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俞村,是寧波市奉化區江口街道下轄村,以張、俞兩姓氏命名為張俞村。由前俞、后俞、后張3個自然村組成,村民委員會駐前俞。
張俞村,1951-1955年屬浦口鄉陳孔目行政村,1955年建增豐農業社,1961年由后張、前俞、后俞三村組成張俞大隊。1983年改為張俞行政村。
張俞村
張俞村文化禮堂
前俞自然村,南0.5公里為西塢街道朱家塘。據傳俞姓約在三百年前由寧海龍宮遷來,兄弟倆分居兩地:兄居河之南為前俞,弟居河之北為后俞。
前俞
前俞古民居,坐北朝南(偏東),現存建筑由門樓、堂前和廂房組成。
門樓,三開間。
由門樓、堂前和廂房組成的四合院。
西廂房
前俞古民居
前俞村小橋,從橋臺來看,好像是老橋。問了好幾個村民,才得知此橋叫“同興橋”,現橋面已加寬。
橋面加寬后的“同興橋”
在村東側,還有一座古橋--拐龍橋。
后俞自然村,南隔河與前俞比鄰。
后俞
后俞俞氏古民居,坐北朝南(偏東)。
西廂房
西廂房檐廊
后俞張氏民居
后俞民居
水缸的字好像是“西3陶”,是廠家名稱?
彩繪
后張自然村,村東為東江,南隔河為西塢街道前張村,西為前俞。村民張姓,約在明中葉從長汀遷來。兄弟兩人,一居河之南稱前張,一居河之北為后張,即該村。
后張自然村
后張與前張之間河上有新老兩座閘
新閘上寫有“魯婆閘”名稱
“魯婆閘”
老碶閘上沒有名稱
后張古民居
后張古民居
后張古民居
這種竹編帽子已很少見到
村東的東江,據村民介紹,原來這里有“畫鵲橋”和“畫鵲亭”,現都已拆除。
在2013年治理東江時“畫鵲亭”被拆,現在原址附近重建的“畫鵲亭”。
參考資料:《寧波市奉化地名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