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據報道,剛果(金)M23叛軍進入戰略要地布卡武市中心,剛果金的礦產供應鏈受到嚴重影響!
(叛軍 來源:ALJAZEERA)
盧旺達支持的M23叛軍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簡稱剛果(金))迅速推進,并進入該國東部第二大城市布卡武。
去年12月,剛果民主共和國(DRC)政府的律師團隊向蘋果公司在法國和比利時的子公司提起刑事訴訟,指控其供應鏈中存在使用非法開采的“血礦物”的行為。
這些律師指責蘋果公司采購了通過非法渠道從剛果金走私到鄰國盧旺達的礦物,這些礦產在盧旺達被“洗白”后,進入全球供應鏈。
一、帶血的蘋果供應鏈
“帶血礦物”一詞基本上是指來自飽受沖突、暴力和侵犯人權行為困擾的地區(例如剛果民主共和國)的礦產。
就剛果民主共和國而言,鈷和銅等礦物是可充電電池等清潔能源技術必不可少的,通常是在涉及強行驅逐、性侵犯、縱火和暴力的條件下開采的。
該國是世界主要的錫、鉭、鎢、鈷鈷礦、銅和黃金的出口國。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中,錫用于焊接金屬部件,而鉭則用于電容器來存儲電能。
全球對“電池礦物”,特別是銅和鈷的需求,預計在未來十年將大幅增加。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到2030年,現有礦山和在建項目預計只能滿足80%的銅需求。這意味著銅的需求將顯著增長。
剛果(金)擁有豐富的銅和鈷等礦產資源,根據剛果(金)中央銀行于2024年10月發布的數據,得益于礦業發展的拉動,剛果(金)2024年的經濟增長率有望達到5.3%。
鎢為手機的振動機制提供動力,而黃金則用于電路板連接器。然而,剛果金豐富的礦產資源也帶來了沉重的代價。
30 多年來,剛果的原材料一直伴隨著武裝沖突和政治動蕩,這催生了“沖突礦產”這一術語,指的是源自戰亂地區、影響貿易的原材料。以下是如何通過打擊海外避稅天堂來幫助 DRC 解決貧困問題的分析。
(剛果金礦工 來源:美聯社)
2024年12月,剛果民主共和國(DRC)政府的律師團隊向蘋果公司在法國和比利時的子公司提起刑事訴訟,指控其供應鏈中存在使用非法開采的“血礦物”的行為。
這些律師指責蘋果公司采購了通過非法渠道從剛果金走私到鄰國盧旺達的礦物,這些礦產在盧旺達被“洗白”后,進入全球供應鏈。
針對媒體的詢問,蘋果公司回應稱,其最新年度《沖突礦產報告》詳細披露了供應鏈情況,并表示多年來一直對供應商進行審計并公開報告結果。
報告指出:“基于我們的盡職調查……截至2023年12月31日,我們沒有發現任何合理依據可以證明我們供應鏈中的冶煉廠或精煉廠直接或間接資助或受益于剛果金或鄰國的武裝團體。”
然而,剛果金政府聘請的國際律師事務所Amsterdam & Partners質疑蘋果的結論,稱其缺乏可驗證的證據來支持自己的說法。
剛果金的大湖地區礦產資源豐富,但自1990年代的地區戰爭以來,該地區長期陷入沖突。2021年底,叛軍組織“3月23日運動”(M23)重新占領了大面積領土,使該地區緊張局勢再次加劇。DRC政府、聯合國及西方國家指責盧旺達支持M23及其他叛軍,意在控制該地區豐富的礦產資源,但盧旺達政府對此予以否認。
Amsterdam & Partners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全球對此視而不見:盧旺達的3T關鍵礦產(錫、鉭、鎢)產量幾乎為零,但大型科技公司卻宣稱他們的礦產來自盧旺達。”該律師事務所在其正式法律函件中稱,蘋果公司使用的礦物來自發生性暴力、武裝襲擊和腐敗泛濫的地區。DRC律師指責蘋果公司稱:“Mac電腦、iPhone和其他蘋果產品沾滿了剛果人民的鮮血。”
事實上早在2019年,就有14名剛果金兒童和父母指控蘋果、Alphabet、微軟、戴爾和特斯拉五家公司對其鈷的供應鏈監管不嚴——剛果金的鈷礦開采存在強迫兒童在危險條件下工作致死致殘的情況。
二、中國投資被污名化
自1973年建交以來,中剛兩國在經貿領域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系。2021年,雙邊貿易額達到143.9億美元,其中中國向剛果(金)出口27.57億美元,主要為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紡織品、鋼材、汽車和鞋類等;剛果(金)向中國出口116.35億美元,主要為未鍛軋銅材、原木、銅礦砂及其精礦和天然乳膠等。
2024年,中國從剛果(金)進口的精煉銅量達到148萬噸,同比增長71%,使剛果(金)成為中國最大的精煉銅供應國,占中國精煉銅進口總量的36.7%。與此同時,中國的精煉銅進口總量同比增長8.6%,達到404萬噸,僅次于2020年的歷史最高紀錄。該增長主要得益于中國企業在剛果(金)的大規模投資和運營,如中國五礦資源集團(CMOC)在當地的銅礦項目。
(中國在非洲投資 來源:紐約時報)
中國企業在剛果(金)的礦業投資主要集中在銅和鈷的開采領域。洛陽鉬業是重要的參與者之一。2016年,洛陽鉬業以26.5億美元收購了位于剛果(金)的騰克豐古魯梅(Tenke Fungurume)銅鈷礦80%的股份。該礦區是全球最大的銅鈷礦之一,對全球綠色能源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中國五礦集團也在剛果(金)積極拓展業務。2011年,五礦資源有限公司以13億美元收購了加拿大企業Anvil Mining Ltd.,從而獲得了剛果(金)Kinsevere銅礦的控制權。該礦山升級后,預計年產銅約6萬噸。
在鋅礦領域,2024年11月,剛果(金)重新啟動了位于上加丹加省基普希(Kipushi)的KICO鋅生產廠,由剛果(金)國家礦業總公司與加拿大艾芬豪礦業公司合作開發。這一項目的鋅品位高達30%以上,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預計將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并創造就業機會。
盡管中剛兩國在礦業領域的合作取得了顯著成果,但也面臨一些挑戰。2021年,剛果(金)政府開始審查與中國投資者達成的60億美元“以基建換礦產”協議,聲稱這些是旨在確保這些合同公平并有效惠及剛果(金),但這些審核背后是否有美國影子值得商榷,尤其美國希望重掌國際礦產供應鏈背景下。
2024年11月,剛果(金)國有礦業公司Gecamines出價100萬美元,試圖阻止中國北方工業公司(Norinco)收購負債累累的鈷礦商Chemaf的銅鈷資產,這反映了圍繞關鍵礦產資源控制權的國際競爭日益激烈。此外,鈷資源對電動汽車電池和軍事設備等技術至關重要,而中國企業控制著全球超過三分之一的鈷供應,導致美國等國的關注上升。
三、拜登聲稱美國投資模式不同于中國
美國總統喬·拜登近日展開任內首次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訪問,首站選擇安哥拉,重點推動“洛比托走廊”鐵路項目。該項目不僅展現美國在非洲基礎設施投資的承諾,也被視為華盛頓對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舉措,并伴隨對中國投資模式的負面描述。
拜登成為首位訪問安哥拉的美國總統,此舉標志著兩國關系的重大改善。安哥拉總統喬昂·洛倫索(Jo?o Louren?o)近年來積極推動與美國的合作,逐步擺脫對中國和俄羅斯的傳統依賴。
“洛比托走廊”是一條長達1344公里的鐵路,將連接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鈷、鋰和銅礦區,贊比亞的銅礦帶,以及安哥拉的大西洋港口洛比托(Lobito)。該項目旨在提升非洲重要礦產的運輸效率,促進非洲國家與歐美市場的貿易往來。它將把鈷和銅等關鍵礦物從非洲大陸的內陸深處運輸到海岸。走廊完工之后,現在需要40多天的公路旅程將在40小時內穿越非洲大陸。
洛比托走廊投資促進機構(Lobito Corridor Investment Promotion Authority, IPA)表示,美國的投資提供了“首個來自華盛頓的‘一帶一路’替代方案”,目標是建立更多連通非洲與全球市場的貿易走廊,同時強調中國的“債務陷阱”問題,以削弱中國在非洲的影響力。
拜登政府承諾投入40億美元用于該項目,并計劃額外投資6億美元升級鐵路設施。美國國務院官員海萊娜·馬特扎(Helaina Matza)表示,該項目將作為“全球基礎設施和投資伙伴關系計劃”(PGI)的一部分,與七國集團(G7)合作,力求到2027年全球投資達6000億美元。
(拜登與剛果金,贊比亞,安哥拉總統會晤 來源:BBC)
近年來,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在非洲廣泛投資,尤其是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安哥拉曾接受中國約20億美元的貸款,用“石油換鐵路”的方式重建本格拉鐵路(Benguela Railway)。然而,洛倫索政府認為該協議“對安哥拉不利”,并逐步轉向西方資本。
拜登在訪問期間強調,美國的投資模式不同于中國。“我們希望非洲國家能夠自主發展,而不是陷入不可持續的債務之中。”他表示。同時,美國官員頻繁提及中國在非洲的項目導致國家經濟負擔加重,并利用環境和社會責任問題批評中國企業的投資行為。
拜登的訪問恰逢其任期接近尾聲,未來美國對該項目的支持仍存不確定性。分析人士認為,盡管“洛比托走廊”符合美國在非洲的地緣經濟戰略,但特朗普政府是否會繼續推進仍是未知數。
查塔姆研究所的艾歷克斯·維恩斯表示:“特朗普可能不會輕易終止該項目,因為它本質上是與中國競爭的一部分。”但他也補充道,特朗普政府強調“美國優先”,可能不會優先考慮這一長遠投資。
編輯:管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