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提到兆佳氏,我們首先想到的應當就是康熙第十三子胤祥的嫡福晉。作為康熙眾多兒媳中出身并不算顯赫的一位,卻是康熙眾多兒媳中最為幸福的一位。
兆佳氏出身滿洲正白旗,其父馬爾漢從一個小小的筆帖式一步一步坐到了議政大臣、吏部尚書的位置上。正因為父親位至朝廷重臣,兆佳氏才被康熙選中,指婚給了皇十三子胤祥為嫡福晉。兆佳氏是馬爾漢最年幼的女兒,在兆佳氏之前,馬爾漢的六女兒已經嫁給了伊爾根覺羅.伊都立。
伊都立是康熙寵臣伊桑阿與索額圖的女兒烏云珠所生的兒子,馬爾漢的兩個女兒,一位嫁到了朝廷重臣之家,一位成了皇家兒媳。
兆佳氏嫁給胤祥的時候,胤祥只是一個光頭阿哥,而且在雍正朝之前胤祥一直都沒有被冊封爵位。不過胤祥與嫡福晉兆佳氏的感情極好,所以兆佳氏接連為胤祥生下七個子女。
雍正帝登基后,胤祥被直接冊封為和碩怡親王;
兆佳氏便被冊封為怡親王嫡福晉,了解清史的應該知道胤祥在雍正一朝時的地位,將其稱之為“副皇帝”都不為過。正因為如此,兆佳氏所生的幾個長大成人的子女,自然是也得到了雍正帝的重視
嫡長女被封為郡主,嫁給了伊都立的兒子福僧格,生一女被指婚給了乾隆第四子永珹;
嫡次女被雍正帝收為養女,封和碩和惠公主和親蒙古;
嫡長子19歲早逝、嫡三子嫡五子夭折
嫡次子弘皎被封郡王
嫡五子弘皎承襲鐵帽子王爵位——和碩怡親王爵位
而兆佳氏也十分長壽,活到了乾隆三十一年。
而除了胤祥的嫡福晉外,出身兆佳氏一族的還有康熙的一位妃嬪——布貴人。
而布貴人也是非常值得一提的,這篇文章,我們便一起來認識一下康熙布貴人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存在?
01與和碩怡親王嫡福晉出身同族
布貴人與胤祥的嫡福晉都是出身兆佳氏一族,只是二人出身不同的分支而已。
在整個兆佳氏族中最為顯赫的一個分支便是舒賽系兆佳氏,而康熙的布貴人便是出身舒賽系兆佳氏族,其先祖世居瑚普察地方,布貴人這一支入旗的始祖是塔郎阿,與舒賽系兆佳氏族的始祖舒賽是同族,所以在塔郎阿入旗的時候便被編入到了舒賽系兆佳氏說在的旗籍——滿洲正白旗包衣第三參領第一滿洲佐領。舒賽這一支,在滿清擁有兩個世管佐領,其門第還是不錯的。
而胤祥的嫡福晉便并非屬于舒賽系兆佳氏這一分支,其家族門第在康熙朝之前還是比較低的:
其祖父額赫禮僅為前鋒校
其父馬爾漢一開始也僅為筆帖式而已
而馬爾漢經過自己的努力,在康熙朝位至尚書,將家族的門第提升了不少,所以馬爾漢的兩個女兒才得以嫁到重臣之家或者皇家。而經過雍正一朝,馬爾漢的家族門第又多次被提高,只是仍舊不如其他的世家。
正因為布貴人與胤祥嫡福晉雖出身同族,但并非一個分支,所以二人之間并沒有直接的關系。
(下文中將布貴人稱之為兆佳氏)
兆佳氏的曾祖父,也就是入旗的始祖塔郎阿位至包衣佐領;
塔郎阿的兒子思赫,也是位至包衣佐領;
到了塔郎阿的孫輩,則大多為內務府中中下級官員,而在塔郎阿所有孫子們,仕途最為不錯的便是兆佳氏的父親塞克塞赫。
塞克塞赫以胡軍校的身份入仕,憑戰功而得了一個騎都尉的世職,最終位至正三品參領。
但即便是如此,兆佳氏的出身仍算不得顯貴,畢竟其家族仍舊屬于中下級內務府世家。
不過作為上三旗包衣出身,兆佳氏需要參加內務府主持的選秀。
02為康熙生下一位公主,做三十余年庶妃
兆佳氏何時出身、哪一年參加的選秀、入宮后是否充任過官女子尚且不確定,何時開始得到康熙的寵幸也不確定。
但可以確定的是,最晚在康熙十二年兆佳氏已經入宮了,因為在康熙十三年五月,兆佳氏生下了康熙第五女,序齒為三公主的和碩端靜公主。
其實像這樣不確定入宮時間、不確定何時成為妃嬪、具體位份也不確定的后妃并不在少數,畢竟在康熙朝初期的時候,后妃制度還沒有完善,除了皇后外,便是庶妃(福晉、小福晉、格格)。
若是出身顯貴家族的八旗女子,剛入宮時會享受福晉級別的待遇;
像兆佳氏這樣出身包衣的女子,剛入宮是大概率會是官女子,若是得寵后能夠生下皇子公主的話可能會享受小福晉級別的待遇。
像康熙前期的寵妃榮妃馬佳氏、惠妃烏拉那拉氏,便是跟兆佳氏一樣的情況。在生下皇子后二人才被晉封為小福晉,在康熙第一次大封后宮時被晉封為嬪,康熙第二次大封后宮時晉封為妃。
而兆佳氏便沒有榮妃與惠妃那般幸運了,因為兆佳氏只生下了一位公主,后再無所出。可見康熙并不怎么寵愛兆佳氏,兆佳氏之所以能夠成為康熙眾多后妃之一,單純是因為康熙綿延后嗣的需要而已。因兆佳氏不怎么得康熙歡心,自然在其生下和碩端靜公主后得寵的機會便少之又少。
這其實跟康熙后妃眾多也有關系,而且很多后妃的出身都很不錯。比如:康熙十三年左右,為康熙生下皇子公主的孝誠仁皇后(輔政大臣索尼的孫女、大學士索額圖的侄女)、榮妃(康熙前期寵妃)、惠妃(康熙前期寵妃)
再比如剛入宮便享受福晉級別待遇的:
博爾濟吉特氏(康熙八年入宮,康熙十六年被娘家人接回蒙古)
佟佳氏(總兵官佟國璽的女兒,孝康章皇后族侄女)
扎斯瑚里氏(三等男、副都統的女兒,出身滿洲正白旗)
鈕祜祿氏(果毅公遏必隆的庶女)
葉赫那拉氏(武英殿大學士納蘭明珠的女兒)
還有康熙十四年入宮的德妃烏雅氏、定妃萬琉哈氏,康熙十五年入宮的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
有如此多出身顯赫,而且得寵的勁敵在,兆佳氏越來越默默無聞也是情有可原。
正因為如此,在整個康熙朝,兆佳氏的位份自然不高。
按理說兆佳氏雖然僅生下一位公主,也是為康熙綿延子嗣立下了一定的功勞,被晉封位份也是理所應當的。但是多年來兆佳氏一直是沒有封號的庶妃,一直到康熙四十六年的檔案中,才將兆佳氏記載為“布常在”。
雖為貴人,卻按照嬪級待遇下葬
了解清史的應該知道,常在之上還有貴人、嬪、妃、貴妃、皇貴妃、皇后,所以常在的位份實在是低微。也就是說兆佳氏在宮中熬了三四十年的時間,才有了常在的位份。
這一點康熙確實不如自己的孫兒乾隆“大方”,像:
乾隆的愉貴妃珂里葉特氏便是出身包衣,一開始為侍妾格格,在乾隆登基時被封為常在,乾隆二年被晉封為貴人,在生下皇五子永琪后被晉封為瑜嬪,后一步一步晉封為愉貴妃。
乾隆的惇妃汪氏也是出身包衣,一開始為常在,在懷孕的時候被晉封為了惇妃,后生下一位公主
乾隆的恭嬪、怡嬪等也都是出身包衣
當然像兆佳氏這樣即便是生下皇子公主,多年來都是沒有封號的庶妃,康熙后宮并不在少數:
皇八子胤禩的生母衛氏,生下皇子后19年被詔封為嬪;
皇七子胤祐的生母戴佳氏,生下皇子后29年才被詔封為嬪;
皇十二子胤祹的生母萬琉哈氏,生下皇子33年后被詔封為定嬪;
皇十七子胤禮的生母陳氏,生下皇子后21年被詔封為嬪;
皇十女固倫純愨公主的生母烏拉那拉氏,在整個康熙朝都是沒有封號的庶妃;
生下兩位皇子(胤稷、胤祎)、一位公主的高氏,也是到了雍正帝登基后才被晉封為貴人
如此看的話,兆佳氏并不“委屈”。
畢竟康熙朝能被晉封為妃、貴妃、皇貴妃或者皇后的,要么出身勛貴家族,要么便是十分得寵的寵妃。最起碼兆佳氏在康熙四十六年時已經享受常在級別的待遇了,而且之后還被晉封為了布貴人。至于何時晉封為貴人便不得而知了,在康熙五十八年的折檔中有這樣的記載:
“五十六年正月十一日,卜貴人薨”。
也就是說,康熙五十六年正月兆佳氏病逝,在康熙五十六年之前兆佳氏被晉封為貴人。
與皇十女固倫純愨公主的生母烏拉那拉氏相比,兆佳氏已經算比較幸運的了。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康熙下旨按照嬪級待遇安葬兆佳氏,并且為兆佳氏的去世輟朝兩日。
此病不可齋戒,依三公主之母、嬪出殯,有關初祭、大祭,且外客等前來,筵樂照備”。
康熙五十八年,兆佳氏被正式入葬景陵妃園寢。
而康熙之所以會決定按照嬪級待遇為兆佳氏出殯,除了念及兆佳氏侍奉自己多年的情分外,或許還因為兆佳氏唯一的女兒和碩端靜公主。
和碩端靜公主為了朝廷需要遠嫁蒙古和親,卻因與額駙產生矛盾而去世,對于康熙而言對女兒和碩端靜公主是有愧疚之情的。所以和碩端靜公主的額駙,成為康熙所有女婿中唯一一位被拘禁而死的額駙。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女婿被拘禁而死
作為康熙的女兒,自出生起便注定了要為了大清和親蒙古各部,至于能留在京城嫁給勛貴家族的公主是微乎其微的。康熙雖然一共20位公主出生,但是僅有8位長大成人,而這8位長大成人的公主中便有6位遠嫁蒙古各部。
而布貴人兆佳氏,所生的和碩端靜公主便是其中之一。
康熙三十一年,端靜公主被封為和碩公主,下嫁蒙古喀喇沁部,嫁給杜棱郡王的次子噶爾臧(兀良哈氏)。
噶爾臧究竟是何出身,值得康熙下嫁和碩公主,而非宗室女呢?
喀喇沁部歸順大清的始祖是噶爾臧的曾祖父蘇布地,蘇布地是明朝朵顏三衛首領長昂的孫兒,在明朝擔任朵顏三衛左都督一職。因為察哈爾林丹汗(元太祖嫡系后裔)的緣故,蘇布地帶著自己的族人歸順了大清。
太宗皇帝為了讓喀喇沁部對大清忠心耿耿,便從喀喇沁部挑選了一位女子入宮,并且將自己的一位侄女嫁到了喀喇沁部。而蘇布地,則是被太宗皇帝封為札薩克。
蘇布地的兒子固嚕思奇布,被順治帝封為多羅杜棱貝勒,爵位世襲罔替;
固嚕思奇布第三子班達爾沙,被朝廷晉封為多羅杜棱郡王,自康熙十一年開始由班達爾沙的二哥札什承惠承襲。為了讓喀喇沁部一直對大清忠心耿耿,滿蒙聯姻便是最好的方式。
而噶爾臧,便是大清第二位多羅杜棱郡王札什承惠的兒子,也是大清第三位多羅杜棱郡王。
康熙三十一年,和碩端靜公主下嫁噶爾臧,噶爾臧便被封為和碩額駙。
端靜公主剛嫁給噶爾臧時,夫妻二人的感情還是比較好的,最起碼沒有什么直接的矛盾,畢竟端靜公主為額駙生下了兩子一女。而康熙也十分重視喀喇沁部,重視遠嫁蒙古喀喇沁部的女兒端靜公主,所以先后三次前往端靜公主府邸,而且每次去都會給女兒女婿很多的賞賜。
按照康熙如此對待端靜公主與額駙噶爾臧,按理說端靜公主應當能夠在喀喇沁部善終、額駙噶爾臧應當對大清忠心耿耿才是。
然而康熙四十九年,端靜公主便因為與額駙產生矛盾而去世了。
而端靜公主之所以會如此快便去世,是因為噶爾臧對大清有了反心,此事被端靜公主所知。
端靜公主去世后,噶爾臧不僅沒有悔改之心,反而在端靜公主喪期內強行霸占索諾穆的妻子。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罪狀。
康熙對女婿的舉動十分生氣,不僅革除其王爵,讓其弟弟塞棱來承襲,而且還將其拘禁起來。
雖然噶爾臧的舉動很是過分,但康熙仍舊沒有忍心將其直接處死,畢竟噶爾臧是康熙幾位外孫與外孫女的父親。而且噶爾臧還有一個女兒嫁給了廢太子胤礽的長子弘皙(和碩理親王),弘皙的兩個女兒日后也嫁到了喀喇沁部,如此姻親關系,康熙也不能將其處死。
待噶爾臧去世后,同端靜公主合葬。
結語
布貴人的一生其實是大清大多數后妃一個最真實的寫照,畢竟后妃那么多,又怎么會都得寵呢?其實大部分大清后妃都是默默無聞的,像布貴人這樣能夠生下一位公主,便已經是很幸運的存在了。若非如此,或許在歷史的長河中,關于布貴人的記載可能只有寥寥數字而已。
然而布貴人唯一的女兒,也未善始善終,為了大清而去世在了遠離京城的蒙古。
這對于布貴人而言,或許是一生中最傷心的事情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