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拒絕”,是一種能力。
你能很輕易的說出這句話嗎?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很多人都沒有辦法很輕易的就把這句話說出來。
有的時候我們可能也會覺得很奇怪,拒絕這件事情難道很難嗎?只要自己說一個“不”字就輕易的解決。
只是在現實的生活里,我們真的很難說出拒絕的話。就比如有一個很好的朋友找你幫忙,這個時候明明自己都焦頭爛額,可是卻說不出“不方便”。
因為在拒絕別人的時候,我們有時候會產生一種負罪感,于是就只能夠硬著頭皮去幫助別人。最后的結果很可能是,苦了自己又費力不討好。
為什么有的時候我們會有這樣的感覺呢?有一部分原因來源在許多文化里面,人們總是被教育要顧及他人的感受。這或許就是我們常說的“情分”。
還有一部分原因是我們共情的能力太強,總是會覺得如果自己拒絕會給他人帶來失望、傷心或者是不變。這種對他人情緒的敏感和同情也會引發我們的負罪感。
只是我們要明白的事情是,我們都要有拒絕的能力。要知道,拒絕本身是沒有對錯的。因為我們每個人站的角度都是不一樣的。
畢竟,我們每個人的能力、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事情都能夠解決。因此有些事情拒絕反而是對這件事情的負責。
要知道,超出自己能力范圍的事情,如果我們不好意思拒絕。最后的結果就是做了這件事情忙也沒有幫上,自己也落個埋怨。
所以,在生活中,我們都要學會的一項能力,那就是拒絕的能力。
當然,我們也需要樂于助人這一點沒有錯。只是我們也要知道自己的能力和承受范圍在哪里。正如這樣一句話說得好:
“善良是一種美德,但過度的善良卻會成了一種負擔。”
確實,一個在生活中什么都不懂得拒絕的人,對于不管是在自己能力范圍內的,還是不在自己能力范圍內的事情都去做。甚至對于別人的請求照單全收,最后的結果就是自己失去對自己人生的掌控力。
是啊,很多時候我們就需要學會拒絕,就好像畫家齊白石曾經寫過的那個潤格開頭的那句話一樣“賣畫不論交情,君子有恥,請照潤格出錢。”
這不僅僅是對自己的重視,也是對別人的重視。事實也是如此,如果對于一些事情我們不加以拒絕,最后的結果就是讓自己陷入到困境之中。
確實,一個人的心力都是有限的, 如果總是去做一些超出自己能力范圍,自己想要拒絕卻沒有拒絕的,就會占用自己的心力,從而讓自己沒有力氣去做其他的事情。
所以,在我們生活中,我們都要學會拒絕的智慧,也要有拒絕的勇氣。不要總是把自己的時間花在那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上面。
在與人為善的過程中,在助人為樂的過程中,我們首先要在意的是自己的感受,這并不是自私。而是我們正當的權利。
只是在拒絕的時候,我們也可以通過一些話語用一種既尊重別人,又減少自己負罪感的方式來表示出來。這樣才能夠讓人際關系正常發展。這也是對自己負責。
畢竟,我們都知道任何事情都是有界限的,我們不能夠無底線、無界限的一味的去成全別人,這樣做吃虧的只有自己。
很多事情都在告訴我們,一味的退讓、拒絕,換不來別人的理解和尊重。更多的時候換來的是別人的理所當然、中傷、不領情……
所以,“我,拒絕”這句話,該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說出來。
文|明浮生
圖|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