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的阿里業(yè)績會,可能是過去3年阿里最多人關注的一場電話會,而今天阿里也創(chuàng)下近3年新高,從港股過節(jié)時阿里就在美股大漲,成為這輪中國資產最先漲,漲最多的一家。
阿里管理層提出的AGI宏大敘事,可以說給國內AI硬件支出周期拉開了帷幕,接下來的騰訊財報,我更相信是capex總量增長陸續(xù)有來,這點驗證了我們在去年12月份文章里提到字節(jié)會引起B(yǎng)AT都加大資本開支的說法。
阿里這場電話會,可以說開啟了中概版CSP投capex喂飽硬件商的劇情,這就像24年北美CSP一樣,幾家大科技股喂飽底下的硬件商,而現(xiàn)在中國資產就在復制同樣的劇情。
可以說,這次港股是真的不一樣了,而港股過去3年變態(tài)般的低估值迎來修正,即使大多數人在兩周前的態(tài)度是“看見才相信”,現(xiàn)在看見了AI真有可能帶來新的增長曲線,那估值修正的空間還有不小,中國資產新一輪的買大敘事階段開始了。
(更多相關討論歡迎加入我們的知識星球,例如最近騰訊阿里帶動AI股大漲,提示互聯(lián)網股加大capex的預期差等,我們都有持續(xù)更新觀點,以及每日更新外資行A/H/美股/日股的報告,讓我們在新一輪中國資產周期里幫你把握最有價值的信息?。?/strong>
一、逆轉的阿里,故事足夠大
昨晚阿里管理層先說出“我們是亞洲最大的云服務商”,“我們是頂尖的大模型”,“夸克是國內最大的AI搜索引擎”等等,各種大敘事再次點燃市場情緒,也讓外資對我們港股市場的信心回來了。
總結下昨晚阿里業(yè)績會的一些重點,阿里管理層在電話會上提到,未來3年的AI投資將超過去10年的AI基建投資,市場上按計算機的很多,而更多人認可的算法是過去10年大概投了3800億左右,就等于接下來3年打底每年投1200+億,管理層對capex的指引肯定是超出市場預期的。
在幾天前,市場對阿里的capex預期也就是1000-1200億,這規(guī)模已經較去年有所增長不少了。也有個別觀點提到阿里今年的capex將來到1500億+的規(guī)模,但當時市場都認為不太可能。而昨晚業(yè)績會上管理層對云服務需求的描述是“供給很快被搶空”,強化了市場交易云服務商的邏輯,所以看直接受益的萬國數據等硬件商都漲瘋了。
從云服務業(yè)績來看,云智能營收為317億元,同比增長13.1%,超過市場預期的9.7%,調整后EBITA利潤率為9.9%,同比改善1.5pp。
阿里最新單季度的capex已經來到318億元的水平,遠超市場的預期,原本市場預期才200億+;要知道,2024年北美CSP的capex每季度平均環(huán)比增速在20%以上,甚至像AWS個例單季度環(huán)比增長是更恐怖的表現(xiàn)。
那么,假設阿里今年4個季度的capex環(huán)比增長有20%,等于今年capex有可能來到2000億左右的規(guī)模。但當然,昨晚阿里管理層提到對每季度的支出計劃應該是平穩(wěn)的,這還是給市場有不小的預期差博弈。
阿里的主業(yè)收入也略超出市場預期,CRM營收為1007億元,同比增長9.42%,創(chuàng)6個季度的新高,過去2個季度悲觀的觀點都認為接近0增長了,這也證明阿里在去年優(yōu)化商家傭金得以成效;國際電商業(yè)務營收378億元,同比增長32.4%;管理層稱下季度國際電商業(yè)務將開始盈利。
可以說,有了阿里云的大故事可講,市場對阿里是瞬間改觀,對主業(yè)的要求也放寬了,要是在一兩個月前阿里還是“狗都嫌棄”的狀態(tài),而現(xiàn)在一下從守擂拼多多到有alpha增長的進攻邏輯。
順著市場當下對阿里云的大故事來預估下,今年國內AI總支出可能會去到什么量級。
目前已知字節(jié)在國內capex≈1500-1600億元+阿里≈1500億元,騰訊目前市場給的預期是1000億+,騰訊具體要到下個月的業(yè)績會上才知道,但我認為不會相差阿里字節(jié)很多;加上百度、小米等互聯(lián)網股,再算上國內在做大模型的deepseek等公司,以及地方政企和中小企業(yè)對AI部署的需求,今年國內看到4500-5000億元的AI總支出是有可能的。
那接下來引出兩點,一是阿里等互聯(lián)網企業(yè)有沒有能力做到不斷加capex?二是capex會不會去到更高,更多?大投入能否賺到錢?
二、市場在等騰訊再為AI添一把火
先看阿里,根據管理層所說,截止24年底,阿里凈現(xiàn)金為3785億元,一年內還有約1500億左右的自由現(xiàn)金流,錢這方面肯定是不用愁。更何況最近一年阿里都在清倉賣掉一些不適合的非核心資產,目前阿里手上還有價值5000多億的投資,例如過去一周阿里在減持中金,手上還有不少過去幾年里買下來的資產可變賣投入到AI上。
但當然,之前也有討論過,如果當互聯(lián)網股開啟新的投入周期,原本市場預期的每年遞增的回購金額可能要先放一放。而阿里管理層的意思是回購額度還有,但股價漲多了就不會跟著回購,應該會有個回購的價格區(qū)間在,假設跌到哪個價格管理層可能就開始回購了。
我覺得這對于騰訊來說可能也是同樣的,雖然大家手上都很多錢,但要想像蘋果那種即使股價一直漲都回購,可能現(xiàn)在還是不會有。
那么,如何判斷阿里的capex會不會超過1500億,甚至去到接近2000億的水平?
這就要看接下來今年內AI應用的貨幣化率進展如何,一是在AI應用貨幣化上,可能騰訊阿里字節(jié)這些底下有很多業(yè)務的集團會有意想不到的優(yōu)勢。
例如說,阿里可以將餓了么+支付寶+飛豬等應用的數據共享,再推進AI Agent的進行,畢竟我們國內主要的APP都是這幾家大廠所掌握,所以他們做起應用來的優(yōu)勢是要大很多的。比如說,市場拿騰訊對標meta,因為騰訊有微信這個社交入口,這就是最容易進行AI變現(xiàn)的,meta用這個邏輯已經漲了不少了,而meta跟微信比起來,肯定微信要強很多,所以對照起來騰訊的邏輯也很順暢。
這點我們前幾天在知識星球里分享了根據高盛對騰訊廣告業(yè)務的展望:“在互聯(lián)網領域,25年16倍PE的騰訊是關鍵的應用受益者,因為微信超級應用具有閉環(huán)交易能力和騰訊云作為國內公共云規(guī)模前三的定位,具有潛在的AI功能優(yōu)勢。
這對于阿里、字節(jié)來說也是同樣,例如阿里字節(jié)在C端客戶上也是主要玩家。
二是看騰訊、阿里、字節(jié)等大廠卷AI資本開支的程度,我們在12月份的文章里也寫過為什么字節(jié)投入會拉大互聯(lián)網股整體投入的邏輯,這就跟北美CSP一樣,現(xiàn)在市場的主要邏輯已經改變了,市場并不擔心你投的多,而是擔心你投的不夠多,擔心你投入少了未來會被競爭對手搶走用戶。
那么,現(xiàn)在的阿里已經跟上了,這就期待騰訊是否也會跟上,甚至接下來1-2年愈演愈烈的AI軍備競賽。
從這周港股的反應來看,港股AI最先受益的順序是:云服務類(萬國數據、亞信科技、三大運營商等)再到互聯(lián)網平臺(騰訊、阿里),接著到硬件的半導體設備。
根據市場目前的反饋來看,像萬國數據、阿里云這種的需求已經是爆炸式增長了,基本問一下大的云服務商的空置率都來到近幾年最低的程度。例如像萬國數據和阿里云所說的,現(xiàn)在供給一放出來馬上就有客戶搶走,服務器的建設周期,客戶也從過去的1年期限要求趕工縮短至半年,訂單合約期限從過去的5年拉長到10年的長期訂單,這些都顯示出國內頭部云廠商的信心,以及客戶真的有那么大的需求。
結語
阿里的財報和管理層的發(fā)言肯定是給市場對中國資產的信心注入強心劑,而國內AI硬件的周期才剛剛開始,這是值得再三強調的。
而關于以上所有討論,我們在知識星球中都有分享會議紀要和觀點,歡迎大家加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