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1日,上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華為終端有限公司在上海簽署深度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產品定義、生產制造、供應鏈管理、銷售服務等領域展開戰略合作。
上汽集團董事長王曉秋,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見證簽約。上汽集團總裁賈健旭,華為終端智選車業務部總裁汪嚴旻分別代表上汽和華為簽約。
把時間拉回到2021年6月30日,上汽集團2020股東大會上,有投資者向上汽高層提問:上汽是否會考慮在自動駕駛方面與華為等第三方公司合作。
彼時還是上汽董事長的陳虹語出驚人,“這就好比有一家公司為我們提供整體的解決方案,如此一來,它就成了靈魂,而上汽就成了軀體。對于這樣的結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要把靈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靈魂論”一出瞬間語驚四座,時至今日,“靈魂論”問題依然是車圈熱議的話題。如今三年過去,市場今非昔比。2024年,上汽終端交付463.9萬臺,在中國汽車市場依然是領頭羊的角色,但相較于202年的581萬臺丟失了120萬的銷量。激烈的市場競爭面前,上汽再難“單打獨斗”。
有消息人士稱,此番合作由上汽集團新任總裁賈建旭主導。他是上汽集團“老兵”,畢業第一天進入上汽就沒離開過。擅長供應鏈管理并且具有國際化視野。
上汽與華為的簽約有3點值得注意:
1、和長安一樣,這次合作屬于集團牽頭的整體簽約,將來會輻射到上汽的各個品牌,并非單純某個品牌合作。
參考長安阿維塔、深藍與華為的合作模式,上汽與華為的合作大概率會是智己采用激光雷達智駕方案,而飛凡采用視覺智駕方案。
2、上汽旗下還有智駕企業零束科技。華為進入之后,零束科技的作用將進一步邊緣化,面臨縮編調整的可能性。
3、不同于長安全面擁抱華為。華為只是上汽的一手牌,在智駕方案上,上汽除了華為和自研團隊零束科技,現階段上汽手上最重要的一張牌是第三方智駕供應商Momenta,智己和Momenta的綁定很深。雙方還在交叉持股。
說上汽沒有“交出靈魂”,它選擇了華為的整套解決方案;說它“交出靈魂”,它又沒有完全押寶華為,選擇了多線出擊。所以,上汽到底有沒有“交出靈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