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民營企業座談會在京舉行,本次民營企業座談會再次釋放強烈信號:國家將“一以貫之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會議強調“堅決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各種障礙”,并明確要求“持續推進基礎設施競爭性領域向各類經營主體公平開放”。對于電線電纜行業而言,這一政策導向意義重大。
一、破除壁壘,激活線纜民企發展動能
作為國民經濟“血管與神經”的電線電纜行業,民營企業占據市場主體超80%,承擔了技術創新、就業吸納和產業鏈配套的關鍵角色。2024年,我國基礎設施民間投資增速達5.8%,高于整體增速1.4個百分點,其中新能源、智能電網等領域的高端線纜需求成為增長引擎。座談會上提出的“公平準入”和“解決融資難”等舉措,將直接惠及線纜企業參與特高壓輸電、海上風電等重大項目競標,打破傳統壟斷格局,釋放市場活力。
二、新能源與綠色轉型催生新賽道
線纜行業正迎來“雙碳”目標與能源革命的雙重機遇。據《2025年電線電纜行業市場調研報告》顯示,新能源領域專用電纜市場規模年增長率超15%,海上風電用海纜、光伏電纜等細分品類需求激增4。座談會上強調的“綠色低碳轉型”政策與《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的平等準入原則,為民企切入高端市場提供了制度保障。此外,國家推動的“智能電網”“5G基站建設”等新型基建項目,進一步拉動高性能通信電纜、防火阻燃電纜需求,為民企差異化競爭開辟空間。
三、技術攻堅與政策落地雙輪驅動
盡管前景廣闊,線纜行業仍面臨原材料價格波動、低端產能過剩、核心技術“卡脖子”等挑戰。銅、鋁等大宗商品價格波動直接影響企業利潤,而高端絕緣材料、深海電纜等關鍵技術仍依賴進口。座談會上提出的“強化執法監督,集中整治亂收費、亂檢查”等舉措,旨在優化營商環境,降低企業隱性成本。政策落地方面,多地已啟動針對性行動。例如,安徽省發展改革委在2025年首次民營企業座談會上,明確將“為企業排憂解難”納入考核指標,并推動“大黃山項目”等區域戰略與線纜產業協同。浙江省則通過“8+4”政策宣講會,專項解讀設備更新、專精特新企業培育等政策,助力線纜企業智能化轉型。
四、未來展望:向高端化、國際化躍遷
座談會為線纜行業指明三大發展方向:
高端化突破:聚焦超高壓電纜、機器人用柔性電纜等“卡脖子”領域,推動國產化率提升至80%以上;
綠色化升級:加速無鹵低煙電纜、生物降解材料研發,響應全球碳中和趨勢;
國際化布局:借助“一帶一路”深化合作,拓展國外新興市場,提升中國線纜品牌國際競爭力。
民營經濟座談會以“定心丸”姿態,為線纜行業注入強心劑。從政策紅利的釋放到技術創新的突破,從國內市場的深耕到國際舞臺的競逐,中國線纜企業正迎來“破繭成蝶”的關鍵期。正如座談會上所強調:“民營經濟只能壯大、不能弱化”,在政策與市場的雙重賦能下,線纜行業必將以更高品質、更強韌性,支撐起中國制造的星辰大海。
(來源:中國線纜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