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整日填這些艷曲,如何對得起柳氏門楣!”
宋朝有位詞人,他出生于官宦世家,家父官至工部侍郎,他的家族非常重視讀書,父輩七人中有六人擁有科舉功名。
然而,這位詞人卻長期沉迷于青樓等風花雪月之地,并喜好作詩填詞,經(jīng)常被父親說道。
他在科舉考試中屢次落榜,直到第五次落榜后,他在憤懣之下創(chuàng)作了一首牢騷詩,結(jié)果卻成了千古絕句,被民間廣為傳唱。
他究竟是誰?
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了解柳永背后的故事。感興趣的朋友不妨點點關(guān)注,既方便回顧往期精彩,又不會錯過最新內(nèi)容。
“風流才子”柳永
柳永是北宋時期聲名遠揚的詞人,他一生專注于詞的創(chuàng)作,也是古代第一位對宋詞的形式及內(nèi)容進行革新的詞人。
同時,柳永也是中國古代婉約派的典型代表,其一生經(jīng)歷波瀾起伏,影響深遠。
在柳永出生時,就自幼沉浸在飽腹詩書的家庭氛圍中,他的父親給他取名柳三變,又因他在家中排行老七,又稱柳七。
在柳永小時候就跟隨父親住在開封城中,經(jīng)常同父親參加宴會,那時的柳永天生聰慧,展現(xiàn)出非凡的詩詞天賦。
有次他隨父親去別家參加宴會時,見窗外柳樹隨風飄舞,池塘中盛開著荷花,他當即便吟出:“柳拂清波映碧荷,風搖翠影舞婆娑”,此詩一出,當即引得滿座拍桌叫好。
從此,柳永年少成名的佳話便在當?shù)亓鱾鏖_來。
在柳永11歲時,就寫出一首《題中峰詩》,他憑借自身的天賦與才華,在詩的基礎(chǔ)上,反復(fù)琢磨,悟出了作詞的技法。
1002年,柳永在家鄉(xiāng)順利通過鄉(xiāng)試,他懷揣著滿腔抱負前往京城參加科舉考試,他一路上游山玩水,意氣風發(fā),在途經(jīng)杭州城時,他被這里的景色深深吸引。
當時的杭州城,正是盛極一時,城內(nèi)各大飯館歌舞升平,年少輕狂的柳永一邊準備考試,一邊又體驗著歡歌艷舞的生活,常常在青樓、酒館中作詞吟誦。
柳永對自己的才華充滿信心,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在科舉考試中脫穎而出,他在詩中寫道:“定然魁甲登高第,一舉成名天下知。”
然而,好運并沒有眷顧柳永,在柳永參加第一次科舉考試后,滿懷信心的他本以為能夠一舉高中,實現(xiàn)自己的抱負。
但現(xiàn)實給了他沉痛一擊,原來,宋真宗趙恒認為柳永的詞風流麋亂,不符合當時標準,因此并沒有讓他通過考試。
對于一向充滿抱負的柳永來說,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才華橫溢,為何卻得不到朝廷的認可。
柳永下決心一定要金榜題名,他一邊刻苦學(xué)習,一邊又流連于青樓酒館,經(jīng)常與歌姬舞女一起作詞,用自己的才華描繪她們的美麗和哀愁。
在柳永創(chuàng)作的詞《合歡帶》中,他是這樣描寫青樓里的女子:“妍歌艷舞,鶯慚巧舌,柳妒纖腰。自相逢。”
在這些女子的眼中,柳永絕對是一個才華橫溢、風流倜儻的才子,紛紛對他傾心不已。
據(jù)記載,柳永中舉時,經(jīng)常與歌妓游玩,他擅長填詞,教坊司中的樂工每次得到新的曲調(diào),必求柳永填詞。
而柳永也在與歌姬的相處中,慢慢找到創(chuàng)作詞的靈感,他的詞常常以第一人稱的視角來表達真實的情感,但是外人看來他的詞風不夠穩(wěn)重,俗詞較多。
父親也曾告訴過柳永:“你整日填這些艷曲,如何對得起柳氏門楣!”
此后,柳永又多次參加科舉考試,但均落榜,在他第三次參加科舉考試時,他的兩位兄弟都考中進士,而他卻一次次落第。
第四次科舉考試時,宋仁宗評價他的詞:“此人風前月下,好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又一次將柳永打了下來。
宋朝憤青寫下狂妄之作
一次次的落榜,讓柳永對科舉考試感到越來越失望,他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心中充滿了痛苦和迷茫。
同時,科舉考試的不公讓他無比憤慨,心中充滿了對朝廷的怨恨。
于是,在這種心境下,柳永揮筆寫下了那首流傳千古的詞作《鶴沖天·黃金榜上》,這首詞上半部分寫了柳永落第后的失意,下半部分則寫他出入風花雪月之地的放蕩生活。
詞中的“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成為點睛之筆,表達柳永對科舉考試失意的自嘲,也暗含對朝廷的譏諷。
該詞因情感直白,語言順暢,迅速傳遍開封城,成為民間傳唱的流行曲目,這首詞以其獨特的風格,引起了無數(shù)人的共鳴。
在第六次科舉考試中,柳永終于如愿所償,成功考取功名,調(diào)任浙江余杭縣令,此后又陸續(xù)在各地任職,還曾擔任京官、著作郎、太常博士等不同職位。
柳永在各個地方深入了解民生百態(tài),將所見所聞融入到詞作之中。
著名文人晏殊曾評價柳永的詞:“其詞清新脫俗,意境深遠,實乃詞中佳品。”
柳永的詞作內(nèi)容取材十分廣泛,猶如一幅北宋社會全景圖,他毫不避諱地聚焦男女愛情,將人間的悲歡離合刻畫得極其生動。
然而,柳永這種生活方式卻引起了當時人們的爭議,一些人認為他沉迷于青樓女色,而另一些人則對他的才華表示贊賞,認為他的詞具有獨特的藝術(shù)價值。
在這種爭議聲中,柳永根本不在乎別人的看法,那些功名利祿,于他而言不過是飄散在風中的浮塵,他用筆下的詞句,在歷史的書卷上劃下一道獨特而絢麗的痕跡。
本期文章就到這里了,歡迎各位朋友在留言區(qū)留下您的寶貴意見,喜歡本期文章的朋友也可以點點關(guān)注,感謝您的閱讀,咱們下期再見。
參考資料:
清水發(fā)布:2023-07-25:千古第一情圣——柳永,一起來欣賞他的詩詞
和政發(fā)布:2024-10-04:柳永經(jīng)典宋詞八首,堪稱詞中“白衣卿相”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