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相信它們能“清熱解毒”、“降火明目”,有不少人曾生吞過動物的膽,比如蛇膽、魚膽!
殊不知,動物膽汁中的有毒物質就儲存在膽囊內,人在服用后,有可能引起多臟器損傷,包括肝衰竭、腎衰竭。
前不久舉辦的世界腎臟大會上,就有醫生分享了2個患者食用魚膽后導致腎衰竭透析的病例,值得我們引以為戒。
該文章發表在腎病期刊Kidney International Reports上。[1]
病例1:吃熟魚膽后出現少尿
該患者是一名修理工,之前他的身體一直很好,然而最近一段時間他時常感覺腰疼,并且有一次體檢發現血糖升高。
雖然復查后血糖是正常的,但為了治療上述情況,他決定嘗試一種民間偏方--魚膽。
他把魚膽煮熟,每天吃2次,就這樣連續吃到第4天的時候,意外發生了。
他開始出現肚子疼、惡心、嘔吐,并且尿量明顯減少,連續3天每天的總尿量都低于100mL。突然少尿是急性腎衰竭的典型表現。
緊急就醫后,果不其然,他的腎功能化驗結果:肌酐竟高達1149umol/L,這提示嚴重腎衰竭!不僅如此,他還合并有重度低鈉血癥、代謝性酸中毒、肝功能衰竭等異常。
醫生不得不為他安排了緊急血液透析,并在隨后做了腎穿刺檢查。結果顯示:急性腎小管壞死和急性間質性腎炎。
接觸某些腎毒性物質是導致間質性腎炎常見的病因!好在這位患者及時就醫,腎臟損傷尚處于急性期,腎功能有挽回的余地。
確診后之后醫生給他安排了激素治療,1周后他的尿量開始恢復,肌酐也逐漸下降,1個月后他的肌酐終于降到108umol/L。
病例2,生吞魚膽導致中毒
第二位患者是個漁民,他本身沒有病,就是想保健養生。于是他連著吞了4天的生魚膽,隨后就發生了跟上述患者類似的步驟:惡心嘔吐、尿量減少,去醫院化驗肌酐689umol/L,肝功能異常。腎活檢顯示急性腎小管壞死、急性間質性腎炎。
在接受血液透析、激素治療、支持治療后,這位患者的肝腎功能逐漸恢復了正常。
魚膽有毒,不可食用
魚膽,民間經常流傳關于它的各種功效:魚膽能明目,清熱解毒,下火等等……暫且不討論這些功效是不是真的,臨床上因食用魚膽發生中毒的病例倒是屢屢發生。
魚膽成分復雜,它的中毒機制還沒有完全搞清楚,有研究發現5α-鯉醇硫酸鹽可能是其主要毒性成分[2]。
它通過破壞細胞膜、抑制細胞色素氧化酶等途徑引起損傷,并且這種毒素具有熱穩定性,不易被乙醇破壞,因此即便是煮熟了或者用酒精浸泡也可能會引起中毒。
魚膽中毒沒有特效解毒藥,主要是對癥支持治療,中毒的嚴重程度與吃的量有關[3]。
一項研究調查了86名魚膽中毒患者,其中有62人(72.1%)發生了急性腎衰竭,由此可見魚膽的腎毒性之強!
我們平常吃的魚,比如鯉魚、草魚、武昌魚、鯽魚等,它們的魚膽都有毒性,為安全起見,最好是魚膽都不要吃。
切勿輕信偏方,看中醫得找正規大夫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各種各樣的偏方,養生、治病等多種功效,給人的感覺是很神奇,仿佛靈丹妙藥一般。
如果你也有嘗試偏方的沖動,勸你先冷靜下來,因為一部分偏方里的東西是有腎毒性的。
就以動物制品來說, 除了魚膽以外,蛇膽、蛇毒、海馬、蜈蚣、斑蝥也具有腎毒性。
有人可能會去鉆研各種化解毒性的方法,認為自己解毒后再吃就沒事,其實這樣很冒險,不建議嘗試,尤其是本身就有腎臟基礎疾病的人群。
如果腎友想通過中藥養生保健、輔助治病,一定要找專業的中醫大夫,盡量避開腎毒性成分,在醫生的指導下規范使用中藥。專業醫生對藥物的劑量、療程、用法、配伍等更有經驗,更能保障安全性。
參考文獻:
1.watch what you eat: two cases of fish gallbladder 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
2.團頭魴魚膽中毒1例.
3.急性魚膽中毒86例臨床分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