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標關注獵聘公眾號 探尋職場的另一種可能
凌晨3點,新疆棉田里,26歲的張強戴著夜視儀操控無人機撒藥,手機到賬提示音響起:今日收入800元——這是他去年花1萬元考下無人機執照后,從月薪4000的拖拉機手變成了“空中白領”。
而在深圳CBD,某科技公司正為一條招聘信息犯愁:“eVTOL動力工程師,年薪80萬,要求會造飛機還要懂新能源”——半年收到200份簡歷,最終招到了一個博士。
一邊是農業飛手、物流調度員,另一邊是飛行器工程師、空域算法專家……這是萬億級“低空經濟”的狂飆縮影——當政策、資本與技術合力撕開“天空紅利”,有人說,你的未來可能不在低頭可見的辦公桌,而在抬頭仰望的300米。
低空經濟是什么?
低空經濟的概念最早是2010年一位中國科學院大學博士生導師提出來的,但直到2023年才迎來轉折點。
那一年,低空經濟被正式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第二年,也就是在去年,低空經濟的地位進一步提升,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這標志著它正式成為驅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引擎。
顯然,它已不再僅僅只停留在概念上了。
低空經濟指的是以3000米以下空域內各類航空器飛行活動為核心,涵蓋航空器研發制造、基礎設施建設、飛行保障服務及衍生業態的綜合性經濟形態。
“低空經濟”的概念很大,它既包括上游的硬件制造、軟件開發,中游的運營服務、基礎設施,也涉及下游的應用場景,可以說包羅萬象。
據艾媒咨詢最新預測顯示,低空經濟正以每年25%的增速狂飆:2025年市場規模將突破5615億,2035年更將達3.5萬億——相當于把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復刻到云端。
目前來看,低空經濟有三個核心領域是目前最熱的:無人機、載人飛行器和空中基建。
無人機是最為大眾所熟悉的領域。很長時間以來,大眾對無人機的認知都是“兒童玩具”,但實際上在專業人士手中它早已成為生產力工具。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河南暴雨災害時,也有無人機從貴州起飛,穿越了三個省份和一個直轄市,抵達了任務目標鄭州上空,為當地居民提供了5個小時的穩定信號。
載人飛行器對大多數人就陌生一些了。
以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為代表,有新能源汽車品牌已經打出了“陸地航母”的招牌,稱其研發制造的飛行汽車2026年將會量產。而深圳至珠海已開通首條跨城“空中出租車”航線,單程僅需20分鐘。
空中基建不難想象。
上海利用無人機疏導交通,成效顯著,處置效率提升45%。深圳則規劃至2026年建設1200個無人機起降點,旨在讓無人機像公交站一樣普及。一座看不見的空中之城,正在天幕之下緊鑼密鼓地建設當中,未來城市生活方式可能因此即將發生深刻的變革。
與此同時,低空旅游也迎來了爆發式增長。
以黃山景區為例,直升機觀光項目異常火爆,500元/人的票價非但沒有嚇退游客,反而吸引了大量年輕人排隊打卡。據統計,2023年的飛行量實現了45%的顯著增長。
這條“黃金賽道”里,普通人有哪些機遇?
每年五月,新疆阿克蘇市那105.68萬畝棉花田步入關鍵田管季。
過去,棉農全家老小齊上陣,彎腰施肥、背負沉重噴霧器打藥,耗時費力,大片棉田管理需數天甚至數周。
如今,幾架無人機在棉田上空大顯身手,裝藥、起飛流暢銜接,勻速盤旋間,細密藥液呈霧狀均勻灑下,短短1個多小時,便高效完成300余畝棉田的農藥噴灑任務。
在溫州,一場浪漫至極的“空中求婚”令人矚目。300臺無人機在夜空中閃爍,變幻出愛心、丘比特箭、巨型“珠寶鉆戒”等迷人圖案,無人機求婚策劃已然成為年輕人追捧的新潮流。
從農業植保的高效作業,到浪漫求婚的驚喜呈現,再到物流配送、影視拍攝等領域,這些新興的經濟產業背后,都藏著一個規模龐大且前景廣闊的就業方向——無人機飛手。
考證熱,是這個新職業方向的最顯著特點。
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的《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明確規定,操控小型、中型、大型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的人員,需取得CAAC無人機執照,持證成為飛手從業的必要條件。
據中國民航局的數據,2024年上半年,新注冊無人機接近60.8萬架,較2023年底增長了48%,但只有大約 22.5萬人擁有無人機操控員執照,占比37%。想要飛到天上去淘金,必須先把證拿到。
有媒體報道,無人機飛手經過1個月左右的培訓,花費1萬元考取相關證件后,便能找低空物流調度員、空域管理專員、低空導游等職業,在一些幸運兒身上,甚至可以轉行即收入過萬。
除了飛手以外,技術崗的高薪火熱也不容忽視。
獵聘《低空經濟領域人才供需數據洞察》顯示,航空/航天設備(14.34%)、智能制造(12.96%)、信息技術(7.59%)位列人才需求前三,呈現出鮮明的技術驅動型特征。
而在活躍求職者中,25—35歲占比超65%,本科以上學歷占72%,機械工程、電子信息專業人才備受青睞。
今年1月,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2024年北京市人力資源市場薪酬狀況報告(四季度)》(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顯示,隨著北京低空經濟產業相關人才需求增加,相關專業技術崗位成高薪熱招崗位,其中飛行器自動控制算法工程師月平均薪酬中位值達29435元。
當然,低空經濟催生出的新職業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挑戰。
比如部分崗位工作環境較為艱苦,像新疆棉田飛手要面對偏遠地區與惡劣氣候,95后年輕人們寧愿在深圳送外賣——“至少能點咖啡續命”。
而無人機調度員常值大夜班,有人調侃稱:“這份工作教會我,黑眼圈是程序員的專利,但尊嚴屬于能熬大夜的人。”
此外,打工人最在乎的就是錢。
實際上,在工作初期,基礎的飛手非常難一下子就月薪過萬。
有媒體統計后發現,薪資分布最集中的區間是7001元-8001元和5001元-6001,100個崗位中只有5個崗位能達到1萬元左右,與網傳的“輕松過萬”還是有差距的。
最后,這個時代之下,AI和大模型日新月異,任何行業都不敢說只靠一個證就能上崗,要的都是復合型人才。
以空域管理員和低空導游舉例,前者要求熟讀航空法規,又要會寫推廣方案,知道怎么協調無人機避開廣場舞的領空,需要一定的資源調度能力。而后者在這些基礎上,還要求懂文旅、會運營。
但以上說的這些挑戰并不能掩蓋低空經濟巨大的發展潛力。
北上廣深匯聚著研發“空中特斯拉”的技術人才,成渝和長三角的低空旅游、物流配送需求呈爆發式增長,邊疆地區的農業植保等領域也急需專業人才。
隨著行業的不斷發展與完善,低空經濟必將為眾多求職者提供更多優質的就業機會,成為推動經濟發展與就業增長的新引擎。
結語
低空經濟并不是浪漫的空中舞會,而是一次需要精確配重的現實飛行。
對于普通人,找準“性價比”支點至關重要;對企業,與職校共建實訓基地、培養“無人機外賣騎手”,或許是破解“有崗無人”的密鑰。
當螺旋槳的轟鳴劃破夜空,新的職場新賽道也正在云端悄然鋪就。唯一的問題是:你準備好進入了嗎?
作者丨子午
找個靠譜搭子,搶跑金三銀四
開年大額優惠券放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