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沙龍視頻欄目
每周一更
今天是拖更很久的開小灶#7,因為我們攝影師又拋出了新問題——大多數家用朋友只能選一臺磨豆機,所以很糾結平刀還是錐刀,他們各自的特點是怎樣的?
今天我們不對比濃縮(相信大部分朋友在家也不喝濃縮),而是對比牛奶咖啡、美式咖啡,更直接地對比平刀錐刀在最終出品上味道的風格,再通過粉徑簡單分析為什么會得到不一樣的味道。
還是那句話,咖啡沒有對錯,貴的不一樣最好,合適的才最好。
p.s.開始之前,要跟大家強調的是,沒有完美的磨,如果有條件建議專磨專用。
▲點擊觀看視頻
這次的測試我們使用了2臺惠家WPM的ZP1磨豆機來進行對比,分別是大家熟悉的64mm平刀版(銀色),和最新的71mm錐刀版ZP1 KN71(黑色),為了更好區分我們也特意用了2個顏色進行拍攝。
2臺ZP1的設計結構非常近似,方便我們更好地進行今天的測試,而且他們都有快拆功能,拆卸清潔非常方便,下面先分享一些平刀和錐刀的研磨方式。
#1
理論簡析
PART.1
平刀:兩個上下平行的刀盤,豆子從中間慢慢往邊緣進行研磨工作,刀盤邊緣的開口決定了咖啡粉能磨多細及其細粉量。因此不同的開刃設計決定了刀盤(還有磨豆機)的定位——意式or沖煮or全研磨。
錐刀:不同于平刀的上下刀盤,錐刀是內外刀盤的設計,以ZP1 KN71為例,研磨時內刀盤旋轉,外刀盤則是固定不動的,有一點從刀盤的上往下研磨的感覺。
網上可能有一些比較片面的言論,如錐刀只能做手沖,平刀更平衡等等,其實錐刀和平刀一樣,能夠兼顧怎樣的內容,還是根據刀盤開刃而決定的。
例如ZP1的這2個版本,它有很好的意式效果,也同樣可以通過轉速調整,做到很不錯的一個手沖研磨出品。
除此之外,有難得的客觀數據是可以跟大家分享的,就是下圖——關于平刀和錐刀磨豆機在相同萃取時間上,對應的粉徑分布。圖中共有4條曲線,綠色線屬于錐刀,另外三條則是平刀。
圖中的曲線有大小2個波峰,左邊的小波峰為100微米以下的咖啡粉占比,它決定了咖啡粉餅的建壓以及后續萃取的穩定性;右邊的大波峰則是粉餅的主體粉徑,山峰越靠右說明粉越粗。
有趣的是,綠色線的小山峰是最矮的,同時大山峰也是最靠右的。這意味著錐刀它的極細粉偏少的,但主體粉徑卻更粗。這就是平刀和錐刀帶來不一樣味道的主要因素之一。
所以錐刀和平刀哪個更好?或者更突出怎樣的味道?接下來就一起喝喝看。
#2
出品對比
PART.2
這次會使用2款咖啡豆,第一款是烘焙度中淺的埃塞SOE,主要對比酸和甜的部分,第二款是中深烘的拼配,主要對比苦的部分。
01.
中淺烘SOE
LIGHT ROAST
粉量:20克
液重:40克
壓力:起始4bar,出液1克后升壓9bar
萃取時間:40±2秒
感官上,錐刀的酸度更高,余韻較短,做成美式后,酸味明亮苦味也較平刀更高;牛奶咖啡的表現,錐刀風味以更明顯的焦糖化和堅果調為主。
平刀則是主打一個平衡,余韻更悠長,做成美式后甜感更好,但沒有了錐刀活潑的酸質;牛奶咖啡上,平刀風味則是花果調占主導。
其中的原因也和上文的粉徑分析符合——錐刀粗粉更粗,細粉更少,同樣粉量下萃取表面積較小;平刀萃取表面積更大,甜感更好地平衡酸味,余韻也因為細粉的增加而變長。
簡單來說,當萃取的咖啡豆品質一般,錐刀可以修飾掉一些不好的余韻,同時因為整體粉徑片粗,咖啡粉內外色差較小,奶咖更偏焦糖化的堅果調;當咖啡豆比較優質,平刀則會像放大鏡一樣幫忙展示出來,而因為粉徑偏細,咖啡粉內外色差較大,奶咖更偏花果調。
02.
中深烘拼配
DARK ROAST
喝完淺烘,相信有經驗的朋友已經可以推測出2臺磨豆機在深烘上有什么趨勢了。
粉量:20克
液重:40克
壓力:9bar
萃取時間:22±1秒
感官上,平刀的美式咖啡苦度更高,余韻更悠長但不算舒服,雜味多。而奶咖方面,由于加入了牛奶,本身平刀明顯的苦味被中和了不少,咖啡風味集中,比美式好不少。
錐刀的苦味明顯低不少,余韻較為干凈,很好地修飾了豆子本身不好的余韻。奶咖上錐刀的苦味仍然較低,適口性較好,但咖啡風味略遜于平刀。
此外,這臺新版的ZP1 KN71同樣延續了轉速調節功能,還加了顯示器來直觀地反饋轉速,覆蓋范圍150-420RPM。而平刀ZP1則是600-1300RPM的范圍,市面上錐刀的轉速會比平刀慢,這是因為錐刀的研磨效率比較高,400+RPM對于一臺錐刀磨豆機來說,已經是較快的轉速了。
剛開始接觸轉速,我們可以使用中或高轉速進行意式萃取,如果想減少細粉做手沖咖啡,可以使用低轉速。而在使用低轉速時還有一鍵加速的按鍵功能,把咖啡殘粉推出來,搭配出粉口的除靜電和彈粉功能,殘粉狀態也相當可觀,用久了出粉口還可以快拆出來清潔,非常方便。
#3
小結
CONCLUSION
簡單總結,如果在萃取中淺烘焙如SOE這類型的咖啡豆,平刀通常可以幫我們獲得更為平衡的酸甜苦口感,余韻也會比錐刀更長,整個萃取更為完整,但如果豆子雜味明顯或有烘焙瑕疵,也容易暴露出來,像是一把雙刃劍。
錐刀如果用于做中淺烘,往往會有更明亮和更高強度的酸質,但如果咖啡豆本身酸度就很高,我們像用錐磨來調節,難度就會高不少,如果本身就喜歡較酸咖啡口味的朋友,錐刀應該還蠻適合你的。
另一點是會讓咖啡余韻更加干凈,特別是在中深烘里面,錐刀的苦味控制能力更強。
最后,感謝惠家WPM對本期節目的支持,ZP1本來就是我們比較喜歡的機器,現在他們做了一個全新的錐刀版本之后,整個使用體驗就更好了。
這一期,我們對比了市面上比較常見的兩種不同類型的刀盤,希望可以給大家一些選購磨豆機的參考。
是錐刀更適合你,還是平刀更適合你?其實沒有對錯,重點是要找到你自己喜歡的口味,我們下期再見。
進一步了解
惠家ZP1系列 咖啡磨豆機
版權信息
未經同意請勿轉載,歡迎分享朋友圈
■ 文章來源:公眾號【咖啡沙龍】原創
■ 文字作者:Holam
■ 視頻:Holam、梓祺、敏浩
■ 侵權聯系:weixin@coffeesalon.com
■ 合作聯系:微信cofesalon
▼點擊原文閱讀,進一步了解惠家WPM系列產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