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觀察
#hz,522
心里產生這個問題是因為那天在刷短視頻。
嘿嘿,作為一名吃貨,吃飯寫稿之余,也會看看各地的美食。
在所有美食里,最讓我垂涎的就是川渝地區的蹄花。而且很奇怪,那種裹滿紅油的誘人畫面,總在夜里讓我刷到。
圖源網絡
肚子咕嚕咕嚕在叫,腦海里就泛起一個想法:我要吃蹄花!
結果在軟件上搜了半天,發現別說評價好的,就連杭州賣蹄花的店都少之又少,很大一部分只做外賣。
于是就有了標題上的那個問題:在杭州,為什么好吃的蹄花那么少?
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我實打實跑了五家有賣蹄花的店。
結果也令人心酸:不是關門,就是導航和具體位置不相符。
兜兜轉轉,但還好,找出兩家值得寫一寫的店。
食無憂川菜館
地址:余杭區鳳竹街與禹航路交叉口東40米
這家店在余杭,地鐵五號線終點站南湖東附近。
那天去,天空下著小雨,冷颼颼的,喝上一碗暖和的蹄花湯,別提多有滋有味。
老板娘是四川人,店里的川渝口音也此起彼伏。
蹄花湯很大一碗, 38元 ,里面有兩只完整的豬蹄。
先喝一口湯,湯底鮮美,清澈,咸淡調味的剛剛好。
而且喝不出豬蹄的肉腥味,里面還有大顆大顆的蕓豆。
光是這湯,我一個人就能喝三碗。
豬蹄已經燉得軟爛,用勺子輔助筷子,才勉強將完整的豬蹄盛進碗里。
沒有蘸水的情況下,直接吃也不錯。
豬肉嫩滑,豬皮Q彈,吃一口,是滿嘴的膠原蛋白。
接下來,就到了讓我期待已久的蘸蘸水環節。
這是一個神圣的時刻。我把豬蹄小心翼翼提起來,再放進店家配好的紅油里。
筷子夾著豬肉,涮一涮,再轉個圈。提起來的時候,豬肉上掛著芝麻和蔥花,而那一滴一滴的紅油往下掉,嬌艷欲滴,仿佛滴進了我的心里。
就這一口,怎么可能不好吃呢?
迫不及待送進嘴里,還差點把紅油滴在衣服上。
嗯,果然沒有讓我失望。蘸料的香、辣、麻、鮮齊頭并進,一起向著味蕾進發。
而軟糯的豬肉仿佛是一只大手,將所有味道調和到最佳比例,柔順的同時帶著幾分刺激感。
這時候再回頭喝一口清亮的蹄花湯,太值了。
古蜀第串串香
地址:拱墅區河東路82號
這家吃串串的小館子,是編輯部的私藏。
偶爾下了班,幾個編輯會組團去打牙祭。在臥虎藏龍的河東路, 他家開了十年 ,可見也是有些功力的。
而我也是憑著記憶,想起曾在這里喝過一碗蹄花湯。于是寫這篇稿子的時候,又去吃了一次。
和上家比起來,這家的蹄花湯湯底要更加濃郁,但分量要小一些,28一份,里面只有一只豬蹄。
這碗湯,有一點點像在喝味增湯的感覺,沒有腥味,看著奶白奶白的。
也許是因為燉久了,豬蹄已經微微散開,不成形狀。但也因為如此,這碗蹄花湯做到了入口即化的地步。
吃皮的部分,像在喝果凍一樣,吸溜一下就滑進嘴里。
這家的蘸水會更加重口一些,偏咸,配合上嫩白的蹄花就剛剛好了。
喝完湯,吃完肉,再夾起碗里的蕓豆一顆一顆品嘗。
蕓豆細膩,浸潤了蹄花湯的鮮美,吃起來綿綿軟軟的,口感很神奇。
吃飽喝足,自然沒有忘記問出心中困惑的問題。
而兩家老板娘的意思大同小異:因為成本高。
倒不是說豬蹄貴,而是想要燉出這醇厚中帶著清新的蹄花湯,是需要大量的豬蹄熬制的。
有點像平常飯店里的熬大骨頭湯。要好大一口鍋,煮好多個小時,不能用高壓鍋,就得用小火慢慢煮。
也是因為這樣,兩家店的蹄花湯數量不多。有時候去的晚了,就喝不到了。
原來是這樣。我還說自己在家做,看來也是行不通了。
這是直接的原因。往大了說嘛,還是杭州的生活節奏快。
川流不息的車輛和人群推著餐飲往前走,不停留。所以那么多店關了又開,開了又關。
慢下來吃的人少了,慢下來燒的人就少了。
本圖文版權歸小O獨有,
歡迎留言,嚴禁盜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