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商鋪租金一般遵從的是“量大從優”的原則,也就是面積越大,每平米的單價會越低。
打個粗略的比方,同樣的地理位置,如果一間30平米的鋪子每平方月租金要100塊的話,那么一間100平米的鋪子每平方月租金可能只要90塊甚至更低。
這個原則也映射到了股市里,二級市場小規模交易是按實時股價,也就是原價,而一級市場大規模的協議轉讓,一般是按照簽訂協議前20個交易日平均股價的80%。
然而,也有例外的,不但不折價,還加價,而且,還加得很多。
近日,上市公司新時達發布公告,實控人紀德法一家三口把公司賣給了大金主海爾集團,溢價率93%,創出一個巨大的例外。
根據公告,紀德法一家三口合計轉讓10%的股權,如果按照原本10.15元的股價打8折,最多只能賣5個多億。
而協議中的交易價格被定為19.61元,幾乎是新時達股價的2倍,紀德法一家可以一次性落袋13億。
遇上大金主,多賣了8個億,紀德法一家撤得太完美了,而這個價格,也讓新時達的股民都熱血沸騰起來。
新時達的股吧里,股民紛紛開始預測會有多少個漲停板,有的說8個,有的說10個,都對這波潑天的富貴充滿了期待。
股民能接住多少富貴不得而知,但作為創始人的紀德法一家肯定是盆滿缽滿了,創始人進股市本就不計成本,況且,當初紀德法從集體手里獲得新時代的時候也沒花錢。
紀德法17歲高中畢業就進了江蘇鹽城動力機廠當工人,由于頭腦靈活又踏實肯干,加上有文化,很快成了廠里的核心技術人才。
紀德法很擅于搞研究,為廠里的技術改進和升級提出了不少好辦法,研究型的好苗子不可多得,于是,紀德法被調到了連云港化工礦山設計院。
設計院的工作很合紀德法的胃口,既能發揮所長,還得到了深造的機會。
1986年,已經35歲的紀德法考入了山東大學自動化系讀研究生,畢業后到了上海,進入了上海輕建房屋設備廠。
之所以到房屋設備廠,因為紀德法對電氣門自動化控制很有研究,而電氣門就是房屋設備廠的主力產品之一。
紀德法是廠里唯一的研究生,為廠里做了不少技術和產品上的貢獻,經常被廠領導拉出來給外來參觀者展示,很受重用。
不過,在國企里面,再受重用也有很多限制,比如自己研究出來想上的產品沒法上,而跟外面私營企業比,自己的收入也很羞澀,紀德法開始想要自己展翅高飛。
1992年,機會來了,上海市水利局工會以3萬元啟動資金,成立了上海浦東時達電梯控制技術開發部。
成立技術開發部目的是做電梯控制裝置,90年代的中國,到處都在建樓,電梯的需求非常大,而作為核心設備的電梯控制裝置自然也就成了一門好生意。
不過,水利局工會并沒有專業技術和專業人員,于是,身為自動化控制行業資深專業人士的紀德法就被推薦為了開發部的總經理。
這一來,紀德法如魚得水,開始施展自己多年積累的修為,很快就把電梯控制的相關產業鏈條摸得一清二楚,搞得明明白白。
摸清楚了,搞明白了,新的想法也就誕生了。
1993年,紀德法提出了全額承包開發部的申請,他承諾一年內歸還工會3萬元成本,同時每年再支付水利局工會1.5萬元的承包費。
私人承包經營集體企業,這在90年代很常見,實際就是當時國營轉私營的一種過渡性手法。
1995年,上海市水利局工會與紀德法簽了個協議書,鑒于紀德法已經向工會歸還了3萬元的注冊資金并支付了4萬元的承包費,工會決定將開發部的所有權益全部轉給紀德法。
這一轉,新時達就變成了紀德法個人所有,而前面歸還的注冊金和支付的承包費,實際上是通過經營開發部賺到的,也就是說,紀德法沒花錢。
同年,紀德法注冊成立了新時達電氣有限,就是如今上市公司新時達的前身。
不可否認,紀德法是有兩把刷子的,新時達在中國梯控發展史上都是有名字的,比如最早的電梯群控系統,最早的32位網絡化電梯專用電腦,都是新時達搞出來的。
2010年,新時達營收超過5億,并成功登陸深交所主板,紀德法在臨近60歲的時候,終于跨入了億萬富豪的行列。
如果說新時達上市以前靠的是技術,那么上市以后靠的就是資本了,2013年-2016年,新時達陸續收購了4家公司,累計耗資近21億。
通過并購,營收規模確實是上去了,不過,只是花架子,增收不增利,2013年10億營收就有1.66億利潤,而2017年34億營收利潤反而減少到了1.37億。
更詭異的是,被收購的公司基本都是業績承諾期一過就翻臉,2018年,新時達直接巨虧2.6億。
被收購的公司不及預期,那么當初收購時形成的商譽就要減值了。
所謂商譽,直白點說就是買東西買貴了,比如原本只值10塊錢的,你20塊買到手,那么多出的10塊就叫商譽。
如果之后市場一直認為你買到手的東西還值20塊,那么你的商譽就是一種良性資產,否則,就要計提減值損失。
新時達當初四起并購累積了14億的商譽,2022年計提了8億,2023年計提了2億,使得新時達2022年巨虧10.5億,2023年大虧3.8億。
當然,商譽只是放大器,并不是新時達虧損的根本原因,盈利能力的逐年降低才是新時達的硬傷。
從2010年到現在,新時達毛利率從40%降到了18%,2024年業績預告顯示,新時達又將虧損1.8-3.6億。
曾經接受記者采訪時,紀德法說過一句話:
“我是比較頑固的,不會服輸!”
然而,如今的江湖已不再是當年的江湖,紀德法今年也已經73歲了,體面的退出不失為一個最好的選擇,于是,紀德法一家果斷套現離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