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東海國際公寓“5折清盤”的消息,不斷刷屏。
據悉,這批房源戶型約為77-285㎡不等,價格從原來的1200-3400萬,降至560-1860萬。
基本等于5折甩賣,最高直降1500多萬!
而“打骨折”的方法,堪稱療效顯著。
前兩天,就有中介透露:
深圳某科技公司一次性打包了19套房源,總金額達3.7億。
一瞬間不禁感慨:
不是房子沒買家,只是價格沒到位啊!
“亞洲十大超級豪宅”,最高29萬/㎡
賣了12年都沒清盤
到底是什么樣的千萬豪宅,才需要打5折來賣呢?
東海國際公寓位于福田香蜜湖片區,是深圳傳統豪宅區。
位置優越,項目又是約308米的地標性高度,加上樓下是購物中心、樓上是朗廷酒店,內部還打造了恒溫泳池、SPA中心等,所以項目一開始就號稱“深圳首個國際豪宅”。
后續在2016年,更被評為“亞洲十大超級豪宅”。
▲東海國際公寓
然而,也因為一開始就走豪宅路線,導致項目定價過高。
2013年,項目備案均價約13萬/㎡。
頂層復式更是約29萬/㎡、總價約2.5億!
當年,深圳平均房價才2萬/㎡出頭。
翻了5、6倍的價格,又有幾個人能承受?
更別說項目是商務公寓性質,產權年限短、轉售費用高,增值很難跑贏住宅。
在這種情況下 ,開發商竟還惜售!
2021年,項目曾加推“稀有小戶型”,總價在900萬以上。
側面說明項目在開盤時,就搞了批“保留房源”。真的不得不感嘆開發商的自信程度。
更尷尬的是:
老業主掛盤量大、價格比新房還便宜。
在@貝殼找房 上,東海國際公寓就有34套房源在售,掛牌價在6.3-13.6萬/㎡區間。
但平臺顯示,2024年,整個小區就只成交了一套房源:戶型約202㎡,成交總價1300萬。
▲2024年@貝殼找房 上唯一成交房源
而這個戶型,當年的備案總價在2000萬左右。
等于現在跌價35%以上。
▲如今賣1300萬的房子,當年備案總價超過2000萬 | 圖源:深圳房地產信息平臺
二手房都那么慘,新房又怎么可能不打折?
回顧來看,東海國際公寓從2020年左右開始 ,就一路降價。
2020年,頂復從約2.5億,降至約2.3億;
2023年,約150㎡的大平層按備案價8折出售;
到現在,已經開始5折清盤。
也不知道老業主們是何想法。
直到今天,東海國際公寓還剩下約109套房源未售。
16個大平層公寓大混戰
有的已撐不住打折了!
其實,東海國際公寓不斷打折的另一大原因可能是:大平層公寓的競爭太激烈了。
我們綜合@深圳中原研究中心 的在售數據,發現光是福田/南山/羅湖,在售的大平層公寓項目就有16個,均價在6.7-15.3萬/㎡不等。
▲數據來源:@深圳中原研究中心
其中不少項目賣了三五年都沒清盤。
比如后海的恒裕深圳灣、崗廈的中心天元,最早在2019年、2020年左右就開盤。
在幾年前,樓市火熱,住宅供應跟不上,加上深圳限購門檻高,讓這些大平層公寓一度吸引了不少土豪買入。
2020年,恒裕深圳灣備案入市,均價超過15萬/㎡,但絲毫沒澆滅買房人的熱情,據傳開盤吸金超過60億!
同年,太子灣公寓以均價約12萬/㎡的價格入市,三度“日光”。
但高峰之后就是一路滑坡。
2021年開始,深圳樓市熱度驟降,住宅去化都變慢,公寓就更難賣了。
于是不少項目開始打折:
南山的京基御景峯,從均價6.7萬/㎡,降至最低3萬+/㎡;
福田的歲寶壹品,也從6-7萬/㎡,降至最低約4.4萬/㎡;
就連曾經熱賣的太子灣公寓,也開始推特價房。
▲蛇口太子灣公寓推出特價房
好在降價之后,公寓的出租回報率開始提高。
比如前面提到的東海國際公寓:
77㎡戶型的產品,總價約560萬起,租金約在1.45萬/月左右。
算下來,租金回報率約為3%,遠高于住宅的約1.8%。
這樣的產品會吸引你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