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西安咸陽國際機場T5航站樓正式投運,主基地位于杭州的長龍航空,則與西部機場集團在西安簽署了“第二基地”戰略合作協議。
長龍航空董事長劉啟宏表示,長龍航空將與西部機場集團精誠合作、資源共享,不斷完善“一帶一路”航線布局,持續加大駐場運力投入,力爭將西安建設成為長龍航空在國內的第二基地,助力西安國際航空樞紐建設。
根據協議,長龍航空與西部機場集團將重點圍繞加快推進區域總部建設、航線網絡構建、航旅服務提升、智慧民航建設等項目開展深入合作。在航空主業方面,加快運力增投,著力打造長龍航空國內第二基地;新開加密東南亞、日韓和港澳地區等方向市場線,夯實向西中亞重點航線,積極構建西安“一帶一路”國際網;加強資源共享,聯合開發“西安中轉”“空地聯運”“航空+文旅”等產品,并共同做好市場營銷推廣。在關聯產業方面,雙方將圍繞長龍航線開展地域特色餐食、精品主題餐食等方面交流合作;通過多種方式開展貴賓業務合作,共同提升貴賓保障水平。
我們知道,作為浙江省唯一的本土航空公司,杭州一直是長龍航空的主運營基地,浙江,杭州,蕭山區三級政府也對長龍航空有著“真金白銀”的支持,目前都是長龍航的股東。【相關:又獲注資!長龍航再迎新股東】
不過近年來,長龍航空也在向外開拓,西部成為發力重點,分別在西安和成都設立了西北分公司和西南分公司。
早在2019年7月,長龍航空就與西部機場集團、西咸新區空港新城管委會“一帶一路”航線戰略合作簽約,并揭牌成立長龍航空西北分公司。
2018年4月,長龍航空還曾與西部機場集團、法國巴黎機場集團簽署三方戰略合作協議,開展中歐航線合作,共同爭取增加西安-巴黎航班。(當時這條航線已有海航在運營)。
當時,長龍航空董事長劉啟宏曾對航旅圈透露,長龍擬收購一家擁有寬體機隊的法國公司,同時也在規劃中遠程航線。公司計劃與西部機場集團、西安高新管委會共同組建中國“一帶一路”航空公司,總投資100億元,立足全寬體機運行,致力于成為“一帶一路”空中大通道的推動者、建設者和主要運營者,全力推進咸陽機場打造“國際運輸走廊”和“國際航空樞紐”。
然而直到現在,這些計劃都還沒能實現。畢竟三年疫情對航空業的持續沖擊下,如何讓公司活下去更重要。并且民航局也收緊了干線航司的審批,要成立一家新的航司也不容易。
不過,長龍目前在西安的國際航線份額占比已經位列第三,前三是東航和春秋。
在西安,最大的基地航司當屬東航,西安也是東航的重要樞紐之一。
根據航班管家的統計,東航在西安的航班量和座位數占比均在33%左右,其次是南航和海航。
如果把海航系算在一起,海航,天津航,長安航,首都航的市場份額就超過了南航,緊逼東航。西安市場份額前十的航司中,有3家是海航系航司。
而如果只看國際航線市場,格局就有了不小的變化。
東航以25%左右的航班量占比位列第一,排名第二的不再是南航,而是低成本航空春秋航空。
航旅圈發現,除了長龍航空,春秋航空也在疫情前就開始悄然布局西安,2019年一度連開五條西安始發的國際航線,目的地覆蓋日本,泰國,柬埔寨。
2022年,春秋西安分公司揭牌,當時也是春秋航空在西部的唯一一家分公司。疫情期間,春秋在西安咸陽國際機場連續兩年旅客吞吐量逆勢增長27%和14.3%,單位時刻的使用效率高出行業平均水平77.9%。
疫情后,春秋在西安的國際航線也是加速恢復。2023年復航的西安-曼谷航線,是疫情3年來西安機場恢復執行的第一條東南亞國際航線。種種跡象顯示,春秋在西安的國際航線開拓,正在復制其在上海的模式,在上海始發的日韓,東南亞航線,也開始在西安復制。
如今,長龍航空也將西安提升到“第二基地”的地位,未來西安市場的競爭格局,或將進一步發生變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