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祥名
出品|華祥名財經全媒體
2025年2月,珠海春寒未散,一場名為“董明珠健康家”的線下門店更名潮席卷全國。
當格力電器6萬家經銷網點悄然抹去“格力”二字、換上董明珠的姓名時,這位70歲的企業家再次站上輿論風口。
有人戲謔:“董明珠的退休,是格力最大的懸念。”而這場懸而未決的“退休大戲”,折射的不僅是一位鐵娘子的權力意志,更是一部中國制造業轉型的隱喻史。
2月20日,《酌見》欄目發布了董明珠與俞敏洪對話片段,董明珠在她談及接班人時眼中閃爍著母性的柔光:“已有三四個苗子在不同崗位試煉。”
這讓人想起她曾將23歲的孟羽童視若己出,卻在后者投身直播后決然放手。如同希臘神話中的代達羅斯,她既為繼任者編織翅膀,又擔憂蠟翼在烈日下融化——這種傳承焦慮,折射出中國第一代企業家對“親手養大的孩子”難以割舍的情感羈絆。
這位七旬鐵娘子正站在企業傳承的十字路口。三十五年商海沉浮,她將格力從年產值不足兩億的“小舢板”打造成兩千億級“航母”,卻在古稀之年仍被追問:“何時交棒?”這既是一個企業家的宿命,也是中國制造業代際傳承的集體困境。
“如果我退休,這個品牌就沒了。”2025年2月,董明珠在與俞敏洪的對話中直言。這已不是她第一次將個人命運與格力深度捆綁。從2015年連任董事長至今,“退休”始終是董明珠的禁忌詞,卻又被她反復咀嚼:
“不退”的底氣:她曾聲稱股民和員工不愿其退休,直言“想讓我退的人不是股民,更不是我的員工”;
“退”的條件:若接班人梯隊未成熟,“給后面人留個爛攤子可不行;
“退”的悖論:她將退休與“對格力滿意”掛鉤,卻又稱“永遠不會滿意。
這種矛盾的姿態,既是對權力的眷戀,亦是對企業命運的焦慮。正如她所言:“只要在崗位,就不應該思考退休。
格力的接班人問題,堪稱一部“流產史”,也是半部“流量史”。
格力的人才試煉場,上演著現代版“九子奪嫡”。從“營銷鬼才”望靖東到“技術大拿”黃輝,從“流量新星”孟羽童到“改革先鋒”王自如,候選者如流星劃過,最終留下的仍是董明珠孤獨的身影。這背后,暗合著她獨特的人才哲學:拒絕諂媚奉承,只認“對企業忠誠”;不迷信空降精英,堅持“從戰火中選拔將領”。
這種“董明珠式”的篩選機制,本質上是將個人意志嵌入企業基因。當格力門店的招牌從“格力”變為“董明珠”,接班人的困境已不僅是人選問題,而是權力符號的傳承難題。
個人IP與企業命運,這是一場危險的雙向綁定。董明珠或許是國內將個人IP與企業品牌結合最徹底的企業家:
從廣告到產品:2014年起,她取代明星代言格力廣告,甚至在手機開機畫面植入個人頭像;
從渠道到門店:線上商城“董明珠的店”升級為“格力董明珠店”,線下門店更名“董明珠健康家”,品牌戰略徹底“人格化”;
從權力到符號:她以“格力女王”的姿態,將個人權威寫入企業DNA,甚至左右經銷商選址——“非格力空調的酒店,拒不入席”。
“董明珠健康家”的招牌在寒風中招展,既是企業家精神的豐碑,也可能成為品牌轉型的桎梏。當雷軍用直播重構小米生態、周鴻祎借短視頻破圈時,董明珠選擇將個人符號嵌入千家萬戶的門楣。這種“人企共生”的模式,短期內確實以人格化信用加速了格力從“空調專家”向“健康生態”的轉型,卻也暗藏危機——正如戴爾更名時借勢創始人光環,卻需在邁克爾·戴爾隱退后重塑品牌靈魂。
更微妙的是,當“董明珠”三個字成為價值萬億的超級IP,接班人的光芒注定被遮蔽。正如她坦言:“現在退休,格力就沒了。”這既是對個人影響力的自信,亦是對制度性傳承的拷問。畢竟,喬布斯離世后蘋果依然閃耀,但格力的命運似乎仍系于一人
這種綁定曾成就格力:2012年她掌舵后,格力營收突破千億,空調市占率連續13年第一。
但硬幣的另一面是風險:2024年格力營收同比下滑5.34%,空調業務占比高達78%,多元化戰略幾無建樹。美的、海爾營收已超格力近1700億、600億,線上渠道改革遲緩,經銷商抱怨“壓榨”。
當“董明珠=格力”成為共識,企業的未來便與一個人的決策深度綁定。
但商業世界的殘酷在于,時間才是最公正的裁判。當董明珠在股東大會上笑談“80歲前不退”,家電分析師看到的不是個人意志的勝利,而是中國職業經理人文化缺失的集體陣痛。正如新東方至今未找到俞敏洪的接棒者,格力的傳承困局,實則是中國民營企業從“英雄時代”邁向“制度時代”必經的陣痛。
但董明珠的“過時”,恰恰映射了中國制造業的轉型陣痛。她執著于“質量第一”,拒絕為銅價上漲妥協“以鋁代銅”;她押注光儲空技術,試圖以低碳革命重構行業。這些選擇充滿理想主義色彩,卻也暴露傳統制造業在互聯網時代的笨重。
董明珠的退休話題,本質是一場關于“企業家精神”與“現代公司治理”的博弈。她以個人權威締造了格力神話,卻也困住了格力的未來。當門店招牌上的“董明珠”日益奪目,接班人的影子卻愈發模糊。
或許,董明珠真正的困境并非年齡,而是如何將“董氏格力”轉化為“制度格力”。正如她所言:“企業文化應成就一批人,而非一人。”若有一天她真的退休,人們期待的不僅是權力交接,更是一個擺脫個人崇拜、擁抱多元創新的新格力。
回望董明珠的職業生涯,最動人的不是她將格力送上全球空調王座的榮耀,而是那份“永遠在路上”的執拗。即便在古稀之年,她仍在探索AI賦能的智能制造,在直播間拆解技術奧秘,甚至將退休金制度創新寫入格力章程。這種永不停歇的進化欲,恰似她最愛的珠海海浪——前浪未退,后浪已至。
或許真正的企業家精神,從不在退休儀式中落幕。當董明珠摩挲著“董明珠健康家”的招牌時說:“我永遠不會滿意,滿意就該退休了。”她早已將生命刻度融入企業基因。未來的格力史冊里,她的身影既是一盞漸暗的燈塔,更是一粒永燃的火種——照亮的不只是空調帝國的疆界,更是中國制造薪火相傳的漫漫長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