懲罰的缺席,等同于鼓勵惡人“用拳頭說話”
01
2月21日凌晨,海南三亞的夜色被一聲暴喝撕裂。
一名游客的手機鏡頭劇烈晃動,畫面中,司機攥著一把刀,刀刃抵在車窗外,而游客的聲音顫抖著重復:“你打了我一拳,還要我加錢?”
02
這場沖突始于網約車交易:雙方談妥200元車費后,司機中途卻三次加價,從“煙錢”到“飯錢”,最終車費飆升到了300元。
乘客咬牙付錢后,司機竟再次索要“辛苦費”。
遭到乘客拒絕的后,司機一拳砸向乘客胸口,行李也被扔出后備箱。
接著便是揮舞著尖刀:XX,你不給我,信不信我捅死你!
寒光閃過,游客的質問成了絕望的嘶吼:“我們講良心,你卻這樣對我?
現在你懟了我一拳,你覺得還會給你漲價嗎?”
更令人窒息的,是事發后的集體“沉默”。
游客四次撥打110,得到的回復是“持刀威脅不歸交警管”;
交通局冷冰冰回復:“車牌是三亞的,沒接到報案,管不了”;
出租車管理處:“這車不是出租車,可能是網約車,但沒登記?!?/p>
一套“程序正確”的推諉說辭,讓暴力的刀懸在半空,遲遲落不到施暴者頭上。
03
同樣的情形,好像經常發生。
凌晨1點,杭州姑娘小林獨自坐上網約車。
車輛駛入漆黑山路時,司機突然開口:“這段路危險,得加500元‘安全費’。”
小林后背發涼,手機上只剩3%的電量,司機卻故意急剎兩次:“小姑娘,我開一天車也就賺這點錢,你看著辦?!薄@不是商量,而是一場精心設計的心理圍剿。
司機盯著后視鏡,嘴角帶笑。
他知道深夜獨行的女性最怕什么:偏僻的路段、微弱的電量、暗示性的話語,都在逼迫對方用錢換“安全感”。
而當小林向平臺投訴時,客服僅退款了事,理由是“司機行為無法全程監控”。
當平臺用技術推卸責任,人性的惡便找到了裂縫滋長。
04
2023年8月,一對情侶自駕至麗江玉龍雪山,高原反應發作時,他們攔下一輛當地“救援車”。
司機熱情地將他們扶上車,卻在車門落鎖后變了臉:“這里缺氧死過人的,一罐氧氣600元,不買就等著暈過去!”
游客的手機被奪走,車窗緊閉,車內悶熱與缺氧感交織。
司機點燃一根煙,慢悠悠補了句:“你們外地人得懂規矩,命可比錢重要,你看他們都買了?!?/p>
他太懂如何操控人性了:
高原反應的窒息感放大了人對死亡的恐懼,而司機掐準了這份心理:當游客的呼吸越發急促,掏錢的手早已不受理智控制。
事后,情侶向旅游局投訴,卻被告知“司機是個人攬客,沒有車牌和合同,管不了”。
一句“管不了”,成了無數黑車司機有恃無恐的底氣。
05
2022年國慶,一家海鮮大排檔的監控拍下這樣一幕:
游客指著電子秤質問:“一斤螃蟹稱出三斤重,你們坑人!
”老板突然抄起鐵棍砸碎游客手機,吼道:“吃不起就滾!再廢話打斷你的腿!”
圍觀者紛紛后退,游客的妻子哭著拽丈夫離開:“算了,別惹他們……”——這場沖突的根源,其實并不是那幾斤螃蟹。
商家暴怒的背后,實則是謊言被戳穿時的恐慌。
當游客舉起手機拍攝,他維護的不只是“宰客”的利潤,更是對“我說了算”的掌控權。
而警方到場后的“調解”,讓商家賠了500元手機錢便草草了事,第二天照常營業。
暴力一旦嘗到甜頭,就會變成一門“生意”。
這才是沖突的根源。
06
人性的失守與系統的“幫兇”
這些事件中,施暴者的囂張、受害者的妥協、監管者的冷漠,構成了一幅人性崩塌的拼圖。
司機舉起刀時,他賭的不是游客的命,而是制度和法律對暴力的容忍度。
——如果加價300元只需挨幾句罵,如果投訴永遠石沉大海,如果揮刀威脅不會被立刻抓捕……
那么暴力就成了“成本最低”的生財之道。
而那些“未接到報案”“不歸我們管”的回應,本質上不是一場集體爆沉默式包庇嗎。
當游客四次發視頻求救時,相關部門真的看不見嗎?
或許他們只是算清了“賬”:處理一個司機要調監控、做筆錄、寫報告;而“冷處理”只需犧牲一個普通人的公道。
07
更可怕的是我們普通人的“習以為常”。
“破財消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許多人出門在外時的生存哲學。
就像青島海鮮店老板掄起鐵棍時,圍觀者退后的那一步——退讓的何止是空間?
那是人性中的抗爭的勇氣,更是對現實的百般無奈。
三亞的刀最終沒有落下,但它懸在了一個更可怕的地方——
在網約車平臺“無法監控”的免責聲明里,在交通局“未接到報案”的回復中,在游客四次報警的錄音里。
當暴力發生時,我們總期待規則是那堵擋刀的墻。
可現實是,游客的求救像石子投入深潭,連漣漪都被“程序”吞噬:平臺說“司機與系統無關”,交通局說“車牌屬地不清”,交警說“持刀不歸我管”,……
一套嚴絲合縫的“甩鍋邏輯”,讓作惡者鉆透了制度的裂縫,卻讓普通人成了只能被宰的羔羊。
08
杭州的網約車,麗江的氧氣瓶、青島的鐵棍這些事件從不是偶然,全國各地幾乎每天都在上演。
如果監管的刀鋒永遠對準“已發生的慘劇”而不是“即將行兇的惡意”,如果執法的天平總是傾向“息事寧人”而非“根治病灶”。
那么暴力的要挾,會讓我們每個人都成為潛在的受害者。
我們需要的不是事后憤怒的熱搜,而是一把能提前斬斷惡意的利刃。
當游客顫抖著舉起手機時,他質問的是司機,可讓他憤怒不滿的是什么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