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的高級將領有一個奇怪的現象,收拾軍閥的時候威風八面,可一旦遇上日本人,立刻原形畢露,比較典型的就是劉峙,抗戰前被稱為“常勝將軍”,抗戰后就變成了“長腿將軍”,甚至在解放戰爭變成了“豬將”,與劉峙的經歷相類似的還有一位將軍。名叫蔣鼎文。
蔣鼎文是蔣介石的老鄉,又畢業于黃埔軍校,所以很受蔣介石的器重,他在中原大戰一展雄風,所向披靡,還得了一個“飛將軍”的美稱。后來蔣光鼐、蔡廷鍇反蔣,甚至在福建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蔣鼎文就領了蔣介石的軍令,帶領10個師去福建平定叛亂。僅僅用了一個月時間,蔣鼎文就將福建全境收入囊中,讓蔣介石非常興奮。
反共時,蔣鼎文也是主力,迫使紅軍進行長征的第五次圍剿就是由蔣鼎文擔任的司令,雖然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主要是因為共產黨內部決策的錯誤,但也不可否認,在蔣鼎文的率領下,國軍的戰斗力比以往更為強盛。
擁有如此輝煌的戰績,蔣鼎文在抗戰時自然被委以重任,他最高做到了第一戰區司令的位置上,當過戰區司令的人各個如雷貫耳,包括李宗仁、馮玉祥、閻錫山、何應欽、陳誠等都是國民黨內舉足輕重的大人物,蔣鼎文官位至此,可見他的能力和蔣介石對他的信任。
然而就是在他擔任第一戰區司令的期間,蔣鼎文遭遇了“治軍從政40年來之最大挫折”。1944年,日軍12萬大軍渡過黃河,對豫湘桂地區發起了進攻,而負責防守的蔣鼎文手握40萬大軍,武器裝備也只是稍稍遜色于日軍,但蔣鼎文也拿不出當年“飛將軍”的風采,在日軍面前屢戰屢敗,在經歷了幾次小規模的作戰失敗之后,干脆全線潰敗,在短短一個月時間里,20余萬兵力付之東流,千里國土拱手相送。
蔣鼎文從此在軍事上一蹶不振,干脆辭去了軍職,回家做生意去了。不過蔣鼎文的商業頭腦還不錯,建立起了屬于自己的商業帝國,其商業領域涉獵之廣,也讓人嘆為觀止。
1949年7月,敗軍之際的蔣介石無人可用,又想起了蔣鼎文,但蔣鼎文也知道國民黨氣數已盡,在出山了短短一個月之后,就去往了臺灣。1974年1月2日,79歲的蔣鼎文在臺灣病逝,遺言希望自己的墳墓朝向大陸的方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