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當中有不少將領是出自黃埔軍校,或者有革命軍經歷的。蔡申熙也是如此,他是黃埔軍校第一期的畢業生,后任十五軍軍長,二十五軍軍長等職務。但是仔細看一看蔡申熙的生平,他雖然只活了短短二十六歲,卻參加過許多重要的戰爭。
十八歲蔡申熙由黃埔軍校畢業,之后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那年他剛20歲就參加了北伐戰爭,先后任國民革命軍營長、團長兩職。
21歲的蔡申熙參加了南昌起義,后任起義軍十一軍二十四師參謀長。同年他又參加了廣州起義。
1930年任中央長江局軍委書記,組建紅十五軍,擔任軍長。那時他才24歲。同年12月參加第一次反圍剿戰斗,次年任中共鄂豫皖軍委副主席等職,本來他的前景一片大好,誰也沒有料想,蔡申熙在第二年竟然壯烈犧牲。
1932年7月,蔣介石親自任“剿匪總司令”,統軍三十萬對鄂豫皖蘇區施行第四次“圍剿”,當時張國燾是該根據地事實上的領導者,因為他的錯誤領導,導致紅軍的處境十分被動,紅二十五軍損失慘重。
蔡申熙擔任紅二十五軍的軍長的時候,可以說是“受命于敗軍之際”,但蔡申熙對戰局犀利的把握,局面才稍有回轉,統軍給予敵人沉痛的打擊。于同年九月,紅四方面軍四個主力師與蔡申熙統領的二十五軍會師。蔡申熙分析了當前的形勢,覺得可以有效利用地形和群眾基礎,再伺機捉住機會殲滅國民黨在蘇區的軍隊,但是這個建議并未第一時間被采納,導致戰機延誤,形勢再度急轉直下。見此局面,張國燾這才采用蔡申熙的戰略提議。于是由紅四方面軍先行出發,蔡申熙率部斷后。
豈料隨著敵人的包圍圈益漸縮小,紅四方面軍主力在途中與敵人遭遇,發生激戰。國民黨軍隊立即請求增援,對紅四方面軍主力進行圍剿。
蔡申熙為了拖住敵人的增援,指揮部隊與敵援展開激戰,在指揮戰斗中,不幸腹部中彈,這不是抗日神劇,而是確鑿存在——已經躺在擔架上的蔡申熙仍然堅持指揮戰斗,最后因為流血過多不幸身亡。終年二十六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