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讀者里面有一位藥學專家,在看了我那篇《印度的麻醉藥麻得狠......》后和我聊起一個話題:為什么那些物美價廉的藥物慢慢就看不見了?告訴了不少藥物知識,于是有了今天這篇短文。
放線菌素D:一種用于治療某些類型癌癥的化療藥物,由于其低廉的價格和有限的利潤空間,導致制藥企業生產積極性不高,甚至停產。
潘生丁(雙嘧達莫):一種常用于預防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藥物。由于原料價格上漲、生產成本增加以及藥品價格受到政府限價等因素影響,藥廠減少了產量,導致市場上供不應求。
紅霉素眼膏及軟膏:基礎的抗生素藥物,用于治療眼部感染和皮膚問題,但由于價格低廉,廠商生產的動力不足,導致市場供應不穩定。
維生素K注射液:用于治療出血性疾病的重要藥物,同樣面臨低價導致的供應問題。
寶塔糖(驅蛔靈)、顛茄片、氯霉素眼藥水、牙周靈片等:這些都是經典的廉價藥物,但因種種原因退出了市場。
他巴唑(甲巰咪唑):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的藥物,也面臨短缺問題。
魚精蛋白、銀翹沖劑、維腦路通等其他基本藥物也出現了供應緊張或斷貨的情況。
還有諸如維生素E、雷尼替丁、地西泮、茶苯海明……這些曾以“物美價廉”著稱的經典藥物,如今在醫院和藥房的貨架上逐漸銷聲匿跡。以維生素E為例,過去一瓶100片僅需幾毛錢,如今卻需花費幾十元甚至上百元從網絡渠道購買,且不進醫保;雷尼替丁作為胃潰瘍患者的常用藥,被高價且可能增加致癌風險的奧美拉唑取代;地西泮(安定)這一安全性高、成癮性低的安眠藥,也因醫院不進貨而被高價新藥擠出市場。這些藥物的消失,折射出醫藥市場的深層矛盾。
利潤困局:藥企的“生死選擇題”
廉價藥的核心困境在于利潤空間被極度壓縮。例如,珍菊降壓片這類成本低廉的中西醫結合藥物,盡管療效穩定,卻因原材料、人工和物流成本上漲,逐漸逼近生產盈虧線。藥企若繼續生產,可能面臨虧損;若停產,則需轉向利潤更高的“新藥”——通過改換劑型、包裝或名稱重新上市,價格翻倍。
這種現象被稱為“降價死”或“中標死”:政府限價或招標采購壓低價格后,藥企因無利可圖被迫放棄生產。例如,某癌癥輔助藥出廠價15.5元,經流通環節加價后售價飆升至213元,利潤達1300%,而廉價藥卻因缺乏中間利益空間被市場淘汰。
醫院的“逐利邏輯”:高價藥背后的利益鏈
中國醫院全部需要“以藥養醫”,這種機制進一步加劇了廉價藥的消亡。根據規定,醫院可在藥品進價基礎上加成15%,高價藥帶來的利潤遠高于廉價藥。此外,部分醫院與藥企存在“暗加成”協議,即進價中已包含返利,導致高價藥更受青睞。例如,某三甲醫院藥劑科主任坦言,20余種廉價藥長期處于緊缺狀態,而高價替代藥則充斥藥房。
更隱蔽的是醫生處方權的影響。高價藥的“回扣空間”更大,醫生開具此類藥物的動力更強。有數據顯示,80%的藥品通過醫院銷售,醫生的選擇直接決定了藥企的生存。
政策與市場的雙重失靈
盡管政府通過基本藥物目錄、價格補貼等手段試圖保護廉價藥,但執行效果有限。例如,原料藥壟斷問題長期未解——少數企業控制原料藥供應,通過抬高價格倒逼成品藥停產。
如“碘化油原料藥壟斷案” :江西祥宇醫藥作為中間商,通過與國內唯一生產商上海萬巷制藥簽訂獨家協議,控制碘化油原料藥供應,再以高價轉售給唯一制劑企業煙臺魯銀藥業。2016年至2020年,其采購價最高為1750元/公斤,轉售價卻高達13500元/公斤,提價幅度達6.7倍至16.2倍。
結果就是碘化油注射液生產成本飆升,魯銀藥業被迫停產,國內僅剩進口高價藥,患者用藥成本劇增。但市場監管總局僅對其處以156萬元罰款。
此外,招標采購中“重價不重質”的傾向,使一些中小企業以偷工減料、縮減工藝的方式低價中標,擠占合規藥企的市場空間。而動態調價機制的缺失,也讓藥企難以及時反映成本變化,進一步削弱生產意愿。
國家藥品集采,目的不就是要為老百姓采購“物美價廉”的好藥嗎?專家組的袞袞諸公難道拉不出一個“物美價廉”的好藥清單?
所謂“物美價廉”的藥品——這些藥物的共同特點不就是療效確切、價格便宜而且是基本藥品嗎?
只是由于利潤微薄,醫院和制藥公司缺乏興趣,加上政策限制和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原因,使得這些藥物在市場上的供應變得困難。這種情況不僅在中國存在,在全球范圍內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要挽救“物美價廉”的廉價藥,政府和社會各界需要從多維度破解困局啊!
藥監局是不是應該根據其成本變化調整限價,并通過國家定點采購、稅收減免等方式保障藥企合理利潤?
對原材料壟斷與灰色利益鏈的打擊可不可以力度大一點?企業牟利幾個億,罰款才幾百萬,有什么用?
目前的藥品集采本來是優化了藥品流通體系,壓縮中間環節,減少流通加價,但為什么那些“物美價廉”的廉價藥仍然不見蹤影?
讓藥品回歸“治病救人”的本質
廉價藥的消失不僅是市場選擇的結果,更是制度缺陷與人性逐利的合謀。當醫療體系被利益鏈條捆綁時,患者的用藥選擇權與健康權益便成了犧牲品。唯有通過制度重構與價值回歸,才能讓那些承載幾代人記憶的“經典好藥”重見天日,讓“物美價廉”不再是醫藥市場的奢侈品。
----- THE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