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逮至康熙,人口迎來爆發式增長。隨著燒山墾地,也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虎災,其中又以江西最為嚴重。
比如鄱陽湖一帶,屢有猛虎出沒,成群結隊。甚至到 20 世紀 50 年代,九江威家鎮的吳順桃,在廬山周邊還捕殺過七八只老虎。
不過相比于吉安府的永新縣,又是小巫見大巫了。這里的情形簡直有點駭人聽聞,根據史料記載:
康熙五年,永新發生虎災,四鄉死者百余人。城內積礫叢葦,虎伏葦內傷人,甚至嘗入廄攫鎮將馬噬之。
雍正二年,永新又遇虎災,歷時九年才告結束,死者近千人。
這里的老虎不僅兇猛,而且都快要成精了。
比如到了乾隆年間,當地為了捕殺老虎,結果獵戶合圍下,十銃連發不能傷;伺以藥弩,虎則迂道以行;且有銜其箭而去者,人以為神。
當地百姓可謂談虎色變,留下了不少關于老虎的恐怖傳說。
乾隆年間,永新縣有數名商人驅趕著騾馬,穿行于蜿蜒的山間小道。四周峰巒疊嶂,云霧繚繞,看得令人有點提心吊膽。
忽然,前方山徑上,不知幾時立著位手持拂塵的道士,身著青袍,頭戴棕笠,飄然有出塵之想。
見商隊走近,道士揮動拂塵,向其中一人招了招手,開口問道:“你姓甚名誰?”
那人一愣,不敢怠慢,當即如實相告。道士又問:“那你籍貫何處?”
待商人答畢,道士面露微笑道:“就是你沒錯了!你本是天上謫仙人,如今期限已滿,當歸紫府。我乃你師父,特來引你回去,你且隨我走吧。”
商人聞聽此言,心中暗暗思量:
自己大字不識一個,愚笨遲鈍,做生意老是賠本,就我這樣的竟然是仙人轉世?
再者說,家中父母年事已高,妻兒嗷嗷待哺,自己又怎能忍心棄之不顧?
想到此處,他態度堅決,再三推辭,不愿隨道士前往。
道士見此,不禁長嘆一聲,轉而面向眾人說道:
“他既已墮落,不愿回歸仙途,那便需有一人補上這空缺之位。諸位與我相遇,便是有緣,可有能隨我行者?”
見諸人面面相覷,默不吭聲,道士加重語氣道:
“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遇呀,萬萬不可錯失,活動僅限今天哦!”
眾人聽了,面色古怪,總是有種怪怪的感覺,當即更是沒有人敢應聲。
道士見無人回應,怫然作色,最終冷笑一聲,這才拂袖而去。
商隊抵達客棧后,就先前之事聊得熱火朝天。旁人也在那議論紛紛,有人惋惜道:“仙人接引,不去實在可惜。” 也有人道:“說不定是妖物作祟,不去才是明智之舉。”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就有那好奇心害死貓的,第二天還真的順著那條路前往探尋。
結果,剛登上一座山嶺,便瞧見草叢間一片狼藉,竟是堆新被老虎啃食的殘骸,血肉模糊,慘不忍睹。那人嚇得轉身就逃,逢人就道僥幸。
如此說來,那道士不是老虎成精,就是為虎作倀的倀鬼了! 永新縣的老虎還真是恐怖呀。
還是老話說得好,天上就沒有掉餡餅的事!
如果你喜歡古代志怪故事,敬請關注:野狐奇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