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壽命只有50年嗎?我國投入巨資,總金額超過2100億元人民幣,建造的三峽大壩工程,可以說是一座巨型的混凝土大壩,使用了數量驚人的水泥和鋼筋,如果按照水泥的50年壽命來看,豈不是很快就要到年限了?
水泥有很多種類,普通水泥的使用壽命為50年,三峽工程作為特種工程,使用專門研制已經特供的水泥,網絡上關于三峽大壩的壽命問題 熱 議了很久,普遍認為水壩的使用期限,不少于150年,發電機組的壽命不少于100年,否則國家投入巨資和龐大的人力物力,用二十多年時間,修建一個使用壽命只有50年的工程,豈不是太不劃算了?
我國三峽大壩使用的特種混凝土,標號為C30、C40、C50和C60,這些不同標號的混凝土,代表不同的堅固強度,數字越大,代表堅固程度越強,比如在非關鍵部分,載重耐久要求較低的區域,使用C30標號,建造建筑墻體等位置,能控制節約成本。
應用在不同的位置,承重能力也各不相同,比如特殊標號C60的混凝土,就使用在大壩的底部,用來承受極強的壓力,澆筑底板和大壩的頂部,最重要的位置,甚至還使用了標號為C100的混凝土,這種混凝土主要應用在軍事級別的工事建筑,甚至歷經百年依舊堅固如初,可以抗擊很高程度的沖擊和轟炸,耐久性和堅固程度,不是普通建筑材料能想象,更不能相比。
因此我國三峽大壩的水泥混凝土,使用壽命不能用普通的材料來對比,要考慮特殊工程的高等級標準。
國家在決策一個巨型工程前,會做出非常嚴謹的背調,專家團隊會進行多輪論證,實地勘驗多種設計方案參選,最終才會遴選出最優方案,作為國家的大型惠民工程,三峽大壩承載多種功能,不僅能發電提供電能,還能蓄水緩解旱情,蓄洪防洪泄洪緩解汛情等。
國家雖然沒有明文指出三峽大壩的150年使用壽命,但是根據相關的水利工程使用年限耐久性規定,不同等級修建標準的水利工程,相應的使用年限都有一個區間,按照一級標準建造的三峽大壩,自然要符合使用超過百年的要求。
然而這樣的要求很是籠統,因為一座大型水壩,建造的材料到底能堅持多久,對于鋼筋混凝土的使用時間,沒有明文規定,也有試圖尋找一些規范細則,試圖從中對照。
目前來看,暫且從經濟角度來看,運行發電和經濟 適 用 年限,按照50年測算是差不多的。因為國際上有先例,巨型水電站使用幾十年甚至更短時間,就出現各種問題,這些都是復雜的因素決定的,沒有能照搬的標準。
修建水壩的地理位置,地質特點,使用的技術材料,施工的標準及質量,交付后的維護檢修情況,定期檢測防微杜漸的細致程度,排除隱患的堅持情況,規范作業的情況,都決定了大壩的使用會否出現問題。尤其像蓄水巨量的大壩,出現自然的不可抗力,會對壩體產生一定影響,這些都可能發生。
國際上看待巨型水壩的態度,也是接近的觀點,認為即便細致入微地維護,對于人造工程來說,需要對四季變化地質情況的不斷演變,以及其他自然現象的影響,因此使用大約半個世紀之后,很多水壩都會進入老化期。
即便是外觀和功能沒有太大變化,也能繼續支持發電作業,但是很多問題都會逐漸出現,從而產生越發高昂的維護費用,到時對于水壩來說,可能就要進入較為頻繁的維護保養期,而產生的費用,將會是很高的金額。
世界范圍內很多國家都修建了大型水壩,使用壽命達到50年期限的有超過千座,在眾多特殊水泥混凝土打造的大壩使用參照中,能看出即便是特種材料建造的水泥混凝土,也不能永遠堅固,因此在使用50年為一個劃分節點,按照這個區間,也是在這個時間段內,經濟效益良好,運行狀況最為高效,過了這個期限,可能會出現設備老化,需要維修等情況。
因此修建一座大壩,到底是否劃算,還需要經過時間檢驗,而且在經濟層面是參考因素之一,巨型工程,往往承載多種用途,比如防汛防旱,加強航運通行能力,為國家戰略部署做出貢獻等,都不是簡單的經濟數字能完全涵蓋,因此對于三峽工程這樣世界都矚目的大型水壩,也不能簡單推論,國家自然有著智慧考量和安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