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蒂圖片社
一股政治浪潮正在席卷德國。極右翼民族主義政黨德國選擇黨(AfD)堅信這一點。
反對者稱該黨為“激進”、“種族主義”和“反民主”政黨。德國國內情報部門稱該黨“違反憲法”。
但如果民意調查準確的話,本周日選舉后,德國選擇黨將成為德國第二大政治力量。
這將是一次巨大的板塊移動,不僅在國內,而且在整個歐洲。
你可能會問,為什么德國選擇黨如此重要?在歐洲大部分地區,民粹主義右翼政黨的支持率都在增長。
德國選擇黨也把矛頭指向了唐納德·特朗普。他們認同特朗普“反覺醒”、對移民采取強硬態度、支持化石燃料的觀點。他們也熱衷于停止向烏克蘭運送武器,并緩和與俄羅斯的緊張關系。
特朗普政府則公開支持他們,這激怒了許多德國人。
事實是,德國不同于任何其他國家。
它是歐洲最大的經濟體,也是歐洲最具影響力的國家之一。它仍然背負著納粹歷史的沉重負擔。它與英國和法國并列為二戰和冷戰后幫助塑造和鞏固歐洲自由秩序和防御結構的三巨頭之一。
蓋蒂圖片社
戰后德國從未有一個極右翼政黨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同時卻又一度被視為對聯邦共和國及其自由憲法的威脅。
法國頗具影響力的反對黨領袖瑪麗娜·勒龐 (Marine Le Pen) 的政黨也被認為是極右翼政黨,她在歐洲舞臺上與德國選擇黨劃清界限,顯然認為該黨的立場和民族主義名聲過于激進。
國內外主流輿論長期以來都認為,德國黑暗的過去使得它不會與極右翼發生任何嚴重的勾結。
但這次選舉有很多因素讓觀察家們改變了對德國的看法。我將回到德國選擇黨,該黨堅決否認自己被貼上“極端主義”的標簽。
破碎的德國
德國人的自我形象和國家國際聲譽都遭受了沉重打擊。
多年來,他們已經習慣于作為歐洲經濟強國而受到欽佩和羨慕。
Vorsprung durch technik大致翻譯為“通過技術實現進步”,這是 20 世紀 80 年代奧迪汽車的廣告語。幾十年來,它代表了德國在國際上的聲譽。
德國被視為一個現代化、充滿活力、技術先進的國家。汽車工業是德國經濟心臟的主要財富輸送渠道之一。
但德國經濟模式的根本缺陷現已暴露出來。
路透社
人們普遍認為這個體系已經完蛋了——它過于依賴內燃機汽車和化學工業等能源密集型、老式的產業。
批評者質疑德國缺乏遠見,或與時俱進的能力。德國在研發方面的認真投資在哪里?在大型科技領域?在人工智能領域?
更糟糕的是,在安格拉·默克爾擔任總理的 16 年間(她于 2021 年卸任),德國越來越依賴:
- 對華出口
- 來自俄羅斯的廉價天然氣
- 美國防御保護傘。
這一切都使德國處于非常危險的境地。
唐納德·特朗普現在表示歐洲不能再依賴美國的安全支持和保障。
中國汽車工業發展迅速,電動汽車技術處于領先地位。因此對德國進口汽車的需求較少。
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導致德國不得不尋求替代能源。從美國等國家購買液化天然氣價格昂貴,導致許多能源密集型德國企業面臨財務壓力。
結果是:德國經濟低迷且停滯不前。作為歐元區最大的成員國,其影響遠遠超出了其國界。歐洲盟友對此感到沮喪。
軍事弱點
德國的軍事實力也是歐洲鄰國的一大不滿(這是客氣的說法)。柏林是防務聯盟北約的關鍵力量。唐納德·特朗普重返白宮意味著歐洲人需要提供更多自己的能力。
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后,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承諾,德國疲弱的軍隊將迎來轉折點。
然而,德國軍隊仍然處于虛弱狀態,據稱,其戰斗力不如三年前。
部分原因是其向烏克蘭的捐款。
路透社
德國是繼美國之后對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的最大捐助國,德國多數政黨都贊成繼續支持基輔。
德國選擇黨的立場則截然不同?!昂推健笔撬麄冊诩瘯献畛R姷臉苏Z之一。
他們希望與俄羅斯改善關系,立即停止向烏克蘭運送武器,并利用資源增強德國武裝力量以保衛國內安全。
搖搖欲墜的基礎設施
德國有 4,000 多座橋梁已損壞或處于可疑狀態。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個消息時,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這個數字是報道出來的,因為該國的基礎設施多年來一直因公共和私人部門的長期投資不足而悄然崩塌。
德國的火車準時性令人震驚——比英國還差,這會讓疲憊的英國通勤者感到震驚。
數字化也令人遺憾。城市外的手機信號不穩定,人們仍然使用傳真!
但即使近幾屆德國政府希望增加投資,他們也面臨著支出的法律限制。
2008/2009年金融危機后,德國憲法寫入了“債務剎車”規定,除國家緊急狀態外,新增債務不得超過GDP的0.35%。
德國人不再信任他們的政客。
他們目睹了政府在國內外的開支不斷攀升,德國所依賴的歐元幾乎崩潰。
但當時在選民眼中似乎是金融穩定的支柱的東西,現在在許多人看來卻是經濟增長的障礙。
有關改革債務剎車的爭論是導致德國即將離任的聯合政府垮臺以及本周日提前舉行大選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德國新政府要當心:打破債務剎車絕非易事。需要議會三分之二多數票才能修改德國憲法。
遷移
移民問題在德國十分重要。對于德國選擇黨來說,移民問題也是贏得選票的重要因素。
德國遠非唯一一個擔心歐洲移民水平的國家,但僅在2015/16年歐洲移民危機期間,德國就接收了超過一百萬名尋求庇護者,主要來自敘利亞和阿富汗。
該國還向120萬烏克蘭難民敞開了大門。
許多德國人對他們所謂的“歡迎文化”感到自豪。
然而,來自中東和阿富汗的一系列尋求庇護者的襲擊再次引發了關于德國邊境應該如何開放的爭論。
在圣誕市場發生了持刀傷人事件、持砍刀襲擊事件、汽車撞向平民事件,最近在慕尼黑的工會示威活動中又發生了一起幼兒被殺事件。
德國選擇黨堅稱其并不種族主義或反移民,任何人只要通過合法途徑抵達德國,找到工作,為社會做出貢獻并尊重當地的規范和文化,德國都會歡迎他。
該黨表示將立即驅逐所有犯罪的移民以及非法入境者。
這一立場得到了許多德國選擇黨支持者的稱贊,在周日選舉前的集會上,我與他們交談過,其中包括一些年輕女性,她們告訴我,她們在街上不再感到安全。
還值得注意的是,今年 5 月,德國一家法院裁定“至少有相當一部分德國選擇黨”認為,任何擁有移民血統的人都不是“真正的德國人”——即使他們擁有德國公民身份。法院得出結論,德國選擇黨的目標是“只給予擁有移民背景的德國公民法律上貶值的地位”。這違反了德國憲法。
德國下一屆政府
由于擔心移民和邊界問題會讓他們失去德國選擇黨的選票,德國中左翼和中右翼的言論都向右轉。無論選舉結果如何,這都是德國選擇黨的勝利。
即使如預測的那樣成為議會中第二大力量,它也極不可能進入德國下一屆政府。
德國二戰后的政治制度設計是,沒有一個政黨能夠像納粹黨在 1933 年首次當選后那樣主導議會。
建立聯盟是游戲規則。自二戰結束以來,就一直存在所謂的防火墻 - 一種跨黨派共識,以防止極右翼勢力進入政府。
德國選擇黨堅稱自己是保守派和自由派,而不是激進的右翼勢力。
她指出,該黨在西德和東德的支持基礎不斷擴大,在年輕選民中也是如此。它指責反對者試圖讓該黨閉嘴、關閉它并阻止它掌權。她表示,這是反民主的。
去年 12 月,埃隆·馬斯克 (Elon Musk) 宣稱只有德國選擇黨 (AfD) 才能拯救德國,此言一出便引起全歐洲關注。
這里的大多數人仍然堅持認為他們的國家需要被德國選擇黨拯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