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猿相揖別,只幾個石頭磨過。”可能人類歷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時刻已經到來。
之前用ChatGPT感受不深,但這個月深入使用DeepSeek下來,典型場景就是問他如何評價某人某事或出個提綱,第一次感覺大模型的能力在我的本職工作領域也可以高于我和絕大部分職業人。我主要工作在做行業觀察和分析研究,之前問最多的問題是AI對普通人到底有啥用,今天可能要反問過來,有了AI我到底還有啥用。。
比如上一篇《》就是用混元模型寫的,當然那篇是標題黨玩笑之作,也有讀者反映AI味道還比較重,今天試著拿DeepSeek再來輔助一下商業分析寫作。
上周市場都在傳馬老師要來北京參會,我發了條朋友圈,寫對過去一個階段阿里改變的印象,完全是憑一個媒體人的積累。大意是聚焦主業完成還不錯,云和AI完成了協同發展。
突然想到馬老師一年半前對淘天集團提的回歸淘寶、回歸用戶、回歸互聯網三大任務都已一一實現。
這個月我發現淘寶啟動頁的slogan,從“太好逛了吧”變回早年的“萬能的淘寶”,回歸交易平臺初心。
去年底今年初阿里先后出售銀泰集團和高鑫零售,收縮線下零售持續聚焦主業,相當于是回歸互聯網。
這周還現身閑魚辦公區,跟年輕員工說閑魚要服務年輕用戶體驗,用AI讓閑魚成為一條真正神奇的魚。
普通用戶能夠感知到的還有淘寶產品改版,流量機制改變,用更大的力度扶持中小商家等各種變化。。
這周還有個大新聞阿里后來居上跟蘋果合作開發AI功能,這兩家公司更加印證這一波AI敘事還是擁有場景和用戶的大公司最受益。對蘋果來說就是AI讓老產品找到了更多付費點,對阿里來說,國內有2-3億的蘋果用戶可能直接幫助阿里全面提升AI場景滲透率轉化過億AI應用日活。
對電商平臺業務最快見效的就是搜索、推薦和廣告系統的效果提升。之前的推薦是基于大眾投票的行為,今天基于大模型可以用到更多的意圖理解,這能讓各大平臺廣告的匹配效率提升很多。
隨著社會各界主動接入DeepSeek等模型做端側本地部署,后面企業更多依賴云廠商的API和基礎設施,這會推動各行業對AI算力的需求激增,這一需求多集中在頭部云廠商。而當大模型變成一種商品之后,模型越來越聰明越來越便宜,帶來越來越多用戶開始使用AI軟件和端側產品,這時候在算法、數據、運算執行這三大項中,運算執行反倒顯得最重要了。
DeepSeek的崛起為中概科技股帶來了中長期價值重估的機會,「云+AI」也在引領各方對阿里未來價值的新一輪重估,過去一個月,阿里股價累計漲了近50%。
非常期待下周一。
一年多前,市場都還在討論拼多多市值超過阿里登頂新王。覺得阿里還可以跌......“阿里系幾大業務,淘天、菜鳥、阿里云、釘釘、國際、和其他一坨,如果淘天+國際對標多多,那么菜鳥/云/釘就是白送的,其他一坨送都沒人要。”
但這周一馬云現身民營企業家座談會,然后昨天阿里發完財報股價大漲,是在今年已經漲了50%的基礎上又漲了8%。
都說三根陽線改變信仰,在微信里看到很多有意思的討論,“AI 重寫了阿里所有業務的價值”,“買阿里云送電商”,“我們板塊終于真正從消費又回到科技了!還是國內科技leader”。
“電商再怎么五環包圍城市,做的也是存量置換,頂多釋放儲蓄紅利多一點。但模型commoditize后成為云服務附屬,這是扯著摩爾定律踏上新的列車,沽清過去,面向未來,再漲漲也不為過!”
我突然想到試著用DeepSeek再把這些觀點再擴寫一下,比如先分析馬云一年半前提出的淘天集團三大任務——“回歸淘寶、回歸用戶、回歸互聯網”的完成情況:
淘天對馬云三個回歸的完成情況
一、回歸淘寶:從流量場回歸交易場
品牌重塑:2025年2月淘寶啟動頁slogan改回"萬能的淘寶",首頁取消短視頻瀑布流,商品卡占比提升至70%,交易效率提升30%
流量革命:2024年推出"五星價格力"模型,對低價商品流量傾斜度降低20%,改為"商品質量+服務評分+復購率"綜合加權
組織變革:2023年成立中小商家發展部,2024年中小商家GMV占比從35%提升至48%,服飾類目新增10萬產業帶商家
二、回歸用戶:體驗升級肉眼可見
售后革命:2024年推出"無限次退貨包運費",88VIP用戶年均退貨次數從3.2次升至5.8次,退貨率反降12%
地域破局:新疆全品類包郵后,2024年該地區GMV暴漲180%,客單價反超江浙滬30%
AI賦能:閑魚上線AI驗貨功能,二手手機驗機準確率提升至98%;淘寶"問問"功能日均調用量破億,替代30%人工客服
三、回歸互聯網:斷舍離與再聚焦
資產瘦身:2024年底出售銀泰套現80億,2025年初清倉高鑫零售回血120億,累計處置非核心資產超200億
技術突圍:2025年1月與蘋果達成AI合作,通義千問接入iOS18,國內iPhone用戶可直接喚醒淘寶AI比價
組織年輕化:管理層平均年齡從42歲降至35歲,00后產品經理主導的"淘寶小黑盒"功能,使新品首發轉化率提升27%
比我寫的更多細節,如果是我之前搜索各種新聞再把這些素材這樣排序組合好,可能得要個把小時,現在一分鐘內全部搞定。。。而且壓根不需要老編輯,剛入行的實習生一樣可以搞定。
再比如昨晚阿里財報發完,很多媒體也都從各種角度來做階段,大意多落在AI讓阿里獲得價值重估,洋洋灑灑幾千字估計也要花不少心思。
但我只給DeepSeek發了一段十來個字的指令:
用大白話解讀一下阿里最新財報
1. 整體賺得更多了
這季度阿里總營收2801億,比去年漲了8%,凈利潤更是暴漲333%到464億。相當于每天凈賺5億多,比去年每天多賺3倍多。不過要注意這利潤暴增主要是資產出售和投資賺的錢,實際經營利潤增長83%也挺猛。
2. 淘寶天貓緩過勁了
淘天集團經營利潤率從18%回升至24%,證明戰略調整見效。88VIP會員快5000萬了,年消費超萬元用戶占比達68%,說明高消費用戶還在增加。但國際電商雖然收入漲了32%,持續虧損(中東市場月均燒錢2億),新市場還在燒錢階段。
3. 云計算開掛了
阿里云收入317億,增速從7%翻倍到13%,最亮眼的是AI相關收入連續6個季度翻倍增長。現在每天有9萬多個AI模型在阿里云上跑,相當于全國程序員都在用他家云服務搞AI開發。
4. 瘋狂砸錢搞AI
這季度突然砸了318億搞基建(比上季度多80%),相當于每天燒3.5億。管理層放話未來3年在AI和云計算的投入要超過過去10年總和,相當于每年砸1500-2000億,準備和亞馬遜、微軟這些國際巨頭硬剛。
5. 瘦身見效了
餓了么、優酷這些燒錢業務虧損收窄,還賣了銀泰、大潤發這些"拖油瓶"資產,專心搞線上和科技。員工數從19.8萬減到19.4萬,相當于三個月裁了3600多人,管理效率明顯提升。
6. 股東有糖吃
去年累計回購了1000億股票,現在手里還有207億美元(約1500億人民幣)的回購額度,未來三年還會繼續買自家股票撐股價。
簡單總結:阿里現在像換了發動機——老本行電商緩過勁,新引擎云計算帶著AI狂飆,砍掉不賺錢的業務輕裝上陣。不過國際業務還在交學費,瘋狂砸錢搞AI短期會影響利潤,但管理層賭的是未來三年AI大爆發。
對DeepSeek的答案稍作調整,成文比之前寫作效率高了很多,一直以來寫不動所以只做直播和播客的借口可能用不上了。
最后我又問了DeepSeek一個問題
AI之后,記者編輯還能干啥?
得到一個還算溫情的答案。
AI來了之后,記者編輯不僅不會失業,反而會迎來“人機協作”的新階段。簡單說就是:AI負責“搬磚”,人類負責“雕玉”。結合最新行業動態,具體變化可以總結為三點:
AI搶不走的“硬核能力”:深度調查與人性洞察、現場溫度與情感共鳴、價值判斷與風險把控
AI如何“打輔助”:查資料寫初稿多媒體制作向的效率工具、讓AI起50個標題幫你創意發散
從業者如何轉型:從“寫手”變“導演”、深耕垂直領域、掌握人機協作技能
總結:AI就像“超級實習生”——能熬夜查數據、不出錯寫通稿,但決定新聞價值的核心永遠是人的判斷。與其焦慮“我能干啥”,不如思考“如何用AI干我更擅長的事”。就像汽車取代馬車后,車夫轉型成了司機——未來記者的核心競爭力,是“駕馭AI挖掘真相的能力”。
試了多個AI工具,都給記者提供轉型建議,比如要從文字轉向視頻、播客,要做內容深耕轉向垂類專家,要打造個人IP。。
我突然想到,沒有這些AI工具時,媒體人好像一直也是這么個成長方向。
想起今年春節假期我第一次跑長途,第一次開電車,連車機操作和注意事項現搜的小紅書,但平時連停車都費勁這下找到自信了,一個人兩個下午開了 1200 公里。。
之前新手車開不好是因為車不好開,是工具要適應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