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卷數據,專心辦案
——透過年度“雙十大”看檢察履職系列報道之五
◆2024年12月,最高檢印發《關于全面深化檢察改革、進一步加強新時代檢察工作的意見》,繪制出了推動檢察事業創新發展的“施工圖”。
◆經過深入調研和反復論證,2024年10月,最高檢黨組調整考核機制,作出“一取消三不再”的決定。在作出“一取消三不再”決定之時,最高檢同步提出一體抓實檢察業務管理、案件管理、質量管理。
◆2024年,最高檢對本級自辦案件組織進行質量評查,同時指導全國檢察機關評查各類案件59萬件。
◆2025年第一季度,最高檢又部署對2024年本級辦結案件進行全面質量檢查,帶頭落實“每案必檢”。
“以前很多精力放在考核上,今年可以把更多時間放在辦案上,謀劃著高質效辦幾個案子了……”
新年伊始,貴州省銅仁市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部主任林鑫談起“開工”感受,言語中滿是喜悅。這份喜悅源自最高人民檢察院2024年的一項重大決定——“一取消三不再”,即取消一切對各級檢察機關特別是基層檢察機關的不必要、不恰當、不合理考核,不再執行檢察業務評價指標體系,不再設置各類通報值等評價指標,不再對各地業務數據進行排名通報。
不久前,2024年度十大檢察新聞新鮮出爐。“切實為基層減負、優化檢察管理,最高檢黨組提出‘一取消三不再’引發熱議共鳴”位列其中。同樣入選年度十大檢察新聞的,還有“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最高檢出臺《關于全面深化檢察改革、進一步加強新時代檢察工作的意見》”。
這兩條年度十大檢察新聞看似是不同的工作、不同的領域,其實仔細琢磨會發現是相通的內核、同樣的“配方”——用改革的方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這也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條重要經驗。
推動檢察事業
創新發展的“施工圖”
回顧黨的歷史,三中全會已成為改革和發展的代名詞。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歷屆黨的三中全會都承擔著促進經濟發展和深化體制改革的重大使命,一些具有重大轉折意義的決策也都與三中全會息息相關。
2024年7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在京召開,新時代新征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沖鋒號響徹華夏大地。
作為黨絕對領導下的政治機關、法律監督機關、司法機關,檢察機關聞令而動,迅即部署。
2024年7月29日召開的大檢察官研討班專題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研究部署進一步全面深化檢察改革。
2024年12月,最高檢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印發《關于全面深化檢察改革、進一步加強新時代檢察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意見》從健全堅持黨對檢察工作絕對領導制度體系、完善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制度體系、健全強化法律監督工作機制、健全檢察機關公正司法體制機制、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檢察隊伍、健全檢務保障和科技支撐機制等方面部署了多項改革任務,繪制出了推動檢察事業創新發展的“施工圖”。
“這是一份緊跟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具有檢察改革引領性的文件,也是未來幾年檢察機關發展的指針。”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建偉告訴記者,《意見》在司法體制改革和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檢察隊伍方面,突出落實和完善司法責任制,將檢察管理的科學化調整納入檢察工作機制的進一步完善之中,強調健全檢察業務管理、案件管理和質量管理機制。此外,在強調司法責任制的同時,也明確提出加強檢察官權益保障,加強對敢擔當、善作為干部的激勵保護。
對于《意見》特別強調的堅持強化法律監督與規范檢察履職并重,張建偉表示,法律是檢察機關進行監督的動力和保障,法律也劃定了檢察權的邊界。監督者自身要行端履直,監督才有公信力。“檢察機關多年來一直加強自身管理,打造政治意識強、業務水平高、綜合素質好的檢察官群體,就很好把握住了一點:規范檢察履職也是強化法律監督的重要措施,兩者相輔相成,共同增長。”
立破并舉,提出“三個管理”
梳理這份《意見》,優化案件線索管理、司法辦案監督管理、業務部門自我管理、案件管理部門專門管理、相關部門協同管理、聽證員選用管理等“管理語匯”出現了20多次。這個高頻詞,從一個側面體現了本屆最高檢黨組抓工作的一個特點——尤為重視管理。
2020年,為適應“四大檢察”法律監督新格局,最高檢出臺《檢察機關案件質量主要評價指標》(下稱《評價指標》),隨后進行了3次修訂。
“應當說,在一定歷史時期,《評價指標》在引導各級檢察機關依法履職辦案方面發揮了應有作用。然而,從最高檢調研組在基層的調研情況來看,數據管理簡潔、直觀的效能在實踐中逐漸出現副作用和‘異化’現象,一些地方唯指標、卷數據,檢察官不能將主要精力放在辦案上。此外,在全國用一組指標、一個標準、一套數據,一刀切地評價各地檢察履職優劣,不完全符合司法規律。”最高檢案件管理辦公室主任申國軍告訴記者。
2024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定》,指出“考核應當化繁為簡”。這一新要求進一步激發了最高檢抓緊解決考評管理中“異化”現象的緊迫感和使命感。
經過深入調研和反復論證,2024年10月,最高檢黨組調整考核機制,作出“一取消三不再”的決定。基層檢察干警反響熱烈,紛紛表示:“為基層減負,盼之甘霖!”
歡呼點贊之余,一些干警也產生了困惑:接下來怎么抓工作、怎么抓管理?
其實,早在2024年初,最高檢就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新時代檢察業務管理現代化的意見》,搭建起了檢察“大管理”格局,即構建檢察長和檢察委員會宏觀管理為統領、辦案部門自我管理為基礎、案件管理部門專門管理為樞紐、相關部門協同管理為保障的全方位、立體化檢察業務管理組織體系。
而在作出“一取消三不再”決定之時,最高檢還同步提出一體抓實檢察業務管理、案件管理、質量管理(下稱“三個管理”)。明確指出“三個管理”的核心是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主線是落實和完善司法責任制,抓手是案件質量檢查評查和司法責任追究懲戒,目標是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如果說‘一取消三不再’是破,那么推動構建檢察‘大管理’格局,貫通推進‘三個管理’就是立。”申國軍認為。
“‘三個管理’的提出,是對檢察工作質量和效能提升的深刻反思,彰顯出新時代檢察機關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向著更加科學化、精細化、透明化的管理模式轉型。”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程雷認為,“三個管理”應遵循“三個效果”有機統一。在政治效果上,深刻領悟檢察管理的人民性本質,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履職辦案;在社會效果上,切實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人民群眾對案件處理全過程滿意作為檢察案件質量評查的首要準則;在法律效果上,準確、規范把握法律規定的核心要義和本質目的,高質效履行法律監督職責。
深化落實,回歸檢察辦案本源
改革重在落實,也難在落實。
“一取消三不再”、一體抓實“三個管理”如何落地見效?最高檢先行垂范:
——對檢察機關辦案質效分析研判進行調整,從原來的注重業務數據分析轉向重點案件類型、重點辦案領域、重要業務態勢分析研判。
——2024年,最高檢對本級自辦案件組織進行質量評查,同時指導全國檢察機關評查各類案件59萬件。2025年第一季度,最高檢又部署對2024年本級辦結案件進行全面質量檢查,帶頭落實“每案必檢”。
——成立最高檢檢察官懲戒委員會,推動檢察官懲戒工作與紀檢監察、干部管理等相貫通,與“三個管理”相銜接。
各地檢察機關紛紛響應,轉變管理觀念,探索新的管理方式。
2024年11月,江蘇省檢察院率先出臺落實文件——《江蘇省檢察機關一體優化“三個管理”工作舉措(試行)》,以25張思維導圖、工作流程圖直觀呈現一體優化“三個管理”的具體舉措。
貴州省檢察院也印發《全省檢察業務質效分析研判工作指引(試行)》和《貴州省檢察機關檢察監督案件和重大監督事項實質化辦理工作辦法(試行)》。
“《指引》把最高檢的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細化為各業務領域的‘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還取消了計分制,按照‘優、良、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對檢察工作進行評價。我們現在按照正、負面清單監督辦案抓落實就行。”林鑫告訴記者。
據了解,北京、甘肅、寧夏等地檢察機關也出臺相應細化舉措。“三個管理”正在逐步向基層傳導壓實。
“‘一取消三不再’及‘三個管理’的部署,讓我們真切感受到最高檢大刀闊斧的改革決心以及對基層檢察工作的長遠布局,有利于讓基層檢察官專注辦案,回歸法律監督主責主業。”全國人大代表、山東康橋律師事務所首席合伙人張巧良建議,檢察機關應定期收集各地執行中的問題,及時調整優化,保障“一取消三不再”不走樣、真落地,推動檢察事業朝著更加務實、高效、公正的方向邁進。
來源:檢察日報·要聞版
記者:常璐倩
編輯:劉子昌 劉釗穎 李文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