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發生了著名的“甲午戰爭”。
這是中國的恥辱,卻是日本的榮耀時刻。當時,日本這個“彈丸小國”不僅胖揍了大清,而且,于1895年簽訂了讓國人引以為恥的《馬關條約》。
這個條約,是由李鴻章簽訂的,不僅要賠償2億兩白銀,還要將臺灣島、遼東半島等割給日本,而且要放棄對朝鮮的宗主權......
在慈禧等昏庸高層的應允下,李鴻章答應了日本。
那一刻,別說外國人了,無數中國人都看不起"朝廷那些人”。
但是,日本人沒想到的是,李鴻章等人還是擺了日本一道,讓日本把遼東半島還了回來。
這到底怎么回事呢?
1、“三國干涉還遼”事件
話說,李鴻章簽訂《馬關條約》時,不僅感覺無比恥辱,還被日本人開了一槍,這到哪說理去?李鴻章就差大罵我×××了!
但他也無可奈何,打了敗仗,腰硬不起來,關鍵是,慈禧等人愿意求和認慫。
離開的那一天,李鴻章在船上,看著日本人發出了一絲冷笑。當時,日本人就懵逼了,這不對啊!
果不其然,李鴻章剛回去,三個國家來找日本人的晦氣了:把遼東半島還給大清!
看起來,就是這么仗義!
這三個國家是德國、法國、俄國。
日本人當然不干啊,我憑實力“騙”來的遼東半島,憑啥還了?有了遼東半島,我大日本的鐵騎才可以以此為翹板,慢慢征服華夏啊!
俄國、德國、法國那都是歐洲的豪強,小日本他們還是得罪起的。
三方放出了狠話:還也得還,不還也得還,沒你說“不”的權利!小日本你要不給,俄國從北方南下,法國和德國的海軍從南北上,就看你能不能招架得住。
日本人掂量了一下自己的能力,最后表示認慫:沒問題,我愿意將遼東半島還給大清,但是有一個條件。
什么條件呢?大清給我三千萬兩白銀。這就是“贖金”。
三國表示:這是你倆談判的事情,數字你們互相聊,但地方必須還。
還別說,大清還是太慫包了,答應了日本人,給三千萬兩白銀。
大清的邏輯是,只要給錢能解決,就辦!畢竟,“遼東半島”是大清的龍興之地,絕對不能丟了。
問題是,自己的土地,還得自己掏錢買,這到哪說理去?
唉,國家弱了,就是容易受欺負,有慈禧太后、李鴻章這些慫人主持大局,只要對方敢開口,就沒有不敢給的數。
在德國、俄國、法國的干涉下,日本歸還了遼東半島,拿走了三千萬兩白銀,邊拿錢,邊罵三國的娘。
大清那幫孫子,還挺滿意,畢竟,拿回了祖上的發源地。
問題來了,德國、法國、俄國三家,為什么愿意得罪日本,要“干涉還遼”?
2、“三國干涉還遼”的原因,三年后完全凸顯
其實,大清就像一塊龐大的肥肉,帝國列強們早就垂涎不已了。
大清被小日本打敗,歐美帝國也是看呆了。簽訂《馬關條約》,列強們更是無語了,真慫啊!
在談判《馬關條約》時,大清也沒閑著,和英國、法國、德國、俄國的公使們不斷交流,希望他們出手相助。當《馬關條約》談判成功時,“三國干涉還遼”的計劃也基本確定了。
有一點,大清也是沒想到,縱然有德、法、俄周旋和威脅,日本愣是刮走了大清3千萬兩白銀,這確實是個硬茬啊,又壞又硬!
問題是,三國為什么要答應大清“促成還遼之事”呢?
天下絕沒有免費的午餐,白干活的事情,列強們也不會干的。
俄國起初的用意是,不想讓日本獨占遼東半島,影響他們的南下大計。法國呢,看中了南邊的廣州灣,想要拿過去。德國呢,看中了膠州灣、膠州半島,想要拿過去。
說到膠州半島,不得不說件事,德國曾派人做過科學考察,大清的沿海地區中,膠東半島最適合德國人生活,那里的氣候、陽光、雨水,都深合德國人的心。
所以,德國人對膠州半島是志在必得。曾經,德國人希望獲得膠州半島的情景和英國獲得香港本島一樣,最好是大清直接割讓。但是,大清的高層軟是軟,不傻啊!沒門。
1897年11月1日萬圣節,這天發生了一件大事:山東境內,兩個德國人被殺死了。說句客觀的話,傳教士因底層摩擦而被殺,不是什么新鮮事,賠錢道歉就完事了。
但是這兩個傳教士被殺,德國的高層竟然興奮了,要啥來啥啊!
德皇馬上下令:立刻馬上,出兵占領膠州半島!
德國人來了,大清官員慌了,小日本都干不過,怎么能干過德意志呢?
當時,膠州的中國將領,名叫章高元,他趕快給山東巡撫衙門、總理衙門打電報請示:德國人打過來了,我們打還是不打?
此時,大清高層再一次展現了他們的軟弱,總理衙門回電:別打,我們撤!
從那一刻開始,德國的小分隊兵不血刃地進入了膠州半島,中德開始秘密談判。清政府很有禮貌地說:傳教士的意外喪生,我們很抱歉。我們一定按照規定賠償,所有的撫恤,我們都從優給,你們撤走吧。
德國人拒絕:割地可以,其他賠償不要。
“中德談判”持續進行。
到了1898年的陽春三月初,也不知道是哪個腦洞大開的哥們一拍大腿,靈光一閃:“割地不行,那咱租總行了吧?”
這主意一出,德國公使那叫一個激動,立馬給德皇發電報,那意思就是:“只要咱每年交點租金,嘿,咱就能有塊地皮耍耍了!”德皇自然同意了。
清政府一聽,這簡直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德國人租個一百年,大搞建設,大清收稅,還提供人力物力,外加廣闊的市場和周邊開發的潛力股,這是合作共贏啊!”
奴才嘴臉盡顯無疑。
讓人氣憤的是,清政府一看“租”的方案可行,雙方都能接受,直接大手一揮:“租金?免了免了,咱們講義氣,不看錢!就限定99年門吧!”這一波操作,簡直是讓人看呆了。
聽說,膠州灣和膠州半島租給德國99年,法國人也心動了。
不到一個星期,就照著中德的合同,中法“依葫蘆畫瓢”,簽訂了廣州灣租借協議,也是99年,法國出錢出力,到時候原封不動歸還中國。
又一個星期過去,中俄那邊也不甘落后,旅順大連灣的租借協議也嗖嗖地簽了下來,這次,租期是25年。
這些老牌主義帝國,真沒有白幫的忙,1895年“三國干涉還遼”,1898年,三國分別向大清租借了地方,而且不用交租金,這不相當于白送嗎?
若國無外交,確實如此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