豐富的。
我們言歸正傳。
你是不是最近發現自己用GPT或DeepSeek寫的SEO文章、獨立站內容、今日頭條或公眾號的訂閱號文章突然流量暴跌了?別慌你不是一個人。我最近統計了1000多位自媒體創作者,發現超過80%的人都遇到了這個問題。原本每天1000+的流量一夜之間就變成個位數,甚至直接歸零。
為什么會這樣?原因其實很簡單-你踩坑了。但別擔心,我今天就來給大家分析原因,并提供解決方案。
在深入分析之前,我想先跟大家分享一個全新的流量紅利入口。隨著傳統搜索引擎和自媒體平臺接入AI搜索引擎,AISEO的重要性已經大大提升。這將為企業產品運營和自媒體文章帶來巨大的新流量入口。
言歸正傳,讓我們來看幾個真實案例。
第一個案例是做獨立站SEO的。他發現用GPT或DeepSeek寫的文章突然沒有流量了,而且80%以上的AI生成內容都無法被谷歌等搜索引擎收錄。下面是這個小伙伴的自述。
第二個案例是做谷歌SEO的。他用GPT寫的文章直接被谷歌處罰了。
第三個案例,是一個做自媒體寫作的伙伴。平臺直接就發消息來提醒他,而且說因為AI創作所占的比例太高!從而影響到了內容的展示和文章的流量,這也不是個例。
第四個案例,用DeepSeek來寫文章。原本有著幾千甚至上萬的閱讀量,不過僅僅用了5天之后,閱讀量就直接急劇下降,竟然降到了個位數或者零閱讀。
這些都不是個例。我調研的1000多位自媒體作者和獨立站運營者,普遍遇到了類似情況。
這謝問題出在哪里?
首先ChatGPT和DeepSeek寫的文章太完美了,完美到不像人類寫的。雖然你看不出來,但自媒體系統和谷歌SEO可以識別,于是不給你流量和展示。
其次推理大模型存在AI痕跡和推理痕跡。它的思考過程在文章中留下了痕跡。
再者同一模型“很輕易地”就容易產生AI的同質化。不同的人使用同一模型來寫相同的主題,“格外容易”出現內容高度相似的情況,進而致使賬號流失流量。
最后AI生成的內容存在真實性方面的問題。它的推理過程,看似十分完美,實際上卻具有一定的迷惑性。給出的答案,或許是幻覺,亦或是錯誤信息,但是由于推理過程看起來很有道理,所以人們容易對此深信不疑。
這樣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我總結了幾個有效方法。
首先是AI指數檢測。從我的實戰經驗來說,我會用類似ContentAny這樣的方法,進行檢測AI痕跡、推理痕跡、同質化程度和敏感系數,預測冷啟動期的流量。
其次是使用上面的方法一鍵去除AI痕跡和推理痕跡,提高原創度,解決同質化問題,提升冷啟動期流量,還能生成爆款標題(注意不是標題黨)。
我已經用這套方法優化了近1000多篇文章,有效率高達80%以上。效果非常顯著。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實用技巧,也是非常有用的干貨和經驗:
1、公眾號的文章請不喲輕易打開留言自動精選,這是有坑的,請改為手動。
2、有的時候提示詞沒變,但是大模型AI寫作平臺他們升級也會導致提示詞有偏差。
關于提示詞用途,很多時候得學會自己調試,沒有一成不變的提示詞
3、AI寫作有個毛病,它會自動搜索它自己的平臺的內容給你主動洗稿。元寶搜公眾號,豆包搜頭條。
今天就分享到這里,如果大家有其他想和我交流的,可以和我說,我算是老一輩的互聯網人,愛分享,我做人比較純粹,我也不搞那些虛的東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