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宋元明人書法,如趙子昂、文徵明,至于王鐸、石濤,其字跡真偽易辨。真者用濃墨,下筆時必含水,含水乃潤乃活。王鐸之書,石濤之畫,動落筆似墨沉,甚至筆未下而墨已滴紙上,此謂興會淋漓,才與工匠描摹不同,有天趣,竟是在此。而不知者視為墨未調和,以為不工。非不能工,不屑工也”。 ——國畫大師黃賓虹
上面這段話出自當代國畫大師黃賓虹,我們以此觀照王鐸這通行書卷,真是最好的注腳。
王鐸曾言自己書法“獨宗羲獻,”但有前人指出“覺斯年伯書法,全用清臣、海岳、北海諸家,不止入山陰之室也?!睆倪@件“李賀詩”看,此言不虛?!独钯R詩帖》落款為丁亥,是清順治四年(1647)時書,王鐸時年56歲。
王鐸《李賀詩帖》,縱45cm,橫240cm,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独钯R詩帖》內容為抄錄李賀詩四首:《聽穎師琴歌》、《昆侖使者》、《神仙曲》和《高平縣東私路》。
王鐸確實有“獨宗羲獻”的作品,而這件不是,其欹側之勢出自李北海,迅疾出自米芾,而渾厚明顯是法顏真卿。在這件作品中,王鐸使用大量的濕墨,造成筆痕漲出,形成塊面,與清爽迅疾的筆法形成對比。書法充滿激情,連綿不斷,氣勢貫通。
王鐸行書《李賀詩帖》欣賞
▼
【1】《聽穎師琴歌》別浦云歸桂花渚,蜀國弦中雙鳳語。芙蓉葉落秋鸞離,越王夜起游天姥。暗佩清臣
【2】敲水玉,渡海蛾眉牽白鹿。誰看挾劍赴長橋,誰看浸發題春竹。竺僧前立當吾門,梵宮真相眉
【3】棱尊。古琴大軫長八尺,嶧陽老樹非桐孫。涼館聞弦驚病客,藥囊
【4】暫別龍須席。請歌直請卿相歌,奉禮官卑復何益。
【5】《昆侖使者》昆侖使者無消息,茂陵煙樹生愁色。金盤玉
【6】露自淋漓,元氣茫茫收不得。麒麟背上石文裂,虬龍鱗下紅枝折。何處偏
【7】傷萬國心,中天夜久高明月?!渡裣汕?/p>
【8】《神仙曲》碧峰海面藏靈書,上帝揀作神仙居。晴時笑語聞空虛,斗乘巨浪騎鯨魚。春羅翦字邀王母,
【9】共宴紅樓最深處。鶴羽沖風過海遲,不如卻使青龍去。猶疑王母不相許,垂露娃鬟更傳語。侵侵槲葉相,木花滯寒
【10】雨。今夕山上秋,永謝無人處。石溪遠荒澀,棠實懸辛苦。古者定幽尋,呼君作私路。丁亥六月,王鐸。
『楚王山書畫院 』搜集整理
內容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